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11小學建設無樽裝水校園 鼓勵帶水壺 水杯招待訪客 ...
發新帖
查看: 984|回覆: 1
go

11小學建設無樽裝水校園 鼓勵帶水壺 水杯招待訪客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1#
發表於 16-9-27 15: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校長陳淑兒將她的萬年青和黃金角分株,用舊膠樽製成的「花盆」盛載,再分發給校內各班,要求學生好好照顧,學習尊重生命。


【明報專訊】大自然分解膠樽需長年累月,11間小學發起「無樽裝水校園」計劃,包括不在校內出售膠樽裝飲品,及招待嘉賓時用水杯而非樽裝水,並向學生講解樽裝水對環境構成的禍害。


教育師生家長 了解膠樽禍害


一班提倡綠色生活人士組成「綠腳丫」,發起人Kenny說,過往獲一些公司、結束營辦學校或展覽會參展商送贈本會棄於堆填區的物資,如文具、家具、圖書等,綠腳丫收集後轉交學校使用,現有13間學校組成一個社群。早前群組內的學校構思「無樽裝水校園」,現已有11校參與,綠腳丫會提供教案,期望可推廣至其他學校。


參與學校之一、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的校長陳淑兒說,自己小時家境不富裕,故自小慳儉,主張勿浪費。該校沒小食部,一直鼓勵學生自攜水壺,喝完壺內水後在學校水機添水。上學年起校內飲品售賣機只售紙包飲品,但有些學生或家長仍會在外買樽裝水;校方本學年開學時已向學生宣傳無樽裝水計劃,見學生帶樽裝水,會提醒日後要帶水壺上學,同時向家長推行環保教育。教師也必須看由國際環保組織拍攝、有關消費樽裝水文化及膠樽影響的短片(見另稿),校方之後會讓學生了解樽裝水的環保議題。


廢物利用 膠樽製「花盆」


她說,若有嘉賓到校開會,會以水杯盛熱茶招呼他們,但在大型活動如畢業禮,嘉賓拿着水杯坐在台下會感到不方便,校方將在嘉賓要求下才提供樽裝水,不會「人人派」。


過往用的膠樽也要盡量廢物利用,她月初將收集得的膠樽製成「花盆」,將她栽種的萬年青和黃金角分株出24棵,每班各送一棵,要求學生悉心照料。之後再將之分株,以求每人擁有一棵好好照顧,藉以教他們尊重生命,確保小植物不會枯死。她又稱,為培養學生珍惜食物,學生每次午膳前都要一同唸「謝飯」句子,多謝上天賜予食物,要好好珍惜;學校設中央廚房,為學生添飯時分量不會過多,學生吃畢後若有需要,可到添飯區排隊添飯。


她稱,每天逾六成學生吃完全部飯,吃不完的學生也只會剩一點,她會提醒學生,「農夫種植很辛苦,盡量要吃完」。


校內只售紙包飲品


青衣商會小學亦參與無樽裝水計劃 ,校長朱惠珍表示,學生自備水壺回校添水喝,過去一兩年該校已沒出售樽裝水,只售紙包飲品,現時嘉賓到校,校方也不會提供樽裝水,而會以杯盛水招呼他們,她笑言,大型活動時嘉賓人數多,要勞煩校工忙碌一點斟水。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2#
發表於 16-9-27 15:37 |只看該作者
環保組織:商人發放「自來水不潔」觀念

【明報專訊】根據國際環保組織製作的短片《樽裝水的故事》,單在美國,一個星期便賣出超過5億瓶樽裝水,樽身長至可繞地球5個圈;但每當拋棄一個塑膠瓶時,它存在於地球的時間比人類平均壽命更要長。


根據該短片,一瓶樽裝水的價格是自來水的2000倍,有些消費者認為自來水只適用於清洗身體及物件,但美國三分之一的瓶裝水來自經過濾的自來水。環保組織認為,「自來水不潔」只是樽裝水生產商向消費者發放、用以製造樽裝水需求的信息。此外,樽裝水的整個生命周期都對環境有害,塑膠樽以非再生能源石油製造,再用更多能源運送至全世界。然而,把一支水喝完,只不過是數分鐘。《樽裝水的故事》已上載至YouTube。


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煥忠指出,膠樽的分解時間由數十年至上百年不等,在分解過程中亦會釋放有毒物質,影響生態中的微生物;若把膠樽棄置海中或沙灘,膠樽會在海水中分解為小塊,被魚吞食後影響生物鏈。現行技術雖可把膠樽製成原材料膠,但沒被回收的,則遺害地球百年。黃煥忠續指出,紙包飲品對環境的影響較膠樽輕微,因主要成分為紙,分解時間較快。不過,紙包飲品成分除紙外,還有膠、蠟、金屬等,回收商需把各物質分隔才可完全回收,增加成本及工序。他認為,保護環境最好做法是自攜水樽盛水,若迫不得已購買即棄包裝飲品,也最好選擇紙包,把環境損害減至最小。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