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10-24
- 國民生產力
- 3648
- 附加生產力
- 46064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10
- 主題
- 12608
- 精華
- 0
- 積分
- 77522
- UID
- 168291
   
|
程尚達昨在本欄提過,初中中史科及歷史科課程修訂定稿日前出爐,外界焦點放在九月起獨立必修的初中中史科,但修訂逾四年的初中歷史科(世史科),同樣不容忽視。有教師友好坦言,今次課程修訂雖改變以往側重歐洲史的設計,但課程被邊緣化的根本問題,卻未見有何變化。
今次初中歷史科的課程修訂,主要是加入伊斯蘭文明興起、美國成立及發展等新課題,同時各課題均設基礎及延伸部分,方便學校因應校本情況、學生能力及興趣等作課程調適。負責修訂初中歷史課程的工作小組主席,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麥勁生,日前在記者會的簡報稱,期盼新課綱做到「History for all」。友好指,根據教育局統計,開設三年初中世史科課程的中學只佔四成一,約兩成只設一個學年濃縮課程,逾三成中學不設初中世史科,「要達成『History for all』談何容易?」
雖然當局在記者會表明學校可以專業剪裁,把世史科課題放在其他人文科目內,但友好坦言,隨着當局九月起規定初中中史科獨立必修,初中世史科定位更尷尬,「以往兩史合併的教學方式,已不再被容許,把世史課題加插於無關歷史教育、截然不同的綜合人文、生活與社會等科目,無疑是強學校所難。」友好坦言,在有限課時與課節下,確有學校放棄綜合人文科,而開設初中世史科,但數目相當少,「理由很簡單,綜合人文科旨在裝備學生在高中,銜接必修的通識教育科,世史科在高中只是選修科,何必每位初中生都要讀?」
友好指,世史科有不少課題值得講授,比如共二十六課節的香港史內容,涵蓋英國殖民管治的建立、兩戰期間的香港、二戰後香港蛻變等,相對獨立必修的初中中史科僅十一節的香港史內容,無疑有助學生更整全認識本港歷史,以及中國與世界的歷史脈絡,「可惜的是世史科的新課綱即使再好,大部分學校也未必用得着。前線教師僅可從課綱中聊舉一隅,那麼花逾四年時間修訂課程,未免白忙了。」
記得當局在首份諮詢稿的簡報中,曾詢問前線教師:「你認為更新現行課程能否帶來轉機?」幾年匆匆過去,隨着新課綱出爐,相信前線教師自有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