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逾半直資加費 物有所值?
發新帖
查看: 1057|回覆: 1
go

逾半直資加費 物有所值?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1#
發表於 16-9-9 11: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每年加學費的除了幼稚園、私立學校、國際學校外,亦包括既可收取學費,又可按學生人數獲政府津貼的直資學校。然而,直資學費年年加,今年有逾半數學校獲批加學費,究竟是否物有所值,抑或有違普及教育的原意?


香港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招祥麟解釋,加學費與學校要不斷改善設施、提升教學質素,及爭取優質師資有關。


直接資助計劃(直資)自1991年開始推行以來,至今已25年。截至今年9月,全港共有73間直資學校,當中包括52間中學、12間小學及9間中學暨小學;在直資計劃下,學校在多個範疇上享有較大彈性,包括資源調配、課程設計和收生等,而直資學校的另一大特色,是除了獲得政府發放的津貼外,直資學校還可收學費,用以提供額外的支援服務和學校設施。


招祥麟指,轉制直資的學校,不少是希望以更好的形式推動辦學理念,因此在教育上亦要做到最好,需要大量資源;而隨着學校發展,加上直資學校在課程設計方面,可享較其他公營學校更大彈性,配合社會及家長需要,在教學上創新猶,運用較靈活或較新的教學法,均需要調整學費。


直資學校的學費亦非隨意加,需經教育局審批,其次學校的營運儲備亦設上限,只可相等於學校全年開支總額的100%,即同一學年經審核帳目所顯示的12個月的營運開支;而直資學校須最少撥出學費總收入的10%作為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計劃之用,同時每年亦要向教育局提交經審核帳目。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2#
發表於 16-9-9 11:08 |只看該作者
直資國際學費一覽 男拔IB課學費加至9.3萬元


                                                                                         


直資、私立,以及國際學校教學方法靈活,吸引不少家長,求過於供下,學費亦愈來愈貴。新學年合計有124間直資、私立、國際學校獲批加學費,其中協同國際學校學費加幅達24%;私校方面仍以弘立書院學費最貴,高中學費逾21萬元;而直資學校則以拔萃男書院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加幅較高達15%。


截至2016年8月31日,教育局共收到39份直資學校、45份本地私立學校,以及41份國際學校調整2016/17學年學費的申請,合計有124間獲批准加學費,只有一間私立中學申請減學費11%至20%。


私校方面以弘立書院學費最貴,高中學費逾21萬元。



直資學校方面,有33間獲准加學費7%或以下;6間加7.1%至20%。其中傳統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本地中一至中六課程,學費由43,000元,增加至45,900元,加幅為6.7%;由該校提供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加幅高達15%,學費由81,500元增加至93,700元。


私校同樣有33間獲批學費增加幅度在7%或以下,11間增加7.1至20%。當中加幅較高的是位於荃灣、曾表示面對租金壓力的玫瑰蕾小學,新學年學費獲准增加18%,由52,500元增加至62,000元;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的小學部,學費亦增加8%至52,000元。





由光纖之父高錕創立的一條龍學校弘立書院,繼續成為「最貴」私校,雖然其學費加幅約為6%,但調整後每年學費介乎167,530元至211,590元。


國際學校方共有41間學校申請加學費,34間申請加7%或以下,6間介乎7.1%至20%,亦有一所申請加20%以上。學費加幅高達18%至24%的是協同國際學校,調整後學費介乎113,500元至121,200元;而香港日本人學校小學部亦上調學費13%至43,200元。


教育局表示,處理學校交學費已按既定程序,仔細審視學校提交的財政預算和調整學費的理據,並確定學校已諮詢家長及向家長提供相關的學校財務資料和解釋加費的理由。而直資學校亦須按規定把不少於學費總收入的10%,撥備作為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用途,確保學生的學習不會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受影響。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