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16-9-19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1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6-9-9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5
- 主題
- 5
- 精華
- 0
- 積分
- 23
- UID
- 2261384

|
本帖最後由 moleung999 於 16-9-11 19:08 編輯
蛋白質分子組「油滴網」傳訊息 基因突變毀結構即病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醫學界對遺傳性神經疾病如自閉症、智力障礙及精神分裂等的致病機理了解有限,因此現時仍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香港科技大學的最新研究或會扭轉有關局面,該校生命科學部嘉里理學教授張明傑的研究團隊,成功發現在腦部神經元細胞突觸(synapse)的特定區域中,負責傳遞訊息的蛋白質分子能自動組裝成一種穩定的「油滴狀」網絡結構,一旦出現基因突變「油滴狀」狀態便會遭破壞,影響神經訊號從而導致自閉症等疾病。是次研究從分子層面揭示自閉症的形成機制,團隊期望有關發現有助未來發展新治療方法及新藥物。
人類大腦有多達1,000億個神經元,突觸就是不同的神經元互相連接、神經訊號傳遞的重要部位;而每個突觸都有一個稱為「突觸後致密區 (postsynaptic density, PSD)」的細胞區室,載有大量及密集排列的蛋白質層,負責接收、處理、傳遞由腦部發出的訊息和記憶....
http://star.kingdoms.com.hk/foru ... =140&extra=page%3D1
資料來源: 文匯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