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丘成桐談求學心得:應有廢寢忘餐熱情
樓主: elbar
go

丘成桐談求學心得:應有廢寢忘餐熱情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77
21#
發表於 17-11-10 08:2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研究是有分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applied research 要接地,不過好多人認為堅離地才是研究!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2#
發表於 17-11-10 08:4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11-10 08:49 編輯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11-9 23:10
雖然時代社會科技變了,求學問的熱誠及心態不應該會變。

啟蒙時期接受到可種價值觀及教育方法,能否遇上良師益友,好影響人嘅志向。至於成就,亦可以消極去講,睇下咩際遇。
追求卓越的熱情,會使人開心,但日子過得好與否,好睇定位,是否懂得去欣賞並珍惜生活,同會唔會知足。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3#
發表於 17-11-10 08:5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11-10 09:00 編輯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11-9 08:26
謝謝分享, 那個年代 這麼都 傑出香港華人科學家數學家, 丘成桐 ,徐立之,高錕……
後來幾十年香港只有 ...



[size=38.1797px]香港近代有不少科學家,只不過報導焦點不太在他們身上,而攪科學嘅人材大多對鎂光燈唔太敏感。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4#
發表於 17-11-10 09:0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11-10 09:04 編輯

港台有這個節目

[rl=http://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ourscientists]ourscientists[/url]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77
25#
發表於 17-11-10 09:33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11-9 23:10
雖然時代社會科技變了,求學問的熱誠及心態不應該會變。

我認同的。

我會將研究開始於 MPhll,能夠取得PhD 只有20%,你說的特質,個個都有,行到中間點已經只有20%,再上一層樓,就會向金字塔頂端進發。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6#
發表於 17-11-10 09:4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An,科研你有心得,有時間多啲介紹下,等大眾普通家長如我可以明白理工科嘅發展趨勢。

Rank: 5Rank: 5


3410
27#
發表於 17-11-11 10:17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11-10 09:33
我認同的。

我會將研究開始於 MPhll,能夠取得PhD 只有20%,你說的特質,個個都有,行到中間點已經只有20 ...

我並不認為研究始於Mphil, Mphil是一個過程,Ph D 也是一個較高階的過程。這些人之所以能跑出,是因為更年幼時已喜歡研究,而他們這些 特質或思考模式是日積月累的,當然不能否定天賦的成份,加上 適當的培養啟發機遇, 看看這些 傑出人士的生平都有很類似的特性。只是他們的 學術範疇不同.
他們不只為考試而讀書,而是那種 廢寢忘餐的熱誠去追求學問。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