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大學國際化(碧樺依)
發新帖
查看: 639|回覆: 0
go

大學國際化(碧樺依)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1
1#
發表於 18-4-6 15: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大學國際化,不同學系都絞盡腦汁研究如何令學系能吸納更多非本地學生。但如何令不同背景的學生能夠融合和大學環境如何令不同國籍學生得到同樣學習機會,仍是一個還未能完全解決的議題。


校內的非本地學生可以是交流生(exchange students),從外國的大學來本地大學一至兩個學期作短期交流;有些是國際學生(international students),他們和香港學生一樣,需完成整個課程。學生的逗留時間,甚至於他們的國籍背景,都會影響他們對大學教育和學生生活的看法。

隨了內地生,韓國學生是另一較大的非本地生社群。韓國學生通常甚為團體,他們聚在一起就像一個個韓國少男少女組合。但其他非本地學生並沒有這樣的狀況,通常只是三兩學生一起。從學生的口中得知,原來他們入學之時學校就已經會幫他們聯繫同國籍的師長。這樣做的原意當然是為了令他們能夠得到支援;但同時亦令他們很少與其他國籍學生溝通。如果你的國籍沒有於校內有一個社群,你的支援亦相對少。

早前跟一些國際學生交談,他們異口同聲表示跟本地生好像活在平行時空,沒有交流,更不能建立對學校的歸屬感。於沒有校方明確的方針下,本地學生,甚至老師,對非本地生的融入仍毫無頭緒。然而當非本地生越來越多之時,如沒有明確的共融方針,不但會影響學習機會,更容易因學生的不同需要而產生矛盾,造成分化。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