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754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2-1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777
- 主題
- 3291
- 精華
- 0
- 積分
- 11320
- UID
- 1446055
  
|
金文泰中五生揚帆 體驗「跳海」增抗逆力
2016-09-28教育
(星島日報 - 家長八達通)
金文泰中學一班中五學生,上周末參與學校舉行的「乘風航」海上歷奇訓練,提升信心。
學校除了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培育學生品德和價值觀之地,所以不少學校舉辦不同類型的成長計畫,希望學生除了在學業以外,也有心靈上的成長。位於東區的金文泰中學,在三年前開始舉辦學生成長計畫,去年首次在中五級舉行,讓學生參加「跳海」活動增強自信。今年再接再厲,期望同學可以突破自己,提升抗逆能力。Elsie上周六就獲邀上船,參與同學的海上歷奇之旅。
今年金文泰中學跟「乘風航」合作辦成長計畫,由於所乘的中式帆船「賽馬會歡號」載客量所限,所以四班中五學生,分為三次出海,參與船上教練為他們安排的活動,包括學習船上的安全守則和打繩結等,然後才讓學生在有穿救生衣或教練指導的情況下,從不同的高度及跟隨不同的指令下一嘗「跳海」感覺。
Elsie問過校長馮黎妙儀,她說四年前出任該校校長時,發現有的同學很優秀,但有的同學自我形象卻很低,所以提出舉辦學生成長計畫,各級有不同目標,包括中一學習律己、中二學習團隊精神、中三確立人生目標、中四學習處理壓力,而中五則接受個人挑戰,希望學生在畢業後,也記得在中五時曾參加過如此富挑戰的活動。馮校長說,以往成長計畫只在初中舉行,但由於高中生將面對中學文憑試,近年有社工指部分學生面對逆境時,自信不足,所以冀通過活動,提升學生抗逆能力及積極、正面的價值觀,選擇「跳海」活動,也是參考了她在舊校任校長時的經驗。
「那時初中有個計畫,想訓練學生抗逆自強,其中一個活動,就是要學生在學校六樓,『游繩』到地面。當時學生有叫我一齊玩,我答應了,也做好安全措施,但真正要跳出去時,卻發現需要很大勇氣,站了十五分鐘也不願跳,要學生上來鼓勵我才敢跳。」她指曾把經驗跟其他老師分享,希望金文泰的學生,也可有類似訓練,經商討後,終改為水上歷奇活動。
聽負責今次活動的胡慧雯老師說,除個別同學因健康理由未能下水外,基本上所有同學都需要跳海,假如學生害怕,校方也強烈鼓勵他們嘗試。Elsie所見,有些男同學未跳前,已經感覺興奮;但有些女同學因害怕而面露愁容,有的則因為不懂游水而擔心,站在船邊猶豫不決,經同學、老師及教練鼓勵下,才鼓起勇氣往下跳,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最令學生雀躍的,還有當日帶隊的兩位老師,也順應學生要求,陪他們跳海,共同挑戰自己。
坦言怕水的中五生梁慧慧跟Elsie說,雖然有穿救生衣,但要在最高點跳海時,站在船邊,真的「腳軟」,幸得船長何樹明當時在旁邊鼓勵。「船長說,『我知你很害怕,但你克服不到的話,這一生也面對不到。』」她說自己當時很認同,且想克服怕水的弱點,才鼓起勇氣跳下去,雖吸了幾口海水,但總算是成功。
另一位中五男生謝加進則比較大膽,他是第一個跳海的勇士外,還負責鼓勵和扶助同學的角色。「有能力去幫人,滿足感還大於自己達到目標,也體會到能力愈大,責任愈大。」水性好的同學,固然願意幫助同學,但Elsie見到有同學自己明明很擔心,卻安慰另一位同學,替他打氣,情景窩心。
參與今次活動的鄺甫成老師,是中五行班的班主任,他說跟同學參與水上歷奇,最高興是看到有些平日較怕事、被動的學生,願意踏出第一步嘗試,加上今次活動有兩個班別的學生參加,亦有助大家更熟悉。
Elsie亦有聯絡過去年曾參加跳海活動的中六學生,他們都說去年的經驗對自己成長有很大幫助,甚至有助學業,其中中六生蔡曉雯便表示,每次遇到困難,都會想起去年那次跳海的經驗,提醒自己那麼大的難關也克服到,該沒有再值得怕的事情。「現時知自己能力,就不會再怕。」
另一位中六生盧梓珩表示,對他來說,跳海並不可怕,故當時也是負責鼓勵同學的角色。「見到同學受自己鼓勵,變得有勇氣,也覺得感動。」自體驗跳海經驗後,他指後來在課堂的小組討論時間,也學會引導較被動的同學,讓大家都可以有更佳發揮。
去年負責活動的黃燕華老師表示,在活動後發現同學間的感情融洽了,學生自信心也提升,回想去年,她坦言最感動的,就是學生當天的幫忙。「我不懂游水,所以跳水前也有些怯,但當天就有幾位泳隊學生,叫我放心跳下來,因為他們會揹我上船。」黃老師表示,作為老師,平日很少有機會要學生幫忙,但該活動卻有教學相長的效果。Elsie相信這次活動如馮校長所講,將是他們中學生涯難忘的回憶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