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kunggi201 於 13-6-11 16:15 編輯
kyliema2006 發表於 13-6-10 22:37 
又再次展現了一貫的公子風範,果然有見地。
地道d講:一樣米養百樣人
慚愧慚愧!只不過是維園阿伯吹吹水而矣 CKY的教學理念是「All-RoundEducation」,是劉校長的理念,並不是我的見解 但是,很奇怪的是,很多非CKY家長,甚至是家長,把學校視作國際學校,或和國際學校比較。 以我理解,IB課程著重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及邏輯思維,幫助學生適應大學學習模式,學生是要在多方面(語言、科技、藝術甚至參與社會活動)平衡發展,而「英語」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媒介。當然,英語能力好,學習效率也高。 我傻傻地想,假如/如果/萬一/有天,IB課程改為中文授課,香港家長會不會仍對IB課程趨之若鶩? 「港燦家庭」的子女能夠說得一口native English,是bonus;未能達到「native level」,也沒有大不了。可能我在外國住過多年,又在某國際機構打工N年,天天接觸不同國籍的同事和客戶,聽不同口音的英語。以我所見,英語是否native,與工作能力和升職機會基本上沒有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