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陳美齡出書教家長 避35教養「地雷」
發新帖
查看: 801|回覆: 0
go

陳美齡出書教家長 避35教養「地雷」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1
1#
發表於 18-4-27 15: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由陳美齡和大仔金子和平合著。


  集藝人、教授、作家多個身分於一身的陳美齡(Agnes),自從兩年前出版了《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並成為暢銷書後,即成為不少家長心中的教養專家。近日,Agnes再出版新書《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同樣以家長為對象,提出孩子在幼兒至青少年階段,有哪些事家長不適宜做。最特別的是,該書是和剛成為別人丈夫的大仔金子和平合著,Agnes從母親角度談教養方法,和平則從兒子角度,分享該方法對他成長的影響,在育兒書中算少見,所以Elsie早前跟Agnes談過她的新作。

  剛娶媳婦的Agnes,心情特別愉快。談到新作,原來跟《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有關。「那本書是教家長育兒時,有甚麼應該做。後來,我常出席不同分享會,跟家長交流教養心得,期間談到育兒時,有很多東西不該做,否則對孩子有壞影響。」然而,在《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書中,在不應做的部分,卻沒有寫得很詳細,於是決定撰寫《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

  《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綜合了Agnes的個人經驗,以及她修讀教育學博士的專業知識,提出家長不應做的事;另有兒子和平經歷多年「Agnes式教育」的感受,讓讀者參考。Agnes認為,她作為母親,也想知道兒子的感覺,遂邀請大仔撰寫他的意見,想不到有些內容使她感驚喜。

  例如書中其中一篇「不要只想聽孩子的話,自己卻不願說」,提到家長想要子女跟你說話,必須先由自己開口,如談談自己如何度過一天,因為父母積極講述自己的話題,會讓孩子更易開口及傾吐心事。和平在該篇文章後,就寫到每天為了和母親聊天,會特別留意身邊的事,尋找話題和結論,慢慢更成為習慣,培養對事物的好奇心。Agnes笑說這是很好的副作用,自己也想不到有這樣的效果,故感到特別開心。此外,在其他篇章也反映到孩子即使長大成人,但跟父母的相處時間、他們所創作的故事等,都有深刻的印象,這也是Agnes未曾料到的。

  在《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中,Agnes從十一個角度,包括個人、腦力、溝通、學習、關愛、尊重、家庭、飲食、危機、心靈和善良層面,分析家長不宜做的事,當中不少是家長忽略了的事,有的看來是小事一樁,但Agnes指那些事件,有機會影響孩子日後的性格、思考方法和價值觀等,故家長應該注意。

  好像書中第一篇「不要拿孩子與他人作比較」,Agnes提到,當父母常把孩子跟別人比較,有些誤會自己比別人優秀的孩子,有機會開始歧視別人;至於感到自己不及別人的孩子,可能會變得害羞,慢慢失去自信,以為自己低人一等,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最後連自己的可能性都忘記,將來會變得很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可想而知,他會活得很累。Agnes認為,即使要比較,也只可以跟過往的自己比較,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否有進步。

  Agnes現時三個兒子都長大成人,且是名校畢業生,但她坦言育兒過程中,曾有「撞板」時刻,這段經歷記錄在「不要偏愛其中一個孩子」這篇內。Agnes表示,自己對三名兒子都非常愛錫,沒有偏愛,可是從孩子角度,可能感覺並不一樣,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

  Agnes憶述二仔昇平就讀大學的時期,有一天竟向母親說,「從小我就沒得到媽媽關注」,這令Agnes很詫異,無法釋懷,遂回憶跟三個兒子的相處,嘗試理解二仔的感受。後來,為補救與二仔的關係,Agnes知道二仔會隨大學原創音樂劇作世界巡迴表演,遂決定盡量陪他一起去。「劇團到哪兒,我就住附近的酒店,看他演出,做他『粉絲』。」最後,二仔理解到Agnes的想法,感覺自己誤解了她,終在紐約的慶功宴上,邀請母親跳舞,母子隔閡才得以消除。

  Elsie看過其他篇章,不少都很有意思,如「不要代替孩子作選擇」、「不要讓孩子的生活一成不變」、「不要預先對家務進行分工」等,家長不妨留意自己有沒有以上的情況。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