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男拔創校150周年 培養文武雙全學生
發新帖
查看: 3938|回覆: 8
go

男拔創校150周年 培養文武雙全學生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301
1#
發表於 19-2-26 14: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9-2-26 14:29 編輯


拔萃男書院創辦一百五十周年,現時校舍在一九二六年啟用。
  (星島日報報道)每所百年老校,都經過不少歷練,才成就出今天的模樣。創校一百五十周年的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學生讀得又玩得。為慶祝校慶大日子,男拔不但籌辦多個好玩又具意義的活動,校長鄭基恩更從該校歷史,拆解學生文武雙全之謎。前身是孤兒院的拔萃男書院,首個校址在港島般咸道,至上世紀二十年代,時任校長建議把學校遷到旺角山上,就是想男孩子有地方多跑動和玩耍,鼓勵學生有全面發展,這傳統亦維持至今。


  在一八六九年創校,誕生不少名人校友的拔萃男書院,是很多男生家長的心儀學校,因為該校學生不但學術成績優異,學生更常在不同比賽中獲獎,可說能文能武。就以學術成績來說,拔萃男書院去年誕生了一名文憑試及七名國際文憑試(IB)狀元;在體藝方面,男拔的足球、游泳、田徑、合唱團等校隊,去年在本地或海外比賽中稱霸,證明該校學生「讀得又玩得」。


  早前,拔萃男書院舉行了「150周年校慶啟動禮」,公布今年八項慶祝活動,校長鄭基恩更通過講述該校歷史,拆解該校全人教育之謎。現時位於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的拔萃男書院校址,原來首個校址是位於港島般咸道,當時仍名為曰字樓孤子院(The 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其後曾改名為拔萃書室及拔萃男書室。


  「在一八六九年,拔萃男書院其實是一間孤兒院,聖公會當時看見很多混血孤兒無家可歸,遂成立孤兒院,主要照顧混血的孤兒,可以寄宿,後來才發展成為男校。」鄭校長指在一九二四至二五年期間,當時的校長費瑟士東牧師(Rev. W. T. Featherstone)決定把男拔由港島遷至九龍旺角現址,並在一九二六年遷校。


  鄭校長形容,在旺角山上的拔萃男書院一帶,當時其實算是香港的「邊疆」,因為過一條街已是界限街。「當時這兒是無人的,沒有車路,也沒有『旺角』,附近只有田,只可由太子道上來。」


  男拔當時有二百多名宿生,費瑟士東牧師選址在旺角山上,就是想這班男生有多些地方跑動,及有多些新鮮空氣,「所以校舍主樓的走廊非常闊,空氣流通的地方多,讓學生可以寄宿和上課之餘,也有地方玩。」鄭校長表示,這個思想一直維持至今,因此該校的學生除了讀書外,也玩得認真,同時通過學校課程和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不過,由於當時新校舍建好後,曾被在上海的英軍徵用,因此當時男拔的學生,需要全體到旺角警署借地方上課一年,其後才正式遷到新校舍上課。此外,該校在二戰期間,又曾被日軍徵用為醫院,因此學校曾找到不少文物,包括當時在游泳池找到日軍的軍刀,興建小學部時又找到英軍的頭盔,成為拔萃男書院歷史的一部分。


  現時拔萃男書院有中學部和小學部,其中中學部約有一千四百多名學生,小學則有九百多名學生,當中有百多名學生寄宿,當中包括小學生和中學生。鄭校長表示,該校向來有「學生領導學校」的文化,希望學生有承擔,對學校有建樹,這些文化從宿舍,以至日校都可以體現。


  「例如學校傳統都有學生長,由學校賦予他們權力去維持秩序,甚至懲罰同學、舉辦活動等。」鄭校長又舉例,由同學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學生議會」,除了讓他們體驗民主選舉過程外,也是同學和學校溝通的橋梁。另外,社長、不同學會的主席等,都是培養學生領導才能的機會。


  事實上,拔萃男書院的學生常出外比賽、交流,當中包括運動、音樂、科技等不同範疇,鄭校長表示,這是該校多年保持的傳統,期望可以擴闊學生眼界。「學校希望同學不要只在課室內學習,也想他們在本地,以至全世界,不斷學習和磨練自己。」


   2    0    0    0

Rank: 5Rank: 5


1356
2#
發表於 19-2-26 21:32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9-2-26 14:29
拔萃男書院創辦一百五十周年,現時校舍在一九二六年啟用。
  (星島日報報道)每所百年老校,都經過不少 ...

    
又讀得、又玩得!

Rank: 6Rank: 6


7649
3#
發表於 19-2-27 07:36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9-2-26 14:29
拔萃男書院創辦一百五十周年,現時校舍在一九二六年啟用。
  (星島日報報道)每所百年老校,都經過不少 ...
該校向來有「學生領導學校」的文化,希望學生有承擔,對學校有建樹,這些文化從宿舍,以至日校都可以體現。









Rank: 8Rank: 8


16095
4#
發表於 19-2-27 17:1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有冇人講到有過百年歷史的學校有邊幾間?

Rank: 6Rank: 6


8115
5#
發表於 19-2-27 17:49 |只看該作者
fatman69 發表於 19-2-27 17:18
有冇人講到有過百年歷史的學校有邊幾間?

Some well-known grant school over 100 years :  


        

School

      

Year founded

  
   

Ying Wa College

  

1818


   

St. Paul's College

  

1851


   

St. Paul's Convent School

  

1854


   

Diocesan Girls' School

  

1860


   

Sacred Heart Canossian College

  

1860


   

Diocesan Boys' School

  

1869


   

St. Francis' Canossian College

  

1869


   

St. Joseph's College

  

1875


   

St. Mary's Canossian College

  

1900


   

Ying Wa Girls' School

  

1900


   

St. Stephen's Girls' College

  

1906


   

St. 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

  

1915


   

Wah Yan College, Hong Kong

  

1919

Rank: 5Rank: 5


3218
6#
發表於 19-2-27 18:02 |只看該作者
fatman69 發表於 19-2-27 17:18
有冇人講到有過百年歷史的學校有邊幾間?

還有......

皇仁、英皇、庇理羅氏、協恩、聖士提反女子、聖士提反書院.......等等

簡單一句,傳統名校,或曰神校

Rank: 8Rank: 8


16095
7#
發表於 19-2-27 18:1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真的沒錯,過百年的都是好野!

Rank: 9Rank: 9Rank: 9


23033
8#
發表於 19-2-27 20: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fatman69 的帖子

好可惜培道歷史悠久,但成績不及其他傳統學校。

Rank: 6Rank: 6


7321
9#
發表於 19-2-27 22:33 |只看該作者
lskstephen 發表於 19-2-27 18:02
還有......

皇仁、英皇、庇理羅氏、協恩、聖士提反女子、聖士提反書院.......等等

本帖最後由 cornelius 於 19-2-27 22:37 編輯

本帖最後由 cornelius 於 19-2-27 22:34 編輯

英皇書院現址是落成於1926年,未夠一百年,但追源溯本卻是最老官校。

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1/08/ED1801080001.htm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