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NEWS: 英基轉資助模式 舊生沒影響
發新帖
查看: 792|回覆: 0
go

NEWS: 英基轉資助模式 舊生沒影響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700
1#
發表於 12-10-25 06: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每年獲政府定額撥款的英基學校協會,一直與政府討論未來的定位和資助模式。據本報獲悉,教育局已經與英基就大方向達成共識,邀請英基向政府提交發展方案,包括日後的撥款等資助安排,然後再作商討;政府的原則是任何資助均須建基於公平和對其他國際學校一視同仁,而任何新的資助安排,均不會影響現時已入讀學生的利益,並希望在明年九月新學年前有定案。

  本報教育組

  上屆政府一直希望撤回對英基的資助,以解決「歷史留下來的問題」,去年建議英基在不影響教學質素下過渡至自負盈虧,但談判一直膠着。英基主席唐家成,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承認新政府上場後,曾在非正式場合與行政長官梁振英與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會面,初步交換對資助模式的看法,更形容與政府的磋商「傾到好近」。

  資助建基公平原則

  教育界消息人士透露,就英基未來發展方向,雙方的磋商已有共識,目前的資助模式會有所改變;教育局並已邀請英基就其未來發展提出可行方案,以作考慮。據了解,當局一直不希望以「強逼手段」一刀切英基的資助,即使政府提出方案,亦不一定獲英基接受,故決定由英基自行提出可行方案,當中包括新的資助模式和金額,在這個基礎上雙方再作商討,但前提是英基提出的資助模式須要公平和一視同仁。

  據知,不少國際學校高度關注政府如何處理英基的資助,因為現時除英基外,所有國際學校都要自負盈虧,但作為同樣提供IB課程的英基,卻獲政府資助,但毋須接受監管。以一一至一二年的政府的修訂預算,目前每名英基學生的單位成本由約二萬一千元至二萬八千多元不等。

  要妥善解決歷史遺留下的問題,除對英基的撥款外,解決過程中亦要考慮對學生家長的影響。消息人士表示,「未來對英基在資助安排一旦有改變,教育局的原則是未來資助安排落實前已在英基就讀的學生,其利益不會因資助安排檢討而受到損害。」換言之在落實新資助安排後,新入讀的學生才要面對加費,已經入讀的學生會繼續獲政府的資助,直至畢業為止。

  轉型「服務提供者」

  根據雙方的共識,英基可以提出任何方案和建議作為討論的基礎,包括未來的定位和提供的服務,至於英基主席唐家成指學校提供的特殊教育獲當局認同。據了解,目前本港只有英基轄下有一所提供英語的特殊教育學校,以及在各英基學校設有學習支援班,協助有特殊障礙如自閉症、讀寫障礙的學生,政府承認香港有這方面服務的需要。

  事實上,英基亦已向政府索取有關現行對特殊教育的支援和補助資料,獲知政府對個別特教生的支援,按人頭計算每名資助額達二十多萬元。現時英基是自行決定是否取錄特教生,若英基有興趣加強發展這方面的服務,亦可以列入向政府提交的發展方案中,雙方再作討論;並希望在明年九月新學年前有定案。

  英基發言人表示,賽馬會善樂學校只能提供六十個特殊教育學額,但排隊輪候的學生超過六十人,若要容納這些學生便需要有新校舍;至於分布在各學校的學習支援班則有一百九十個學額,但輪候的學生逾一百七十個,「因為學額太少,曾呼籲家長毋須再排隊後補。」。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