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幼稚園教育 家長折騰(王慧麟)
發新帖
查看: 672|回覆: 2
go

幼稚園教育 家長折騰(王慧麟)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3-8 08: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明報文章】這幾個月,勞碌奔波的不止是特首候選人,而是家長。這幾個月是幼稚園放榜的關鍵時刻。家長「頭痕」的是,現在願意收取學券的「名牌」幼稚園,要做到真正的免費,愈來愈少。而且,幼稚園的學費增幅,一直跑贏通脹。本屆政府提出以學券制提供免費幼稚園教育,在家長的觀感上,有好過無而已。


只要大家看看家長討論網站,不消一兩天,就會理解家長的苦惱。提倡學券制的朋友,理想崇高:讓家長有選擇權。因為假如沒有學券的話,家庭之間的經濟差異,將會令到有較好資源的家庭,可以享有更好條件的幼稚園教育,亦令基層家庭變相無法選擇。有學券的話,理論上可以讓後者有較多選擇,為何家長仍然怨聲載道呢?


一來,因為不是所有幼稚園都願意接受學券,有些在家長眼中的「神級」幼稚園,原本是學券制的,有些寧願退出,變相減少選擇。二來,有些是「至尊級」的幼稚園,從來都不會完全免費,甚至不加入學券,基層家庭「冇得揀」。三來,收取學券的幼稚園,部分私下也跟家長談過,收了學券後,管理受制於教育局,缺乏彈性,例如政府撥款跟不上大業主加租的幅度,一旦業主加租就好「頭痕」;又例如好的幼稚園老師很搶手,幼稚園收了學券,不能亂加學費,以增加資源加人工留人。若可以完全脫離學券,可能在管理上較為得心應手。


究竟學券是否真的可以還家長選擇權呢?早前《紐約時報》有報道,引述了多份學者研究,指出推行學券制的「美帝」幾個州分地區,貧困孩童在離開公立學校,利用學券轉去私立學校之後,其學術成績沒有提升,反而倒退(本欄篇幅小,三言兩語未能詳述,請諒)。但研究學者指出,這些地區在實施學券制後,成績最好及資源最豐厚的傳統私校,沒有加入學券制;願意接收的私校,都只是成績及表現一般的私校。學券成為這些私校的重要收入來源。但是,這些私校本身辦學一般,依賴了學券救活,但到底薪酬待遇及職業保障等不夠吸引,公立學校的好老師不願轉職。老師流動性不足,好老師不願轉投,亦令私校教育質素難有提升。


全面檢討幼園教育 此其時矣


有批評說,上述研究只是針對學券學童轉去私校後的學業成績作為評核標準,而沒有探究學童在非學業成績的表現,如此論斷學券制的成敗有欠公允。但這些研究結果,卻與現在香港幼稚園學券制實施後的情况,有一定相似。至少在家長選擇權方面,願意加入學券、被家長追捧的「神級」幼稚園,每年都在減少。簡單而言,當有家長收到其子女獲「神級」幼稚園取錄,但每月要付3000至4000元學費,同時有樓下附近的地區型學券幼稚園取錄,那麼,大多數的家長,寧會咬緊牙關,多付一點吧?


下屆政府,應該要全面檢視幼稚園的資助方式。學券並非一無是處,但全面檢討幼稚園教育,此其時矣。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0    0    0    0

Rank: 5Rank: 5


4490
2#
發表於 17-3-8 09:57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7-3-8 08:56
【明報文章】這幾個月,勞碌奔波的不止是特首候選人,而是家長。這幾個月是幼稚園放榜的關鍵時刻。家長「頭 ...

免費唔讀,又要去英國!使唔使津貼你去英國讀?

Rank: 5Rank: 5


3700
3#
發表於 17-3-9 06:41 |只看該作者
老實講,香港的幼兒教育五花八門,費用高低,教學語言,課程難度,在學時間和宗教信仰,家長可量力而取,偏偏部份家長希望以最低成本來換取最大效益,現實是富裕家庭當然有更多選擇(貨本主義常態),低下層應無話可說。而且學前(小學前)教育質素對學生日後發展有多大的幫助,沒有定案,起跑線仍社會風氣所致,事實上家庭教育對學前小朋友更重要,折騰乃家長己身所致,最重要是選擇一家幼稚園能配合家庭生活水平,即如結婚對像,不合襯,誰受苦。

點評

annie40  well said.  發表於 17-3-9 13:31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