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丁新豹:青年難上流 灰心可理解
發新帖
查看: 1503|回覆: 14
go

丁新豹:青年難上流 灰心可理解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7-7-3 17: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專訊】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丁新豹昨在饒宗頤文化館舉行講座,講述香港1950至70年代的歷史。丁接受傳媒訪問時說,當年香港充滿機遇,惟今日已大不同,年輕人上流機會少,認為他們自嘲「廢青」、感到灰心,是可以理解的。


講座題為《化危為機:50年代至70年代的香港》,丁新豹說,當年不少人為逃避共產黨而到香港,人口增加迫使港英政府要定下長遠教育、醫療等政策,此時的香港「從無到有」,年輕人上流機會多,造就不少如李嘉誠般白手興家的傳奇故事。


不過,現時的香港已大不同,丁新豹說社會發展飽和,年輕人上流機會明顯減少,他有學生即使具高學歷,仍然只是合約教師,要逐年續約。丁又說,在這個時代、社會環境下,有年輕人自嘲是「廢青」,感到「frustrated(沮喪)」和灰心,是可以理解的。


稱港獨不可行非出路


對於未來香港出路,丁新豹認為港獨不可行,「不是一個option(選擇)」,未來可能要靠高科技發展,從當中尋找突破,或是與內地合作,在內地尋找機會。
   0    0    0    0

Rank: 5Rank: 5


4490
2#
發表於 17-7-4 08:07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7-7-3 17:50
【明報專訊】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丁新豹昨在饒宗頤文化館舉行講座,講述香港1950至70年代的歷史。丁接受傳媒 ...

向上流是政府責任定自已努力更重要?

Rank: 5Rank: 5


3700
3#
發表於 17-7-5 22:11 |只看該作者
skkeung 發表於 17-7-4 08:07
向上流是政府責任定自已努力更重要?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千禧後十年,當時年青人受惠於經濟起飛、移民潮和中國改革開放,社會生機勃勃,機會處處,即使政府無所作為,年青人的上流機會確實比較多。當社會發展成熟,若要保持發展步伐或上流機會,經濟模式必須轉變,心態也有所準備,因此政府和個人各有己任。

Rank: 5Rank: 5


4490
4#
發表於 17-7-6 08:25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7-7-5 22:11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千禧後十年,當時年青人受惠於經濟起飛、移民潮和中國改革開放,社會生機勃勃,機會處 ...

80 年代,中國百癈待興,香港政府乜都唔使做,香港飛躍!今天,中國已不需靠香港,香港人不滿大陸叻過香港!年青人認為香港落後是政府問題,其實是别人進步了反而香港退步了才是問題所在!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482
5#
發表於 17-7-6 09:2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九十年代以前,香港升職的時間一直都要一些時間,較為長的!但八九之後,因為人才移民外流情況嚴重之下,不少人在真空情況之下,升級如坐直升機。我自己覺得跟著這批精英,感覺自己是精英,因為職位及人工相對工齡是大躍進,於是對以後的學生指指點點,想當年我點點點 ......  當然個人能力不可抹煞,但機遇產生時勢做英雄才是關鍵。


例如我當年回流香港,入職的職位,正常要十五年經驗才可以升到,我當時水鬼升城隍,是因為企業擔心我的上司會隨時移民,為了做好succession planning, 安排我入職做準備。到現在,我不會用那段時間的情況跟年輕一代作比較!

我門看香港情況要用香港眼鏡,不能甚麼事都愛國行先,用另一套有色眼鏡看事情,所以導致青少年人越來越反感,越走越遠!

我們又看看現在的工種比例,工資相對二十年前,我們會見到產業單一化之下,加上每年輸入專才優才,香港年輕畢業生較好的工作機會是減少了!現在推動創科,再工業化,初創等等,可能暫時是杯水車薪,起碼好過再加劇產業單一化。

他們部分人被迫向下流動,導致平均入職工資二十年來跑輸通漲。不少流向服務業或者做銷售,連我兒子都看到工種入職要求偏低,重點在跑數及入手,被取代機會很高!

這些客觀情況肯定是社會所形成,我亦同意,他們都要努力上進,才有作為!但入職才是關鍵,連份相關工作都好難搵到,成年人都會氣餒,何況處於劣勢的年輕人!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688
6#
發表於 17-7-6 11:0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7-6 09:25
九十年代以前,香港升職的時間一直都要一些時間,較為長的!但八九之後,因為人才移民外流情況嚴重之下,不 ...


他們部分人被迫向下流動,導致平均入職工資二十年來跑輸通漲。






我覺得「學歷氾濫」也定幫兇之一。


以前做學徒都要會考合格(有些行業要求更高),有O Cert讀會好珍惜
中學啲大師兄AL全部合格都係讀TI Dip,有C、有D果啲就讀Poly HD、樹仁/嶺南果啲文憑,入U/Poly Degree果班真係好勁




現在會考肥佬都可以讀H Dip,比$讀多1-2年基礎課程就得,啲學生話阿Sir驚佢哋唔返學會無咗份工,考試會放水,升班無難度。之後又讀Top-up Degree。
現在DSE入所謂「U」乜成績,大家心中有數。畢業又係叫大學畢業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482
7#
發表於 17-7-6 11:19 |只看該作者
ppmmbb 發表於 17-7-6 11:05
他們部分人被迫向下流動,導致平均入職工資二十年來跑輸通漲。

多謝你我補充觀點!

這點特別是年輕人及父母有期望落差,他們真是要調整心態。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259
8#
發表於 17-7-6 13:08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7-6 09:25
九十年代以前,香港升職的時間一直都要一些時間,較為長的!但八九之後,因為人才移民外流情況嚴重之下,不 ...
全球化、中國冒起同中港融合令香港呢10年變得好快。年青人面對呢D轉變,加埋大陸競爭,好易覺得迷失,繼而發洩於大陸同政府上。
當然"機會只留比有準備的人"等的說話永遠正確。但宏觀黎睇,一個社會由唔同人組成,唔可能個個係李十X同特首。政府需要做的係協助年青人適應呢D轉變,等佢地搵到自己的岡位,咁社會先和諧。

Rank: 7Rank: 7Rank: 7


12485
9#
發表於 17-7-6 13:5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kys 於 17-7-6 13:56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7-7-6 09:25
九十年代以前,香港升職的時間一直都要一些時間,較為長的!但八九之後,因為人才移民外流情況嚴重之下,不 ...

60-70s:香港開始發展,但高層位置仍然不多,要等上司離職或升職才可上位。



80s: 回歸問題,大量香港中上層人仕移民他去,位置多咗,年輕人開始上流。另外大陸開始開放,容易回國創業開廠。


90s: 大陸高速發展,大量外資公司,本地企業擴展業務,造就大量中高層職位,很多人年年升職,加2-30%人工。例如外資企業一入國內就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辦事處/分公司,需要大量港人,有經驗有興趣就有位。留低喺香港嘅因為很多人北上,留下空位,升職相對容易。另外很多人趁機置業,年年加薪安排供樓都容易些。


2000s: 開始收縮,高層回流,國內位置縮減。香港集中金融業。


2010s: 回到60s-70s狀態


現時四十幾到七十歲嘅係呢個時代嘅既得利益者,係咪個個都有本事有能力就存疑。不過口口聲聲話自己點樣努力得到成功就未必係事實嘅真相,反而係運氣居多。另外呢一代人眼中嘅廢青,都係他們教養下的下一代,夠諷刺了吧!



Rank: 1


11
10#
發表於 17-7-6 14: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相當同意, 現在香港工種太過單一, 大學生畢業出來選擇不多, 可能心中有想做的職業, 但這個職業在香港不能謀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482
11#
發表於 17-7-6 14:47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7-7-6 13:55
60-70s:香港開始發展,但高層位置仍然不多,要等上司離職或升職才可上位。

同意,我都忍不住才爆幾段出來!我都刪去部分較敏感的觀點,不想泛政治化,而迷失討論焦點。

不少港人及EK家長在過往五年被「大灣區書記」洗腦,很多时候針對年輕人,忽略很多事實及錯判!

點評

Doray    發表於 17-7-6 15:29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3700
12#
發表於 17-7-6 18: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未知上樓無望是否令年青一輩死心的最後一根禾草?

Rank: 5Rank: 5


4490
13#
發表於 17-7-7 07:51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7-7-6 18:35
未知上樓無望是否令年青一輩死心的最後一根禾草?

剛出來工作,就有能力買到樓,咁才滿意! 又唔想儲蓄,又不滿政府,又合理化!

Rank: 7Rank: 7Rank: 7


11390
14#
發表於 17-7-7 14:29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7-6 14:47
同意,我都忍不住才爆幾段出來!我都刪去部分較敏感的觀點,不想泛政治化,而迷失討論焦點。

不少港人及E ...

你又唔好漏咗書記嘅推薦人,做成今天嘅局面,佢居「功」不少。

「老好人」?!

Rank: 2


77
15#
發表於 17-7-9 16:47 |只看該作者
丁新豹博士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