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初中教育 【短片】校服誘惑,那些年 跟蹤21個月 癡男遊蕩罪成 ...
發新帖
查看: 2862|回覆: 2
go

【短片】校服誘惑,那些年 跟蹤21個月 癡男遊蕩罪成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9
1#
發表於 11-10-29 14: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名校協恩中學,校服為藍色旗袍。

鹹濕無業漢聲稱難抵知名女校協恩中學的校服誘惑,覺得女生穿高衩旗袍「好靚、性感、特別」,三年多以來不時長途跋涉,由沙田寓所走到位於九龍城的協恩,跟蹤女生放學,用手機拍下美腿寫真,又將學校假期等資料製筆記傍身。其中一名慘被看中成為獵物的女生, 21個月內遭跟蹤十多次,被告甚至被捕後保釋期間,冒再次被捕風險,也要蒙面繼續跟蹤她。




原本任職保安、失業後領取綜援的 31歲被告談家祺,昨日承認拒捕而施襲及遊蕩導致他人擔心兩罪,還柙至下月 10日判刑。應訊期間,他一臉呆滯,未有如早前提堂時呼寃。

惹被告垂涎的女生,就讀的協恩中學位於九龍城農圃道,屬傳統女子名校。名人輩出,包括高等法院法官張慧玲、香港作家西西、藝人佘詩曼及陳美詩等。

鍾情高衩「又靚又性感」


被告談家祺
                       
被告向警方透露, 08年起已開始跟蹤協恩女生,並用手機拍下她們的腿部,每周跟蹤女生兩次,每次跟蹤一至兩小時,直至女生進入寓所範圍或行蹤敗露才會停止。這些年,被告跟蹤過的女生,不計其數。究其原因,被告坦承「鹹濕」,鍾情該校女生穿上高衩旗袍時「又靚又性感」,十分特別,故跟蹤觀賞解悶。

案中 17歲女生是校內運動健將,自去年 1月至今年 9月,先後遭被告跟蹤十多次。起初被告會在她等車的巴士站附近等她放學,繼而靠近及跟蹤她。女生不知被告所圖,甚為驚慌。其後被告曾三度跟女生登上巴士,其中一次更緊隨女生在調景嶺下車。女生走進商場企圖擺脫他,他竟死跟半小時。最後女生裝作以手機通知胞姊接應,嚇走被告。

今年 3月 3日下午 7時許,女生與同學甫離開學校附近的自修室,即遭被告以兩米距離跟蹤。女生致電學校體育姓林男教師求助,林驅車往接女生,被告即逃去。

六日後,被告再次現身,女生大驚下再電召林到場。林到場看見被告,立即上前截停他。被告邊逃走邊說:「我冇惡意㗎﹗畀次機會我啦﹗」林捉住其衣領,堅持報警。兩人發生糾纏,最後林在一名男途人協助下制服被告,其間被告高呼「唔好拉我」,又不斷飛腳踢林。

手機私藏腳部特寫照片

警員到場調查,發現被告手機內藏 52張照片,其中 9張是不知名女生的腳部特寫。他身上又有四頁筆記,寫有「協恩女中學生」及「協恩中學假期」等字,亦有 4月至 7月的假期表。事隔多月,被告於今年 9月 28日保釋期間再度現身,在區內譚公道跟蹤女生及其同學。雖然被告戴上鴨舌帽、太陽眼鏡及口罩,但女生仍一眼識破。被告見事敗離去。

警方於本月 3日到被告家中拘捕被告,被告指當日早上先往協恩附近欣賞女生上學,然後回沙田住所吃早餐,中午再折返獵艷,但他強調自己眼看手沒動。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9
2#
發表於 11-10-29 15:01 |只看該作者

校方回應 協恩通告學生防跟蹤


協恩提醒小心跟蹤通告

協恩中學發言人表示,共兩名女生曾遭被告跟蹤,分別就讀中五及中七,事後兩人心理沒出現異常情況。自跟蹤事件後,校方已提醒同學若發現被人跟蹤,應前往設有攝錄系統的安全地方,然後致電家人或學校求助。此外,校方於今年 3月向家長發出通告,提醒家長提高警覺。對於校方會否因應今次事件修改校服的設計,發言人說:「類似嘅款式其實英華,真光,好多學校都有。」她強調校服款式由創校保留至今,校方期望有關設計能讓同學於離校時,保留中國人溫柔、溫厚的美德,若修改設計須交由校董會嚴肅討論。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9
3#
發表於 11-10-29 15:03 |只看該作者

警曾准以守行為了事

癡漢談家祺三年多以來不斷跟蹤旗袍校服女生,有女生更被他跟蹤十多次。惟警方早前竟網開一面,建議讓他簽保守行為。就在保釋候訊期間,他再度犯案,顯出警方安排似有草率之嫌。有大律師指假若被告有計劃地犯案,不應以守行為了事,以免被告對被跟蹤者構成威脅。

隔六日再犯案被捕

被告今年 3月被捕,警方調查後認為沒有適當罪名指控被告,今年 9月 22日在提堂時建議讓被告簽保守行為了事。但署任主任裁判官錢禮認為案情嚴重,建議落案檢控被告,但准他保釋候訊。被告當時顯得不服氣,反問錢官:「但係警方畀我守行為喎!」

詎料事隔短短六日後,被告再度犯案被捕,遭押解到法庭應訊。這次錢官決定還柙他,至昨日被告始認罪。

大律師陸偉雄昨回應指,檢控當局衡量是否准許個別被告以守行為方式替代其他刑罰時,有既定原則,包括案情是否嚴重、罪行是否早有預謀及被告個人背景等。如案件涉及被告指名道姓想要跟蹤某些女生,或涉襲擊傷人,顯示罪行牽涉一定程度的計劃,不應以守行為了事,以免被告再犯。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