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彭博怪論資低生 讀大學不如通渠
發新帖
查看: 2164|回覆: 16
go

彭博怪論資低生 讀大學不如通渠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1#
發表於 13-5-19 18: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美國紐約市長彭博周五在自己的電台節目中,勸喻成績平平的高中學生不要浪費時間和金錢讀大學,反而當「通渠佬」會更符合經濟效益。彭博解釋,並非每個學生都能名列前茅或成為研發火箭的科學家,與其浪費四年時間唸大學又要償還學生貸款,倒不如早些投身社會工作。

  彭博指出,水管工人既收入佳,又毋須償還學生貸款。彭博說:「遇到最大問題的人,是那些不是火箭科學家及成績最佳的大學畢業生,入讀哈佛大學抑或當水管工人,對資質平庸的學生來說,當水管工人可能是較佳的選擇,你不用浪費四年,支付四萬美元(約三十一萬港元)至五萬美元學費,而且又有收入。」

  彭博更稱水管工人毋須憂慮工種被淘汰,因為這類工作不能外判,亦不能被電腦取代。而且多項研究亦顯示水管工人較持有學位者獲得更佳薪酬,開始投身社會時負債更少。

  學生財政管理專家坎特羅威茨也認同彭博的部分言論,承認並非每個大學生都能獲得優差,他說:「四年沒有收入,加上學生貸款,部分唸大學的人一生的收入,往往會少於離開校園、從事水管工和電工等高薪工作的人。」

  不過,坎特羅威茨認為唸大學是「很好的投資」,他指出學費四萬美元至五萬美元的大學屬精英學校,如果學校選擇國立或名氣較少的私立大學,長遠而言將較有機會賺取更佳收入。
   0    0    0    0


175
2#
發表於 13-5-19 22:4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3#
發表於 13-5-20 08:40 |只看該作者
彭博通渠論 貶低差學生


美國紐約市長彭博日前在電台節目表示,成績平平、做不了火箭科學家的學生,與其花4萬至5萬美元(31.2至39萬港元)學費讀四年大學,積下大額學生貸款要還,倒不如做渠務工人,起碼不用怕被外判及電腦化取代。美國有傳媒用電腦合成照,將他變成「通渠佬」。

美國《紐約每日新聞報》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4#
發表於 13-5-24 13:38 |只看該作者
學歷膨脹可怕 一張沙紙何價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4e7960cc-efd3-47d3-89e5-8b2e246fa2c6-812747?ref=ak8fs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學歷成本愈來愈高,價值卻愈來愈低的學歷膨脹情況,是全球很多地方面對的問題。

美國紐約市長彭博指成績一般的學生,做水電工比升大學有「錢途」,雖語出驚人但是否無道理?學歷膨脹下,台灣大學生薪酬跌至與初中學歷相若,一張沙紙對就業及薪金也沒保證,大學還是否年輕人押注前途的最好投資?

美水管工薪酬 更勝大學生

彭博上周接受電台訪問時,直指不是每個人需要讀大學,成績一般的高中生,不如去學做水管工,經濟效益遠勝取得大學學位,可省回高昂學費及不用浪費4年時間,畢業後也毋須揹上一身債。水管工作無法外判到其他國家,不會被電腦取代,他又指多項研究顯示,水管工薪酬比起有大學學位者更高。

此番言論引起媒體廣泛報道,有評論同意他的說法,指如今時代不同,一紙大學文憑已不值錢,不如做藍領;但亦有人指彭博本身是哈佛碩士,他提出「大學無用」欠說服力,也有人改圖將他「化身」為水管工人,諷刺一番。

花數年時間、付上高昂學費,升讀大學需要付上成本,但一向被視為踏上青雲路的必經之路,今時今日,是否要改變觀念?

台灣有人力資源機構前日發表一份薪酬報告,去年大學畢業生起薪為每月30,614台幣(約7,926港元),相較初中畢業生的30,335台幣(約7,854港元),只多出72港元,惹來當地媒體譁然,質疑大學文憑價值何在?

發表報告的機構指,大學畢業生供過於求,令他們起薪持續低落,反而初中學歷者願意從事危險、骯髒、辛苦的藍領工作,成為技術人才,薪酬極可能較大學生理想。

高才低就 大學生洩氣難免

學歷成本愈來愈高,價值卻愈來愈低的學歷膨漲情況,是全球很多地方也面對的問題。台灣媒體早前引述一名在台灣工作的新加坡主管級人員的說話,指在台灣看到有碩士做初階秘書,感到不可思議。美國今年也有報道指,5%清潔工擁大學學歷,15%的士司機是大學畢業生,高才低就,難免令不少大學生感洩氣。

本港的情況又如何?與台灣大學率達88%相比,本港大學入學率僅18%,大學生在職場上始終還是較有優勢。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教育程度達學位課程人士,月入中位數達2.5萬元,較01年的約2.1萬元,上升17.6%,仍然跑贏通脹。

受到學歷膨脹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一群取得副學位的年輕人,副學位學額大增,但取得有關學歷後,月入中位數由01年的1.8萬元,下跌至2011年的1.2萬元,跌幅逾30%(見表)。

隨着適齡學生人數減少,本港未來更將進入「人人有大專學位」時代,副學士貶值,其他的大專文憑甚至大學學歷,之後會否也面對同一情況?

在現代的經濟環境下,固然不可缺乏學識,面對學歷膨脹對年輕人就業的衝擊,外國近年開始循不同方向為年輕人創造其他出路。

雙軌學徒制 德國瑞士吹捧

例如德國、瑞士等地的雙軌學徒制漸受吹捧,讓非學術研究料子的學生,可以選擇技術類型的專門訓練。另外,亦有美國的大學提出,並非一定要一下子取得大學學歷為目標,並設立獎學金讓學生可在中途退學創業,為自己創造機會,之後再回校完成學業也不遲。

不過,專上學歷雖然面對貶值危機,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否定其價值。美國《紐約時報》指出,盡管不少人已開始質疑大學學位的價值,但很多證據指出,大學畢業生的失業情況較少,當經濟好的時候,大學畢業生更容易得到晉升機會。

大學學費不菲,一畢業隨時失業,即使找到工作,亦不如以前般是薪金優厚的必然保證,也要揹上一大筆學貸,是不少年青人面對的困境。

究竟一張沙紙價值何在?難有標準答案,不過,升學要付出成本,是人生的一項投資,有回報也有風險,有人傾向較保險的選擇,有人寧願冒險,最重要是,作出選擇之前,有否認真想一回?






按圖放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5#
發表於 13-5-25 15:08 |只看該作者
畢業生錢途貶值1/3 「讀大學如賭博」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525/18271193




大學畢業生氾濫,文憑不再值錢,在英國,學位持有人相對於中學學歷人士的「薪金優勢」,在15年間貶值了接近1/3,而且以往毋須高學歷的工作,許多現在都變成要求大學學歷,讀大學有如「賭博」──有文憑,薪金也未必高;若沒有文憑,可能連求職也困難。

埃塞克斯大學社會經濟研究所的布賴寧博士(Malcolm Brynin)分析「英國勞動力調查」,發現在1993年,相比低學歷人士,有大學文憑可多賺52%,而高級程度會考(A-Level)合格的人則多賺14%;意味大學文憑持有人,相對於A-Level合格者,有38個百分點的薪金優勢。但到了2008年,這項優勢縮窄至27個百分點──有「高比例」的學士跟中學畢業生,賺相同薪金。他形容:「許多人從文憑得到的利益很少。讀大學如賭博。」

更可悲是,大學文憑儘管帶來越來越少的經濟利益,但「越來越被視為找『好工』的基本條件」。在1993年,從事收入一般的非體力勞動工作,只有不足1/4人持學位,但到2008年已增至34.3%。他批評歷屆政府一再強調讀大學的好處,「隱瞞」讀大學的風險,「引導年輕人相信受教育會有合理報酬」。

政府「隱瞞」讀大學風險

有批評者也指,當局鼓勵年輕人求學,但未顧及需要。過去10年,選讀人文和創意藝術的人增80%,但需求更大的學科如化學和工程等,學生只增加20%。


英國《每日電訊報》

Rank: 5Rank: 5


1257
6#
發表於 13-5-25 18:56 |只看該作者
寫這些東西的人都應是有識之士, 為什麼都這樣“市賄”?
讀大學只是想搵多D$?
大學是學知識的,人民有知識,社會就有希望。不是讀完大學跟不讀大學一樣人工,就不用讀的。

咩世界!

Rank: 4


603
7#
發表於 13-5-28 17:27 |只看該作者
mummom 發表於 13-5-25 18:56
寫這些東西的人都應是有識之士, 為什麼都這樣“市賄”?
讀大學只是想搵多D$?
大學是學知識的,人民有 ...

我想他用社會效益及善用資源角度去想,我亦好同意佢講法.
有些人可能要借GRANT & LOAN去完成大學, 讀完書巳成身貨, 畢業又要再做幾年才能還清.
而且薪酬可能與理想有距離, 會須時更長. 如果有些人不是勉強(學業上)要讀大學, 可早些面對
現實蹈足職場, 累積幾年社會經驗, 成績未必比讀完大學才工作差.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8#
發表於 13-5-28 17:49 |只看該作者
有得選, 会读完大学才考虑去通渠
没得選, 就马上去通渠, 等通渠通到发左达, 唔使忧柴忧米洛, 又走番去读大学.......如果无得发达, 又无得读大学就算数吧! 反正人生除了发达和读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成长做长有啊!

Rank: 5Rank: 5


4775
9#
發表於 13-5-28 23:47 |只看該作者
mummom 發表於 13-5-25 18:56
寫這些東西的人都應是有識之士, 為什麼都這樣“市賄”?
讀大學只是想搵多D$?
大學是學知識的,人民有 ...
學通渠也須接受艱辛和專業的課堂訓練, 做了水管工人後亦可再讀大學,而且讀得更有效果.

Rank: 1


28
10#
發表於 13-6-1 11:55 |只看該作者
咩世界!咩世界!咩世界!咩世界!咩世界!咩世界!

Rank: 6Rank: 6


5164
11#
發表於 13-6-26 10:41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may007+於+13-5-19+22:47+編輯

原帖由 may007 於 13-05-19 發表
本帖最後由 may007 於 13-5-19 22:47 編輯

這個標題, "資低生" 用詞不恰當, 我看過英文網站, 人家也只是 ...
是優選法嘅一種應用,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最合理。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group&fid=5927

Rank: 5Rank: 5


3101
12#
發表於 13-6-27 09:25 |只看該作者
I recalled that my high school teacher did say the same words to us.  She said its not necessarily all being a U grad.  If one is not interested in studying any subject, go to find a job is more economical.

點評

tintinlam  我 high school 老師都係咁講.  發表於 13-6-28 08:30

Rank: 6Rank: 6


5164
13#
發表於 13-6-28 19:44 |只看該作者

回覆:彭博怪論資低生 讀大學不如通渠

最重要是自己知自己事,選擇最適合的路。



http://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group&fid=5927

Rank: 3Rank: 3


159
14#
發表於 13-7-4 12:07 |只看該作者
相信有些人的書緣比較薄弱, 倒不如學些實際技能, 更能一展所長.
Always keep in mind that "though not professional, but technical, not general".

Rank: 3Rank: 3


159
15#
發表於 13-7-4 12:08 |只看該作者
相信有些人的書緣比較薄弱, 倒不如學些實際技能, 更能一展所長.
Always keep in mind that "though not professional, but technical, not general".

Rank: 3Rank: 3


159
16#
發表於 13-7-4 12:10 |只看該作者
Always keep in mind that "though not professional, be technical, not general".

Rank: 3Rank: 3


159
17#
發表於 13-7-4 12:10 |只看該作者
Always keep in mind that "though not professional, be technical, not general".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