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07 小時
- 最後登錄
- 23-3-31
- 國民生產力
- 46
- 附加生產力
- 218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9-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890
- 主題
- 80
- 精華
- 0
- 積分
- 4119
- UID
- 14477
 
|
Re: 如 何 與 子 女 溝 通
節錄自 徐錦堯神父 <家庭、民主、信仰> 一書.
兒童心理ABC
一、做孩子成長的伴行者
子女是天主的大禮物,是父母邀請到世界上來的「貴賓」。
即使有些父母並未「計劃」好要生孩子,致使他們對孩子的猝然來臨感到手足無措而不表歡迎,但這些父母也必須想深一層:這個孩子卻更是絕對、絕對地無辜的,因為他並沒有要求出生在你家中!!
減輕痛楚的唯一辦法,就是好好地重新調校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將這個「意外」納入自己的生命裡,把表面的「不幸」轉變為祝福,盡力地去歡迎這個新生命,並準備去作這個孩子一生的「伴行者」。
當你看到你悉心栽培的新生命最後竟開花結果時,你便會忘記過去的一切痛苦和震驚,並為自己在彫塑生命的成就上而感到十分欣慰。
作為一個「伴行者」,父母應對孩子成長的過程略知一二,這樣才能在適當的時候,予孩子以恰到好處的幫助和提示。
下面的圖表是丹麥心理學家愛力生(Erik H. Erikson )的意見,詳細內容可參考徐錦堯著「修身」P.50–51。
成長期 社會心理危機 主要成長環境 克服危機後的理想結果
正面 反面
嬰兒期 基本信任 不信任 家庭;尤其母親 滿懷希望;對自己、父母、及世界的信任。
歲半至三歲 自立 疑慮自愧 家庭;尤其父母 自制的意識;自足的感覺。
三歲至六歲 自發能力 罪惡感 家 庭 在行為上獲得方向和目的。
六歲至發育 勤奮 自 卑 鄰居、學校 在人際關係、智力和體能上應付自如;自我掌握。
青春期 身份確立 身份混淆 朋黨、偶像 認識自己的獨特身份;知道自己與眾不同。
青年期 親密團結 孤 獨 友誼、伙伴 有固定目標,能建立持久的人際關係,為理想獻身。
成年期 生產創造 停 滯 下一代、工作 關懷家庭外的人,指向未來和社會的需要;領導力。
老年期 完整人格 失 望 退休、人類 對曾好好地活過感到滿足;自我接納,樂天知命。
愛力生認為人生在每一階段都要面對重重的「危機」,既「危」險,卻又是充滿「機」會。只要人克服危機,便能進一步成長,否則便會出現人格與成熟上的停滯。
例如:嬰兒對世界本來一無所知。究竟世界是可愛的或可怕的?人生是快樂的或痛苦的?人是可靠、可信任的,或者是不可靠、不可信任的?這些都只能由嬰兒在他的成長過程中親自體驗和感受到。如果他獲得足夠的關愛、呵護和照顧,而且又沒有受過異常的恐嚇和痛楚,他大概便會認為人生是可愛的,父母及大人都是可信任的,活下去至少不會太糟糕。反之,他便會對世界、對人生產生了基本的不信任,活著的意義也不大了。在這嬰兒階段,最能影響他的便是他的家庭,尤其他的母親。
愛力生認為,假如人在成長過程中得到父母、朋友等的幫助,能不斷克服和跨越危機,他的成長過程便會如表內「正面」一欄所列,由基本信任到具有自立與自發的能力,一直到獲得完整人格。反之,他便會由表內「反面」一欄的不信任開始,一直到生命的停滯和失望。
******************************
如何回答孩子提問
在教導孩子時,孩子同時也會提出很多問題。下面是在回答孩子提問時的一些重要原則:
一、注意言語的障礙和隔膜
言語可以促進溝通,也可以阻礙溝通;可以揭露、傳遞一個人的思想,也可以遮蔽、掩蓋一個人的思想。你口中的「愛」字,和孩子口中的「愛」字,內容未必一樣;你所認為的「害怕」,不一定等於孩子心中的「害怕」。用詞相同,了解不同,誤會便會產生。有時孩子問完再問,父母不要認為孩子在搗蛋,因為他還未明白你的所指。
父母必須首先掌握孩子的問題,然後才能給他準確的答案。有時在他的表面問題背後還有一個隱藏著的問題,父母必須保持高度的警覺性,才能明白孩子小小腦袋中的疑惑。例如:有時孩子問「天主是否全能,他能否保護我們」時,他其實是在「怕鬼」,並想知道天主能否打敗牠。又或者當孩子問「為什麼要去主日彌撒」時,其實他是因為感到主日彌撒氣氛太沉悶。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詢問,必須有耐心,並多用心靈的耳朵去聆聽。
不明白孩子的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加以「核對」,即反問孩子:「你的意思是不是……?」「如果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好像是在問……,對嗎?」
二、即問即答
千萬不要推後幾日,或推說太忙,或說:「等你長大後才告訴你」。你今天不回答孩子的問題,以後他未必會再問你。即使你有時無法不推遲一點才能和孩子討論,但千萬記住不要食言,不要黃牛!
三、簡單、直接而正確
千萬不要繞圈子,不要迴避問題,也不要用些似是而非的話來搪塞。對年紀小的孩子不要回答得太多、太複雜,但也不可低估他的理解力,尤其他的記憶力!如果他記牢了你的錯誤答案,便很難使他後來接受正確的答案!
click here <家庭、民主、信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