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田灣商場變國際學校 僅剩兩商店 被轟漠視民生 ...
發新帖
查看: 805|回覆: 1
go

田灣商場變國際學校 僅剩兩商店 被轟漠視民生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3-22 17: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香港眾志黃之鋒(左)、袁嘉蔚(右)促請商場業主及NAIS提高透明度。


屋邨商場成為國際學校覓地建校的目標。香港仔田灣商場前年被領展高價放售,新業主佛山順聯集團去年將商場大部分樓層,租予國際學校NAIS(Nord Anglia International School),校舍料今年8月落成,商場屆時將僅餘2間商店及一部自動櫃員機,校方更預料有數十部私家車接送學生。香港眾志社區幹事黃之鋒批評事件「符合程序,但不合情理」,擔心田灣商場恐成屋邨商場變身學校、忽略民生需要的先例,屬同一業主、有傳建國際學校的柴灣興民商場或步其後塵。


英國NAIS於2014年來港辦學,田灣商場共四層,校方確認其中三層半將成為其幼兒班至小學校舍,預料學費約7.5萬元至15萬元。教育局覆稱,正審理一宗在田灣商場的學校註冊申請。租約早於8個月前訂立,但不少田灣居民對此一無所知。香港眾志社區幹事黃之鋒表示,因應傳媒報道及居民查詢,前天(20日)與NAIS校長會面。                                                                                                         

                                                                                                                                                                                                                                                                                                                                                                                                                                                                                                           

                       


開學後恐致交通惡化


他引述校方稱,料今年6月完成改建、8月開學,將取錄520名幼兒班至小學學生;校方又引述業主指,開校後會預留空間予2間商店,據知分別為7-11便利店及萬寧。


校方又於會上透露,由於該校主要取錄3歲(幼兒班)至8歲(小學3年級)學生,料不少家長駕車接送子女,高峰時段達「5、60部」私家車。黃之鋒指出,區內現有數間專門接待自由行、團客的酒店或賓館,大型旅遊巴、巴士及小巴每天早上「爭路」,憂開學後交通進一步惡化。


公共屋邨田灣邨、居屋鴻福苑相鄰座落田灣新街斜坡上,田灣商場屬唯一綜合購物商場。有居民指區內專線小巴座位不足,長者或行動不便者多數在田灣商場購買生活用品,現時商場正在改建,居民須上落「大斜路」到田灣街,或步行最少15分鐘到香港仔購物。


NAIS發言人覆稱會盡量把民生影響減至最低,將提供校巴服務,並確保私家車停泊指定區域,校方上下課時間為早上8時及下午2時45分,相信可避過塞車高峰期。該校康體設施如泳池、運動會堂,將免費供當區居民使用,並加建一部升降機供市民出入。


黃之鋒強調,田灣居民最需要的不是康體設施,而是解決民生所需的商店、超市及診所等,慨嘆「商業市場、商業決定」犧牲居民福祉。他促業主及NAIS提高資訊透明度。不過當區區議員陳富明則稱,校方將安排21架校巴輪流進入可容納6架車輛的停車區,料不會加劇交通擠塞。


與田灣商場屬同一業主的興民商場目前大部份商舖已圍封,地政處早前確認接獲該處改建國際學校的查詢,但土地註冊記錄未有顯示相關租約。順聯截稿前未有回覆。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2#
發表於 17-3-23 08:45 |只看該作者
自行覓地建校或致學額過剩


■柴灣興民商場盛傳將興建國際學校。


除了南區田灣商場,柴灣興民商場及荃灣海濱廣場也擬建國際學校。不過去年全港國際學校有4.1萬個學額,僅收3.7萬名學生,即尚餘一成學額無人就讀。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私立國際學校看準需求殷切,遂跳過港府規劃、自行覓地建校,葉憂慮此風氣或長遠令學額過剩,導致學校結業。教育局也稱國際學校學額充足。


教育局於2012年委託顧問研究國際學校學額供求,當時預計2016/17學年全港欠缺4,200個國際小學學額;教育局去年底提交文件,稱分別於2012年、2014年兩度進行校舍及土地分配,供5間空置校舍及3幅全新土地,予8間國際學校發展,相關學校由2014/15學年起,逐步提供6,000個國際學校新學額、包括4,700個小學學額。


NAIS自行租用田灣商場、改建成校舍後再申請註冊,不在當局學額規劃。葉認為,不少本港家長看重「國際學校」頭銜,或吸引私立國際學校到港。


隨時有學校結業


當局規定,國際學校取錄本地生比例不可逾3成。據最新資料,全港國際學校的本地生比例,已由2013/14學年時佔15.9%,逐步上升至2015/16學年的19.2%。葉指本地生比例高,反映國際學校或已供應過剩,如最終學校未能符合收取非本地生比例,或會被收回「國際學校」名銜而結業。


當局估算,2016/17往後7個學年,國際學校學額不會短缺。當局指國際學校屬私立,辦學團體可因應市場需要決定其發展計劃。


香港眾志黃之鋒指當局難以「商業決定、不干預市場」作藉口,促教局檢討。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