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3
- 國民生產力
- 577
- 附加生產力
- 11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6-2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646
- 主題
- 655
- 精華
- 0
- 積分
- 2335
- UID
- 48817
 
|
培正校長料中中會考成績「插水」下跌
英文課程甲乙合併 適應有難度
【明報專訊】今年中四英文科合併課程甲和課程乙,學生於07年參加英文會考時,亦不再「拉曲線」,改按學生能力評級。著名中文中學香港培正中學校長葉賜添預計,中中考生將失去應考較簡單的英文課程甲的優勢,要有心理準備英文會考成績「插水」下跌。有中中英文教師坦言,要程度較低學生適應新英文課程有難度。
轉制成績跌屬過渡期
出產今年唯一中中10A狀元的培正中學,早在10年前放棄程度較低的英文課程甲,規定學生必須應考課程乙。校長葉賜添昨於教育評議會「香港中學的英語教學」研討會上表示,「學生、教師(對新課程)也沒有經驗,要接受因轉制引致成績下跌,但應屬過渡期」。
他表示,今日社會視為「名校」的培正中學,學生都曾經對學校失去信心,「會考成績好的學生雞飛狗走」。經多年努力,學生會考英文及格率升至逾七成水平,葉賜添有以下建議:
1.利用數據分析學校英語教師水平,改善師資﹔
2.鼓勵學生參加校外英話話劇、朗誦比賽﹔
3.設英語「精英班」,為英語良好學生提供額外英語課﹔
4.計算中六入學成績時,將會考中、英文成績「加權」提升3倍。
教師﹕對Band 3生要求太高
今年中四推出的新英文課程,加入15%校本評核,要求學生看完指定小說,作小組討論和獨立口頭報告。培英中學英文老師姜玲華表示,校內大部分學生屬成績欠佳的第三組別(Band 3),新課程對他們要求太高﹕「要他們看完一本小說已經有難度﹔小組討論時,5分鐘內學生也沒聲出。」她建議從訓練學生基本提問技巧入手,協助他們理解和討論小說內容。
另外,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現時仍未定案。培正中學一直反語文政策而行,學校理科用英文書,但以廣東話授課。校長葉賜添說,「廣東話最直接令學生明理,培正用了幾十年,一直行之有效﹔可惜整個模式沒有被社會接納。」培英中學姜老師亦表示,學校於會考理科班轉用英文教科書,連帶學生英文成績都有進步﹕「學生最初怪學校出賣他們,但最後都不願意轉回中文班。」
另外,教育統籌局長李國章接受新華社訪問,談及母語教學政策時表示,政策關鍵是教師要跟得上,提升他們水平是當務之急。他又說,了解家長都希望子女接受最好教育,但政府政策不能只考慮少數人,要照顧整體學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