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勉勵關懷學生 忌說話傷人(程尚達)
發新帖
查看: 466|回覆: 1
go

勉勵關懷學生 忌說話傷人(程尚達)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9-29 21: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開學踏入一個月,學生難免感到壓力,但安慰或鼓勵有情緒困擾的學生,隨便說句「做人要積極啲」,隨時弄巧成拙,出口傷人。香港青年協會的調查發現,學生在不開心最不想聽到別人回應,竟是生活周遭習以為常的安慰說話,這些「金句」往往缺乏同理心,反而令對方難受。有中學教師友好稱,家長與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個人感受,其實耐心聆聽,比起要求對方忘記傷痛更重要。


  電視劇屢見「你有冇考慮過我感受?」等詞窮對白,這些聽起來習以為常的說話,實際是生活常見的對話。香港青年協會的調查,發現不少家長掛在嘴邊的「剩係識喊,有咩用?」,正正就是學生最不想聽的說話之首。調查亦發現不少日常對話,對情緒困擾的學生甚為不中聽,比如「好少事啫」、「唔開心有咩用」等,連「做人要積極啲」、「開心又一日,唔開心又一日」等看似積極的鼓勵,原來亦是「地雷」。


  值得留意的是,這些「金句」未必宣之於口,更多是社交網站或即時通話軟件的留言,有中學教師友好同程尚達傾開,指這些慰問語絕對「講多錯多」,「這些說話都有一個共通點:只要求對方遠離悲傷,卻從不了解箇中原因。」


  他舉例指,有人總以「有人仲慘過你」安慰別人,意稱對方悲傷不足為道,「把對方情緒困擾的原因說得微不足道,使對方感受不到關懷,覺得不獲理解,寧可把問題藏於心底。」事實上,調查發現近半受訪學生遇到不開心,選擇放在心上,而拒絕向別人傾訴。


  友好坦言,成年人不應把缺乏同理心、否認對方心理需求的說話,成為與學生、子女等年輕人對話的口頭禪。面對學生困擾,首要是同理心,「與其講多錯多,不如簡單輕拍對方膊頭,更能有助紓解負面情緒。」


  其實溝通與輔導技巧,難以三言兩語說得完,友好指不少學校均有舉辦講座,教授基本的親子溝通技巧,「至於家長是否聽得明白,應用到日常生活,恐怕因人而異。」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對方解開心鎖,說話技巧是必要條件,謹口慎言之餘,亦須耐心聆聽與陪伴,
   0    0    0    0

Rank: 5Rank: 5


2285
2#
發表於 17-9-30 11:43 |只看該作者
上述觀點了解, 下一步如何處理才是重要.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