註冊新用戶,開通自己的個人中心
討論區
大宅
返回頂部
民房
洋房
hellohelloalice 寫道: 其實唔鐘意呢間學校既, 咪當睇呢個topic唔到囉, 洗物咁勞氣喎. 而我都唔知幾想自己個b入到, 不過聽BK mummy講, 小一面試已經要聽英文古仔. 好鬼深...
Pulmma 寫道: 羅校長是在名牌學校皇仁畢業. 後於澳洲大學及畢業及取得博士學位, 可以說是一位深受外國教育教育下的一名學者.是一位有智慧有深度的學者 之後曾於教統局工作, 專責於教育改革. 一位深受於國際視野教育下成長的人, 我相信會懂明辦是非黑白, 可以"左"得去邊?????????!!!!!!! 說到左, 一些教會學校, 明明家裡是拜佛的, 因為小朋友派去沒有選擇的教會學校, 慢慢的受到宗教的薰陶, 小朋友信了教會, 這樣又會不會在不同層面上的 "左" 呢??????
複式洋房
ecore 寫道: 培僑書院的校舍,師資及資源都十分吸引,唯是辦學團體、校董的政治背景令我有所保留!宗教辦學團體都是希望透過教育令學生了解其宗教並接受其教義,因兒童及青少年是白紙一般,其價值觀和對人生體會並未健立,學校的影响佔一定位置。 愛國和民族意識學習是必需,但國內的愛國教育是黨大於一切,是『愛黨教育』,觀文革時小紅衛兵和子女批鬥父母、師長的行為,實在令我三思又三思!雖說年代不同,香港人的思想、理念和行為都和當年中國大不相同,而據各家長了解培僑書院並未有任何特殊愛國教育,但意識、價值觀等並不一定要硬銷,學校教育始終影响深遠!
近來才留意原來香港各區大多有香島、福健等中學,新、舊校、直資也有,若不是想將理念薪火相傳,為何辦那麼多學校?培僑書院吸納的學生多為中產家庭 (要交學費、EMI、 IB),這正是過往這些學校比較缺乏的學生階層。在聯校活動中知悉國內的教育官員時常來香港的香島、福健中、小學作考察及交流,培僑書院是旗艦學校怎會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