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歷史教材扮希特拉「搵工」惹爭議(程尚達) ...
發新帖
查看: 426|回覆: 0
go

歷史教材扮希特拉「搵工」惹爭議(程尚達)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3-27 15: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教育局正修訂初中歷史科與中史科課程,雖然修訂版的課程大綱諮詢稿到五月才出爐,但當局最近亦密鑼緊鼓,早前更推出《如何在歷史課堂處理學習多樣性》新教材套,務求改變以往較枯燥的學習方法,但教材套有學習活動要求學生角色扮演納粹黨領袖希特拉,聽聞此舉引起前線教師的議論。


  這份新教材套由教育局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出版,是按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即「適異教學」的概念設計,引起討論是題為「希特拉的興起及納粹德國的侵略」的教案示例,教案要求學生以角色扮演方式,為一九三二年「失業」的納粹黨領袖希特拉撰寫履歷及求職信,向當時的德國政府應徵為總理。


  程尚達問過歷史科教師友好,他指教案設計旨在讓學生了解希特拉崛起,但角色扮演並不合適,「希特拉不是『打工仔』,崛起全因納粹黨在經濟大恐慌後成為國會最大黨,又獲工業家支持,令總統興登堡不得不同意任命他為總理,根本不用寫履歷及求職信,可見史實已有問題。」


  友好認為教案要求學生角色扮演希特拉的做法,隨時釀成爭議,「希特拉不是沒意義的Chris Wong,歷史科學習也不是考學生實用文寫作,強要學生代入納粹黨領袖,無助他們了解當時社會背景,也有美化或合理化納粹主義之嫌。」


  早前台灣有中學生扮演納粹德軍巡遊,結果引起德國與以色列駐台辦事處發聲明譴責,最近有本港警察自比遭納粹逼害的猶太人,同樣引起德以兩國駐港領事館嚴正批評,友好認為,在課堂講授納粹主義崛起,教師應該有一定敏感度,「我們要培養學生有世界觀與同理心,明白納粹主義帶來甚麼的悲劇,而非幫希特拉『搵好工』。」


  教育局回應指,有關教案例子是由前線教師設計,給學校參考及配合課堂教學調適,強調教案亦包括撰寫被納粹政權逼害的猶太人的短篇寫作,設計反戰海報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代入不同角色,從多角度了解當時希特拉崛起的背景及其後納粹政權對猶太人的逼害,重申角色扮演活動在歷史課堂常用,有助提高學生課堂參與,讓他們設身處地學習和反思歷史。


  程尚達覺得,我們應以史為鑑,從歷史得到啟示與教訓,尤其是對於遭逢禍患的前人,更要慎之又慎,以免無意地在歷史傷口灑鹽,否則離開了學習歷史的本意。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