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初中教育 調查:六成學生讀書不快樂 星島日報
樓主: zooweemama
go

調查:六成學生讀書不快樂 星島日報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307
41#
發表於 14-1-9 18: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man06 的帖子

依家普遍不少學校中文考試很深,基本有中四五程度。如果小學時只習慣讀課本,少看課外書,以前考80、90分,很可能上中學只有40、50分。
坦白說,一下子改變太多了,很多人適應不了。



Rank: 5Rank: 5


1307
42#
發表於 14-1-9 18:43 |只看該作者

回覆:shadeslayer 的帖子

一般人最多承受三幾年地獄式生活。心力很強的十幾年也有。
所以如果心力不足,個人認為勸孩子中三四才完全發力吧。否則年輕人未必承受得了長期強大的付出。若成績還是不理想,壓力會十分隴大!
不過不少孩子在一兩年(慢熱的三幾年吧)艱苦努力中,會發現讀書的樂趣。而漸漸效率也大大增加,用不着每日學習超過十二點。大家別太擔心。
不過孩子能這麼認真,動機又正確、純正的話,真的十分難得。



Rank: 5Rank: 5


1307
43#
發表於 14-1-9 18:48 |只看該作者

引用:回覆+eviepa+的帖子 讀書不是講天份,如果

原帖由 annie40 於 13-12-07 發表
回覆 eviepa 的帖子

讀書不是講天份,如果講天份,從day one 開始,我們甚麼也不必做了。
對啊!說得很好。
讀書、工作,最後也要靠努力、勤力。
就算你工作靠人際網絡,你也必然努力去經營。



Rank: 5Rank: 5


1307
44#
發表於 14-1-9 18:58 |只看該作者

引用:我們要求同他自已要求,天淵之别! +

原帖由 skkeung 於 13-12-07 發表
我們要求同他自已要求,天淵之别!
現時的孩子,大都像高級寵物。所以呢,寵物的自我要求跟人類必然存在很大落差。
再者,幾十年前,就算讀書不成的壞學生,大都承認讀書可以得到什麼黃金屋靚屋靚車之類,不讀書將會很(比較)可憐。
現在,單純說讀書令人明事理、做個好人,或許可以有份很好的工作,他們會相信這套嗎?就算相信,他們驕生慣養,也不願努力付出吧。
這是個普遍問題。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45#
發表於 14-1-9 19:40 |只看該作者
現時的孩子,大都像高級寵物。所以呢,寵物的自我要求跟人類必然存在很大落差。xxxxxxxx
很喜歡這些形容。

Rank: 5Rank: 5


4632
46#
發表於 14-1-9 23:56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Band5+發表於+13-12-4+20:29+是否輕

原帖由 man06 於 14-01-09 發表
上到中學, 好多功課根本無對, 錯左都唔識改, 到考試前2天, 老師才派答案, 要死背. 這樣的生活健康嗎 ...
中學都間間唔同,阿仔也是中一,至今從未有一日做功課多過一小時,測驗也只是hea讀,考試亦只稍稍溫習, 未肯用力,有點輕鬆過度,但唔想咁早谷,而且之前講過放手俾佢自己安排,故現仍在觀察中,底線係唔明一定要跟進,考試要全級中游以上,目標則是前三分一。



Rank: 8Rank: 8


19742
47#
發表於 14-1-10 00:2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14-1-10 00:32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3-12-3 17:49
好多學校不是愉快學習嗎?

不記得多久之前,曾問過女兒對愉快學習的看法。她是這樣回答我的:
學習初期通常都是輕鬆些,容易些的。這或許令人以為輕鬆的學習是愉快的學習。不過,無論學習能力高與低,學得快或慢,總有一天遇上學習的樽頸。既是樽頸,以用開的力度和方法,就難以通過。這時,要加把勁,還要嘗試不同的方法。找到突破後,成功感會帶來難以形容的喜悅,有時會簡直不相信自己竟可以做得到。越過樽頸,又會有一段時間的順境,之後又會遇上新的樽頸......周而復始,以成功的喜悅推動學習,這就是愉快學習的周期。

其實不用刻意去找愉快學習的方法,因愉快就在我們平常的學習當中,只等待我們去體會和領略。

點評

annie40  lovely.......  發表於 14-1-10 14:51
man06    發表於 14-1-10 12:39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396
48#
發表於 14-1-10 00:30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發表於 14-1-10 00:26
不記得多久之前,曾問過女兒對愉快學習的看法。她是這樣回答我的:
學習初期通常都是輕鬆些,容易些的。這 ...
Your daughter really know the essence of happy learning, even better than adults.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632
49#
發表於 14-1-10 01:34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ChiChiPaPa+於+14-1-10+00:32+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4-01-10 發表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14-1-10 00:32 編輯
對!學習是需要有點難度,有挑戰,才不致失去動力和興趣。在小學階級有時未必經常遇到,就可能要靠課外學習來保持這動力。中學應該會有較多挑戰,而學生亦會有自學的能力尋找到目標。

不過如果課程過深,長年累月都面對樽頸位,就變成沉重的壓力了!




9300
50#
發表於 14-1-10 01:4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8Rank: 8


19742
51#
發表於 14-1-10 05: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Band5 的帖子

樽頸位要跨過,才能有成功感。面對樽頸位,要找到適合的方法。有時,比過往努力一些就可以;有時,要把難以跨越的大目標分成多個能力所及的階段目標;當然,選擇適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學校也可能是方法。
我想如果小學時期已經對學習有跨越樽頸的體會,到中學面對較深的課程時,仍會有相當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得到,壓力就能化作動力。

點評

man06    發表於 14-1-10 12:40

Rank: 5Rank: 5


1307
52#
發表於 14-1-10 09:33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man06+於+14-01-09+發表上到

原帖由 Band5 於 14-01-09 發表
中學都間間唔同,阿仔也是中一,至今從未有一日做功課多過一小時,測驗也只是hea讀,考試亦只稍稍溫習, 未 ...
對啊!所言甚是。
其實上了中學,靠父母谷已經行不通,大家也很吃力。長治久安的方法是引領他自發性去學習,追求目標。靠父母去谷的話孩子只是個齒輪,自發本身就是讓孩子去當個發動機。父母需要幫助就是給予一個「SMART」的目標或方向,讓孩子自己去合理地追求。



點評

man06    發表於 14-1-10 12:40

Rank: 5Rank: 5


1307
53#
發表於 14-1-10 09:59 |只看該作者

回覆:ChiChiPaPa 的帖子

能有這種體悟,你囡囡是個很自覺、很穩定、很努力的孩子吧。這樣的孩子十分了不起啊!不斷自我尋求突破。這種心態就是大人用在工作也會相當正面和成功。
其實任何孩子,只要自發地去努力學習(不是靠別人去谷),經過一兩年以上(愚笨的多幾年吧)的刻苦努力,也會開竅的。父母則負責於初期給予方法指導,給予一初合理目標,協助賽後檢討,和多從旁作情緒輔導就可以了。
靠父母補習社谷最多是一次半次讓孩子明白自己「考試的能力」可以去到那𥚃。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54#
發表於 14-1-10 15:35 |只看該作者
在學習競爭愈趨激烈下,學生能否繼續快樂學習?有教育機構最近訪問了近一千二百名中小學生,發現六成學生認同父母要求高,令自己感到壓力,因而學習不快樂,但仍有六成半及七成認為上課時感到快樂。受訪應屆文憑試考生坦言,公開試決定前路,壓力很大,備戰文憑試每晚只睡兩三小時。


唔係呀,我就覺得很正面,有六成半及七成認為上課時感到快樂,這不是很好麽?至於六成學生認同父母要求高,令自己感到壓力,因而學習不快樂,我又覺得好自然。

阿二今天應很快樂,有他喜歡的中英文堂,有外國名大學合唱團來校表演,最後两堂是電影欣賞。阿大睇到阿二嘅招積樣,恨到牙痕痕的。

我每星期會捉阿二去跑一、二小時,減減壓力。

點評

annie40  happy family!!!:)  發表於 14-1-10 16:14

Rank: 5Rank: 5


4632
55#
發表於 14-1-10 21:35 |只看該作者

引用:回覆+Band5+的帖子 樽頸位要跨過,才能有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4-01-10 發表
回覆 Band5 的帖子

樽頸位要跨過,才能有成功感。面對樽頸位,要找到適合的方法。有時,比過往努力一些就 ...
認識不少孩子,自小已懂得認清目標,找到前進的動力和享受努力的成果,相信你女兒也是這類人!我兒子則自恃有點小聰明,卻動力不高,如何可以給予適量的推動,仍在摸索中!




9300
56#
發表於 14-1-12 01:0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