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40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5
- UID
- 168291
   
|
早前為一個廣告獎做評判,有機會和一個大學教授傾談。他說現在大學內有很多學生有情緒問題,不少需要接受輔導,部分還要吃藥。他估計是因為學生們一向成績名列前茅,但大學內有很多精英,當自己的成績並不突出時,便接受不到。
我認為情緒問題不一定和成績有關,但香港家長重視成績,以為中小學成績好便沒問題,容易忽略了其他環節,沒有及時處理,尋求適當的輔導,卻是事實。正如教授所言,有些人成績好,加上在家人的護蔭下,沒有經歷過失敗,造成抗逆能力低,萬一遇上失敗,便容易一沉不起。
父母師長只重視成績,也容易使孩子成為完美主義者。當只有一百分才值得讚賞,99分變成是一種遺憾的時候,他們不懂欣賞答對了的99分,而是關注為甚麼失掉了那一分,這促使孩子追求完美,日後在職場上只會令自己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爆燈。
在成績重於一切的風氣下,其他能力容易受到忽略,尤其是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在學校是沒有評分的,坊間也沒有證書頒發,對升學沒有幫助。在學校可以以成績定輸贏,但社會不會以學校成績作為加薪升職的指標。在企業內要和其他人協作完成任務,社交能力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還有不可忽略的是情緒問題。我們常聽說,在工作中EQ比IQ更重要,聰明人要加上有高情緒智商才能成功。有些人不懂表達情緒,甚至誤以為是弱者的表現,常常把心事鬱在心裡,也容易得情緒病。
廣告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