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6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1
- UID
- 168291
   
|
一名5歲女孩「臨臨」懷疑被父母虐待致死的案件,是每一個看到新聞的正常人都會感到萬分難過的事。不少人的疑問是,為何被長期虐打的臨臨和她的8歲哥哥「逸仔」,他們就讀的幼稚園和小學沒有施以援手,而政府有關部門,例如社會福利署亦沒有跟進,以至造成這宗慘劇?
根據傳媒報道,幼稚園的負責人表示從未看到臨臨有傷痕,又從未察覺她有情緒問題。不過,去年臨臨開始請假,到12月退學,期間學校都沒有跟進。至於逸仔就讀的小學負責人稱,校方曾把逸仔的個案轉交社署跟進。但社署隨即反駁,指校方只是就事件諮詢社署,而這不等於是需要書面提交的「轉介」。
除了對這宗慘劇表示非常痛心外,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僅表示日後在資源、支援等方面做多些,令這些懷疑個案可以及早發現和跟進。
有關兩所學校和社署負責人的回應,我沒有心情評論。他們是否心安理得,或午夜夢迴時感到內疚,我也沒興趣知道。此外,在這對小孩被長期虐待期間,我想有不少外人曾在不同場合接觸過他們,或者知悉他們的情況,但因為抱著別人家事不要理會的心態,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我希望這宗慘劇會提醒他們,以至我們每個人,將來要積極留意身邊懷疑虐童事件,及在覺得有問題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這是協助被虐小童脫離苦海的好事。
再說政府對這宗慘劇的回應,它不應只是「做多些」這般「例牌」。政府需要切實檢討和跟進的事項起碼有3樣:一是全面檢討現時學校與社署就小孩懷疑被虐個案的諮詢、轉介和處理等各方面。學校和社署的負責人應該以盡快拯救被虐兒童為大前提,而不是藉分清楚程序確保自己不會「孭鑊」。二是社署應該設立一個熱線電話或電郵,接受具名舉報的懷疑虐童個案。三是政府應該就虐童問題製作宣傳片,藉此提高一般市民的意識,方便他們舉報懷疑個案。
我不忍看臨臨案件審訊時披露的殘酷虐童細節。但我期望政府及每個有良知的香港人,日後盡全力避免類似悲劇發生,讓所有小孩都免受虐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