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海外留學 大學排名 港大首度不敵星洲國大
發新帖
查看: 2063|回覆: 17
go

大學排名 港大首度不敵星洲國大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086
1#
發表於 13-9-10 08: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10/18416488



■香港大學的最新世界大學排名跌至26位,「亞洲一哥」地位不保,首度敗給新加坡國立大學。


在教育方面,香港也輸給新加坡。最新世界大學排名結果今日公佈,香港大學排名驟降三位至全球26位,連累三年「亞洲一哥」地位不保,首度敗給區內可匹敵對手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在學術聲望和僱主聲望排名被NUS遠遠拋離,研究引用率也不及NUS。本港有六間大學列入世界前300位,除中文大學微升一級外,其他大學排名均下跌。

院校評級機構英國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今年評核3,000多間大學,列出首800間。今年有6.2萬學術人員和近2.8萬名僱主參與調查,QS依據學術聲望、僱主聲望、師生比例、教授論文獲引用次數、國際學生和教授人數作評核,當中學術聲望佔比重40%,其餘由5%至20%不等。

世界一哥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蟬聯,其後依次是美國哈佛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



僅中大排名升一位

本港有七間大學上榜,港大位列第26位,科大以4.2分之差排名34,比排39位的中大高不足兩分;港大及科大排名均告下跌,但中大則上升一位。去年排名首100位的城大,今年跌至104位;理大和浸大分別排名161及288位,都不及去年;嶺大排名介乎551至600位,QS不公佈確實名次。(見表)

港大在2010年取代原亞洲一哥日本東京大學,成為評分最高的亞洲大學,排名世界23位,之後在2011及2012年度均成功「冧莊」,分別排名22及23位。同期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世界排名一直上升,去年超越東京大學,成為亞洲二哥,今年更取代港大成亞洲一哥,全世界排名24位。

以滿分100分計算,港大今年得88.6分,較去年上升0.71分;NUS則上升2.16分以89.4分壓倒港大。在各項評分方面,港大在佔比重最大的學術聲望得分為99.4分,全球排名28位,但NUS則取得100分;僱主聲望得分相差更大,港大以93.1分名列48位,遠低於得99.9分的NUS,港大在師生比例得分較高。

港大回應指,各排名榜採納參考資料數據及分析方法均有所不同,讀者須非常小心分析和了解其細節,不能只看排名。


   0    0    0    0

Rank: 5Rank: 5


2508
2#
發表於 13-9-10 13:37 |只看該作者
嘩然!!    UST > CU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086
3#
發表於 13-9-10 13:41 |只看該作者
星洲爬頭 港大失落亞洲第一 QS世界大學排名出爐

http://news.mingpao.com/20130910/gca1h.htm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名,過去兩年均為亞洲第一的香港大學下跌3名至第26名,首次被排名24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超越,失落亞洲第一地位。QS分析,星洲的大學藉種子基金得到豐厚資源發展,又力吸引國際學府合作,令其排名攀升。

不過,有本港學者認為,香港的大學仍擁有學術自由及背靠中國的優勢,又指大學排名只宜參考,最重要是做好教學及科研,不應為競逐排名而左右大學發展(見另稿)。

繼英國期刊《泰晤士高等教育》去年底發表的世界大學排名,顯示港大(排名35)首次被NUS(排名29)超越後,QS再發表類似結果。

星國立大學排24 港大排26

根據QS世界大學排行榜,NUS由2007年排33位,逐步攀升至今年排24位;港大2007年則位居18位,其後排名有升有跌,至2011年擊敗東京大學,連續2年成為亞洲第一,惟今年下跌至第26,被NUS取代亞洲之首地位。

科大中大同入百強

今年QS排名榜中,新加坡的大學中,除NUS外,南洋理工大學(NTU)亦打入百強,排名41。本港則有3間大學打入百強,除港大外,科技大學與中文大學分別位列第34與第39。

有關排名利用6.2萬名學者及2.7萬名僱主對各大學的評價,及各院校提交的師生比例、論文獲引述比率及國際化等資料評分。全球前10間大學仍由英美名校包辦,麻省理工學院蟬聯第1,其後是哈佛及劍橋大學。

就新加坡為何可超越香港,QS發言人分析,香港高等教育資源分散到八大院校,新加坡則集中資源發展兩間大學(NUS及NTU),加上NUS的大學基金近年出現「戲劇性增長」,另星洲的大學積極與世界名校合作,亦助其「向上游」。

星集中發展兩大 與名學府合作

事實上,新加坡政府過去大力投放資源給大學,除協助大學成立大學籌款基金外,2010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亦宣布在未來20年撥款40億新加坡元(約240億港元),以增加大學基金總額,大學每獲得1元民間捐款,政府將提供1.5至3元的配對基金,政府還推出了適用於大學捐款的減稅制度,市民每捐出1元,可獲得2元至2.5元的稅務減免,以鼓勵公捐款。新加坡大學亦積極與世界名校合作,如NUS便與美國耶魯大學共同建立「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剛於今年8月尾開學。

港大:不可只看排名

至於失落亞洲第一的香港大學,其發言人稱,不同排名採納數據及分析的方法均不同,不可只看排名。中大亦表示,不同排行榜有不同的評分準則,該校追求教研卓越,以提供優質教育為己任。科大認為,排名可作為大學表現的參考,科大建校短短22年就位列全球前列,將以此作為鼓勵。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086
4#
發表於 13-9-10 13:41 |只看該作者
港勝在重視學術自由

http://news.mingpao.com/20130910/gca2.htm


雖然港大在世界大學排名遜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但有本港學者指出,香港背靠中國大陸和重視學術自由,在此範疇仍較星洲優勝;又認為本港大學最重要是做好科研和教學,花心力競逐排名,只會本末倒置。然而,面對鄰近國家大力投資高等教育,港府宜與大學攜手吸引知名學府合作,提升本港院校競爭力。

教院署理副校長莫家豪稱,早前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亞洲分校宣布由新加坡移師本港,相信是因為芝大看中香港背靠中國大陸、商貿發展迅速的優勢。此外,本港重視大學自主及學術自由,亦較星洲優勝:「英美澳的知名大學都證明,學術自由對院校發展很重要!」

他補充,星洲以優惠地價和租金吸引海外名學府進駐,又矢言成為「東方波士頓」,是戰略性地推高國際排名,但本港大學仍不必為競逐高排名影響發展:「大學排名只供參考,大學要實事求是,爭取資源,令學生學習上受惠,提升研究水平。」不過,他認為星洲大力投資高等教育,本港長遠有危機,政府宜與大學一起吸引海外知名學府合作。

港大:追逐排名本末倒置

港大首席副校長錢大康則直言不相信大學排名:「我們形容(排名)是選美,到底是用什麼角度去審呢?不必這麼執著。」他認為本港大學做得不錯,若為競逐排名影響其策略,是本末倒置。

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指出,新加坡90年代起已力令大學國際化,在大學(university)層面與海外名學府合作,而非如本港般,僅在學院(faculty)或研究中心(institution)層面合作。

學者:港生抗拒國際生短視

他舉例,NUS與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慕尼黑理工大學等合作設立了研究中心,又在美國史丹福及賓州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內設分校。李認為,國際化除有助提升大學排名,亦能增強學生的語言水平、國際視野,但部分本港學生反認為國際生分薄資源,李直指這些看法短視。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086
5#
發表於 13-9-10 13:41 |只看該作者
內地大學優勢多 QS:港難自滿

http://news.mingpao.com/20130910/gca3.htm


在今年的QS大學排名中,中國內地亦有3間院校躋身全球首100位,分別是第46位的北京大學、48位的清華大學及88位的復旦大學。雖然3間內地名牌大學的排名均較本港的港大、科大及中大為低,但QS發言人指出,內地的大學在財力上較港優勝,加上能吸引愈來愈多機構及企業合作,香港已沒有空間去自滿。

學術文章數量勝 引用率增

QS分析Elsevier's Scopus(載錄論文及學者相關評價的大型資料庫)的資料顯示,內地21間院校發表的學術文章數量已超越香港大學,港大學術文章獲引用的比率,由去年平均每份文章4.9次下跌至今年的4.7次,數據上雖仍超越所有內地大學,但QS發言人指出,內地大學的學術文章引用率有明顯增長,如復旦大學的學術文章在全球引用率,已由去年平均每份文章3.3次上升至今年的3.7次。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7657
6#
發表於 13-9-11 00:41 |只看該作者

回覆:大學排名 港大首度不敵星洲國大

國際化除有助提升大學排名,亦能增強學生的語言水平、國際視野,但部分本港學生反認為國際生分薄資源,李直指這些看法短視。

*******^

Not just students, but also parents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754
7#
發表於 13-9-11 06:29 |只看該作者
我想香港學生不會反對國際化, 而是反對日益增加的內地學生,如果內地學生也算做"國際化".....

不過外國大學也把中國學生視為國際學生, 香港也跟隨都無可厚非.無.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7657
8#
發表於 13-9-12 10:5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3-9-12 11:13 編輯

回復 talknwrite 的帖子

我的有限理解,國際學生跟國內學生分兩條隊,國內學生多數以高考成績,拿獎學金到香港讀大學,亦是香港學生最不滿,不應是學位,因為這班真正一千萬考生的尖子狀元,GPA爆燈,香港學生自然被比下去,再聽聽教授的評論,更加心噏。阿仔都知在大學,真正高手不是甚麼星星,是高考狀元。

國際學生中有國內學生,是以其他成績申請,例如GCE,lB,SAT,數目較少,因為這類學生首選是英美大學。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9300
9#
發表於 13-9-14 05:0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3639
10#
發表於 13-9-14 18: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ANChan59 的帖子

///國際化除有助提升大學排名,亦能增強學生的語言水平、國際視野,但部分本港學生反認為國際生分薄資源,李直指這些看法短視。 *******^ Not just students, but also parents ///
教授和本地學生站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觀點,完全正常,不存在誰人短視,誰人有遠見。
多收內地尖子,教授得益,大學排名或許會提升,本地中學生的入大學機會就會減低,本地學生及家長不支持這樣的政策/趨勢實在正常。
如果由香港人出資的大學將來排名雄據世界前列,但本地生卻無法考進,只能望門興嘆,誰人會高興?

以體育運動為例,內地的二綫運動員足以取代9成以上的本地運動員,那該大量引入嗎?我想教練和本地運動員的看法肯定不一樣。

政府資助的大學,應主力培訓本地學生,不應望本。否則,無能力去外國留學的本地生,只能借loan讀副學士等自資課程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7657
11#
發表於 13-9-14 18:16 |只看該作者

回覆:CHAN-2 的帖子

如果你指NJ,是競爭大了不少。當第一日讀lB我已經預咗,還好是國內狀元名額是可以超過100%。

如果指JUPAS,DSE學生只有自己競爭,Another League。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2675
12#
發表於 13-9-14 19:3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639
13#
發表於 13-9-15 08:50 |只看該作者

引用:如果你指NJ,是競爭大了不少。當第一日讀lB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9-14 發表
如果你指NJ,是競爭大了不少。當第一日讀lB我已經預咗,還好是國內狀元名額是可以超過100%。

如果指JUPAS ...
冇諗過jupas/non-jupas嘅問題,只是反對以巨額獎學金去搶內地尖子,大學資源有限,應慎用。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7657
14#
發表於 13-9-15 09:01 |只看該作者
CHAN-2 發表於 13-9-15 08:50
冇諗過jupas/non-jupas嘅問題,只是反對以巨額獎學金去搶內地尖子,大學資源有限,應慎用。



  ...
我覺得有能者居之,我們都有不少孩子拿海外奬學金到海外升學,冇問題!
所謂鉅額亦言過其實,四年全費都只是英美一年左右學費生活費。


而且三大都有奬學金給本土學生,只是沒有大事宣傳。分別只是住宿費用的差異。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2675
15#
發表於 13-9-15 10:2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7657
16#
發表於 13-9-15 10:5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eng4b 的帖子

你看漏了,我指是連生活費。
除了你兒子,EK幾個網友的孩子都有奨學金,只是沒有在大海講得太明白。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0361
17#
發表於 13-9-15 14:16 |只看該作者
以我的理解,jupas vs non-jupas 和 international vs local,是兩樣野。
local student 資助學位,是留給本地有居留權的學生,外人點搶都搶唔到。
多了大陸 (未有居留權的大陸生,不是新移民) 學生,他們不會拿到普通的資幫助學位。當然 scholarship 就是另一回事,香港都有好多學生拿 scholarship 去英美讀大學。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7657
18#
發表於 13-9-15 15:22 |只看該作者
nintendo 發表於 13-9-15 14:16
以我的理解,jupas vs non-jupas 和 international vs local,是兩樣野。
local student 資助學位,是留給 ...
We are on the same page.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