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4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12-6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103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5-11-3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17
- 主題
- 4
- 精華
- 0
- 積分
- 1150
- UID
- 2033717
 
|
face13 發表於 19-7-15 17:41 
呢個道理就等同阿媽係女人 只是普通話 更貼合中文 這倒是真的, 理論上廣東話和普通話也學到中文, 但一般寫作/作文不是以口語(廣東話)為準則, 是以白話(普通話), 所以我小時侯作文有時候被老師批改. 例如: 士多啤梨 vs 草莓, 雪糕 vs 冰淇淋...等等.
所以我小時候作文或現在寫得文青D 要轉CHANNEL, 諗一諗白話要點寫先得, 不然扣分/打折扣. 就算不是作文/寫作, 學普通話老師也會經常糾正口語和白話說法. 甘如其這樣, 為何不從最基本做起? 學英文, 我們也會選純英式為主, 其次為美式, 但我們不會揀" Singlish" 或其他不正宗的樣式吧?!
至於普教中定粵教中吸收好些? 我也想知道, 觀看家長反應不同, 說看看小朋友而定. 但個人覺得學語言一般早學好些, 小朋友學得快好多, 大個後學慢左, 吾知係咪個成長期有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