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短片】港生科學能力暴跌遜台澳 專家疑新高中制削基礎. ...
發新帖
查看: 2826|回覆: 9
go

【短片】港生科學能力暴跌遜台澳 專家疑新高中制削基礎....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6-12-7 09: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短片】港生科學能力暴跌遜台澳 專家疑新高中制削基礎知識




■新學制下,修讀物理、化學及生物3課的中學生人數大跌。


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昨公佈「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2015)」結果,本港學生的科學能力得分、排名及尖子比例均滑落,得分為523分、較上屆跌32分,排名由第2大跌至第9,尖子比例則為0.4%,統統不敵新加坡、日本、台北及澳門。專家分析指,結果跟前教統局局長李國章任內促成、2009年落實的新高中學制時間上脗合,兩者或有關係,籲當局全面檢視學制及科學教育。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每3年舉行一屆PISA研究,涵蓋全球72個國家或經濟體系,測量了各地15歲學生的科學、數學及閱讀能力。最新一屆於2015年進行,本港138間中學、逾5,000名15歲學生參加。結果顯示,本屆香港學生在數學、閱讀能力得分雖下跌,但排名仍平穩,數學能力得分為548分,全球排名第2,比上屆微升1名;閱讀能力得分為527分,排名與上屆相同、居第2位。








僅0.4%學生評為尖子


不過,香港學生在科學能力的表現,並不止於分數下跌,排名、尖子比例均明顯滑落。香港學生科學能力由上次的第2跌至第9;而科學尖子比例,香港亦為首10名國家或城市中最差,僅0.4%學生被評為能力最高級別(第6級),創歷史新低,更比OECD平均尖子比例1.1%低。


參與研究的中大課程與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劉國智直言,推行新高中學制跟港學生在PISA科學能力顯著下跌,時間上脗合,但是否必然有關係則尚待證實。他指舊學制會考平均有四成人全修3科物理、化學及生物,新學制後相關比例「drop得好犀利」。本報翻查教育局資料,全修3科的中四學生比例,由2009年首屆新高中逾7%、持續跌至2014/15學年僅約4%。


劉指新學制必修通識教育,令選修科數量有較大限制,或致學生科學基礎知識變弱。至於上屆2012年PISA,本港當時雖已推行新學制,學生科學能力未下跌,因學制影響須慢慢浮現。但劉稱,不希望走回舊制文理分流、精英學生全歸理科舊路,建議學界全面檢視學制及改變教學方法。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曾於上屆PISA結果公佈後,特意發新聞稿讚揚港生表現優異,稱「再次證實香港教育朝着正確方向邁進」。今屆結果不再有利,當局即為新學制護航,發言人回應指科學的重點培訓已由過往的中學階段上移至高等教育,又指按照實際得分,香港跟澳門生能力「無明顯差異」。創新及科技局回應指,成立以來一直關注創科人才培訓,並強調政府會繼續推動年輕人對創新及科技的認識。




   1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2#
發表於 16-12-7 09:53 |只看該作者
解答科普問題 信心跌穿平均值


■首席研究員何瑞珠指家長若從小培養子女參加科學活動,對他們科學能力最有幫助。


最新一屆PISA2015顯示,香港學生科學能力下跌。研究亦發現,香港學生對科學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及喜愛程度均下跌,其中自我效能感更首次跌穿OECD平均值。首席研究員何瑞珠說,學習興趣、動機及信心,向來比操練及催谷更重要,研究證實從小參與科學活動及家長充份支持,最有效提升科學能力。


PISA上次以「科學能力」為研究核心是2006年,對比2006年及2015年數據,香港學生在科學自我效能感明顯退步。研究透過問卷形式,要求學生自評對解答科普問題的信心,計算出自我效能感得分。結果顯示,香港學生在多道提問例如「識別廢物處理涉及的科學問題」、「解釋為何某些地方的地震機率較其他地方高」中,信心程度均較2006年時明顯下跌。


從小培養 興趣為先


何瑞珠指出,不論是研究證實抑或老生常談,學習都是以興趣為先,想改善學生科學能力,最關鍵是「要令學生鍾意個學科」。綜合家長及教師的問卷結果亦發現,家長若從小(10歲起)培養子女參加科學活動,以及對子女提供越多情緒上支持,對學生科學能力表現最有幫助。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79
3#
發表於 16-12-7 10:40 |只看該作者
Like to know the definition and criteria of "Science elites" ???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9973
4#
發表於 16-12-7 12:38 |只看該作者
15歲應該中三,都唔直接關dse事。

點評

王家爸爸  好多學校,中三已經教緊DSE課程。   發表於 16-12-8 15:45

Rank: 6Rank: 6


9973
5#
發表於 16-12-7 12:43 |只看該作者
不過社會普遍唔重視學習科學係主因。做科學家找不到工又點會有人想讀??建議係教院入手,教授相關科目要5星星才可讀,才會根治問題根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6#
發表於 16-12-7 14:48 |只看該作者
國際研究顯示香港學生在閱讀、數學及科學評估保持佳績
**************************

          教育局今日(十二月六日)表示,高興得悉香港學生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2015」(PISA 2015)表現優秀,保持佳績。

  PISA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策劃,每三年進行一次,旨在評估十五歲學生以母語閱讀、數學和科學的能力。

  教育局發言人說:「在參與研究的七十二個國家或地區當中,香港十五歲學生以母語閱讀的能力和數學能力均排名第二,科學能力則排名第九。他們這三方面的能力均遠高於國際水平,實有賴學校和老師的努力,以及各持份者致力提供優質學校教育。」

  母語閱讀能力方面,香港在PISA 2015名列第二,與上屆(PISA 2012)的排名相同。香港學生在閱讀方面持續表現優秀,相信是受惠於課程改革所推動的四大關鍵項目之一「從閱讀中學習」和中國語文科課程改革,以及由於多年來為教師提供的持續專業發展/培訓機會和閱讀學與教資源套,促進教師(包括學校圖書館主任)運用適當閱讀策略和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及能力。

  數學能力方面,香港由PISA 2012的第三位上升至PISA 2015的第二位。香港學生的數學能力表現優秀,相信是受惠於數學課程強調學生要透過專題習作、探究活動等建構數學知識。數學課程的設計能促進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以及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採取正面的態度。

  至於科學能力方面,香港的排名由PISA 2012的第二位下降至PISA 2015的第九位,得分為523分,在統計學上仍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的493分。香港學生在科學方面表現仍屬優良,相信是受惠於科學課程着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共通能力(如批判思考和解難能力),鼓勵教師採取適當的課堂策略,讓學生透過科學探究學習,加強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發展過程技能,並讓學生認識科學、科技、社會和環境的相互關係。結果亦反映大部分香港學生掌握了讓他們將來於社會發揮所長的基本科學能力。

  「值得鼓舞的是,相對其他的國家或地區,香港學生的表現較少受家庭社經背景影響。整體而言,香港能為所有學生提供接受優質教育的平等機會,這有助促進社會流動。不同家庭社經背景的香港學生表現同樣優異,這再次肯定香港教育制度的優越。」

  「此外,學校間的成績差異逐步縮小,反映香港的基礎教育正朝着優化而均等的方向發展。」

  他補充:「我們的教育以促進學生學習為目的,提供廣闊知識、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共通能力及正面價值觀以達到全人發展。我們的課程設計及施教均以學生的學習利益為大前提。我們會借助國際評估的結果作為其中一個參考指標,讓我們知悉香港學生的強、弱項,並加以改進。因此,我們主要的關注點不是排名的先後,而是為維持高質素的教育作定期檢視。」

  不同的研究結果都指出香港學生在數學、科學表現出色,例如上周發表的「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2015」(TIMSS 2015)亦顯示,在數學方面,香港小四學生的排名由上屆TIMSS 2011的第三位升至TIMSS 2015的第二位;中二學生的成績則維持在與TIMSS 2011相同的第四位。在科學方面,香港小四學生的排名由TIMSS 2011的第九位上升至TIMSS 2015的第五位;中二學生的排名則由TIMSS 2011的第八位上升至TIMSS 2015的第六位。

  有關PISA 2015的背景資料和重要數據,請參閱附件。                 


2016年12月6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00分



附件

                      
附件:PISA 2015背景資料和重要數據



Rank: 5Rank: 5


3444
7#
發表於 16-12-7 18:01 |只看該作者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6-12-7 12:43
不過社會普遍唔重視學習科學係主因。做科學家找不到工又點會有人想讀??建議係教院入手,教授相關科目要5 ...

香港好痴線,多數入得教院都係讀書比較差既一班,但就靠佢地去教下一代

點評

王家爸爸  制度問題   發表於 16-12-8 15:46

Rank: 4


553
8#
發表於 16-12-8 22:56 |只看該作者
mannewliv 發表於 16-12-7 18:01
香港好痴線,多數入得教院都係讀書比較差既一班,但就靠佢地去教下一代
...

,同感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Rank: 3Rank: 3


396
9#
發表於 16-12-9 14:07 |只看該作者
又唔可以咁講嘅,讀書叻唔代表識教書,最重要對教育有無熱誠

Rank: 5Rank: 5


3444
10#
發表於 16-12-9 17:28 |只看該作者
maylaulau 發表於 16-12-9 14:07
又唔可以咁講嘅,讀書叻唔代表識教書,最重要對教育有無熱誠

都係既,有熱誠好重要,但都要能力可及先得。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