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虎媽捨傳統取 IB:家長要學識放手
發新帖
查看: 1038|回覆: 10
go

虎媽捨傳統取 IB:家長要學識放手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6-4-4 17: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近年不少中產家長希望子女能透過 IB 課程升讀大學,香港家長教育學會主席張韻儀的一對囝囝都就讀 IB 導向學校,她自言本是怪獸家長,會坐在大仔旁天天督促學業;但近年因修讀家長教育輔導,反思良多;決定放手一搏,讓囝囝轉校。

過來人心聲:先備課助建自信

15 歲的兆龍 (James) 在小五完成呈分試,因成功投考 IB 學校而轉校。


舊校要大量背誦,但沒時間看書;到新校上堂,頭一年頗混亂,功課要自行安排時間交,上堂要討論,一位老師教幾科;上堂可以由一條問題無限擴散出去,大家甚麼都可以講,開始時捉不到老師要教些甚麼。後來掌握了如何找資料,慢慢才建立到信心。

他更學懂先備課,令自己更快上軌道。


James 愛看書,他最愛的科目是讓他有選擇空間的中文作文。


James 覺得 IB 適合好奇心重,又愛尋根究底的同學。


像學詩要兼顧當時的社會背景、作者想法,連詩的形狀也要主動去考究,深是很深,但讀得深層次才領會更多。以前我數學普通,IB 老師用畫畫去教數學,令人開闊了眼界。

這幾年習慣在課堂上討論,大家學習多角度發掘問題,加上受外向的同學感染,我也由極度內向變得外向。

家長:開心的辛苦

張韻儀曾經是怪獸家長,她謂 James 3 年前在傳統小學成績很好,但因學業壓力長期發惡夢,同年她修讀家長教育,幾經思考後決定為兒子轉校。「家長教育令我學會放手,是很大轉捩點。」


轉校初期感覺課程了無邊際,故我完全幫不上忙,只能觀察他能不能適應。見他不再投訴、成績慢慢進步,我開始感到決定是對。大仔曾與我討論:其實希特拉不是壞人。

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故也要時間消化,再傾聽他的觀點。IB 理念是全人發展,令學生性格開闊,並接納任何事都有多角度。傳統學校的閒科,去到 IB 也會變成一門專業去研究,故可以去到好深。

媽媽笑謂已不太干預 James 的學業,也不再重視當下成績。「仍用傳統那套,家庭關係一定很緊張。」但細仔一、二年級的科研專題仍需要她協助。


一齊上網找資料、剪剪貼貼製作展板。咁細個沒可能自己做到,但整個方向、寫甚麼都由他決定,基本上,我做到 IB 的精神。但坦白講,教細佬準備 IB 的習作,比以前跟進 James 的小學功課,真的辛苦 100 倍。


細仔小一二的科研專題分別選了呼吸系統和食肉植物,她會協助他一齊上網找資料、剪剪貼貼製作展板。


專家意見:不可太重視分數

新西蘭 IB 中學 Auckland International College 的學校發展主任 Ken Yu 指出,IB 是國際學校其中一項選擇,對家長是一個較新的文化概念。


IB 小學由一位老師統整組織,用一個議題作媒介串連所有科目,並讓學生自由討論去理解。傳統小學用 80% 時間教知識、1% 象徵式課堂討論,然後全時間回去做功課,以測默評核學生學到多少;IB 只用一半時間教基礎知識、三分一時間同學自己摸索,故容易令大人誤會子女返學沒有學到書本知識。

但他強調,回到根本:學習知識 (Knowledgeable) 是十大特質之一,IB 課程還會兼顧 Caring、Risk-Takers……等特質,用以栽培一位能適應各方問題的人,它是有別傳統教育的另一種思維模式,故可能家長比子女更需要適應。

甚麼孩子在 IB 課程可發揮得最好?

Ken Yu 謂較能有利發揮到 IB 目標的人,包括思想靈活、對功課投入感強、不太看重分數的非成就型學習者。


名校生太重視分數,衝擊可能不少。而性格外向的人可能較有利,至於表達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0    0    0    0


1127
2#
發表於 16-4-4 17: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虎媽捨傳統取 IB:家長要學識放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700
3#
發表於 16-4-6 06:37 |只看該作者

引用:可惜唔係話想讀lB就讀到,佢係幸運的一群 +

原帖由 Busybody! 於 16-04-04 發表
可惜唔係話想讀lB就讀到,佢係幸運的一群
係囉,好係講到你想讀就有得讀!香港有幾多間IB一個月收幾舊水學費?有無統計讀lB既學生升讀本地大學比例?lB係俾日後放洋的學生讀既課程,無$都唔好諗。



Rank: 3Rank: 3


124
4#
發表於 16-4-6 09:23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6-4-6 06:37
係囉,好係講到你想讀就有得讀!香港有幾多間IB一個月收幾舊水學費?有無統計讀lB既學生升讀本地大學比例? ...
IB學校投放的資源,尤其是教師的比例相當高,成本高當然收返幾舊水. 升本地大學方面,政府明撐DSE,尤其要入神科很多尖子唔敢揀IB.


1127
5#
發表於 16-4-6 09:30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Cheeselover+發表於+16-4-6+06:37+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124
6#
發表於 16-4-6 09:38 |只看該作者
講返份報導,細仔IB project 父母幫手一齊做,我估不是IB的原意, IB老師是有足夠的引導學生獨立完成project. 家長高參與project,令到美侖美奐,一年級交四年級水準的project,可說成香港或中國特色的IB課程,虎媽換湯不換藥,再好的課程也遭蹋了.家長的思維不變的話,香港的教育永無出路.苦了小孩子.

Rank: 3Rank: 3


124
7#
發表於 16-4-6 09:41 |只看該作者
Busybody! 發表於 16-4-6 09:30
高材生多被學校選讀,lB戰場好激烈。d高材生想入神科當然留在DSE好,因一部份去左考IB, 而家考生近幾年人數 ...
請問考生少了是DSE or IB?


1127
8#
發表於 16-4-6 10:01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Busybody!+發表於+16-4-6+09:30+高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127
9#
發表於 16-4-6 10:04 |只看該作者

引用:講返份報導,細仔IB+project+父母幫手一齊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8Rank: 8


19502
10#
發表於 16-4-7 08:06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justinnma+於+16-04-06+發表

原帖由 Busybody! 於 16-04-06 發表
完全同意,我覺有部份原因係學校project的要求一定要父母協助才能完成,所以個人覺得找中國人教IB亦都係唔w ...
DSE都有SBA,佔考試的20%至50%,但好似唔多聽見家長幫手做SBA的功課和project。還是因為佔考試分,所以不能公開講。




1127
11#
發表於 16-4-7 08:21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Busybody!+於+16-04-06+發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