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6-7-12
- 國民生產力
- 7
- 附加生產力
- 575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1-2-18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35
- 主題
- 8
- 精華
- 0
- 積分
- 817
- UID
- 705810

|
(洪老師是台灣的臨床心理師)
文 / 洪仲清
雖然離入小學還有四個多月,但是特殊兒家長團體裡的討論已經沸沸揚揚。「我要怎麼樣跟老師談孩子的狀況」、「如果孩子在學校出事該如何處理」…,各種問題如潮水般湧來。
根據筆者輔導特殊兒入學的經驗,提醒家長注意下列幾點:第一,先瞭解老師的壓力。對普通班老師來說,面對特殊兒也會感到焦慮,也會害怕。尤其,有些老師行政、教學兩頭忙,開學期間的雜務又特別多。剛開始採取排斥或漠不關心的態度,是可以被理解的。這時候家長不需要著急,唯有同理老師的情緒,才能開始建立良好的關係。
第二,多用書面溝通。一個小學老師少則面對廿幾個學生,多則可到達四十個左右,每個都是家裡的寶貝。這時候,即使自己的特殊孩子狀況再怎麼多,也要耐著性子一字一句地將孩子的各種狀況、可能的處理方法詳列出來,等著老師有空的時候來翻閱。有些家長是另外製作一本聯絡簿,讓老師每天掌握孩子在家的生活與情緒狀態。切莫每天放學時間巴著老師猛問,或是回家後奪命連環扣,反而容易讓疲倦的老師產生更大的反感。
第三,製造機會,讓老師逐漸接納孩子。暑假期間,學校的行政單位仍然正常運作,家長可以在開學之前先帶孩子到輔導室,讓輔導老師瞭解孩子的狀況。甚至可藉由輔導室的幫助,先一步認識未來的班導師。在學期間,視孩子的能力鼓勵孩子爭取幫老師分擔勞務的機會,不但能訓練孩子,又能夠讓老師瞭解孩子的長處,並且逐漸肯定孩子的表現。
第四,有空的家長可多到學校幫忙。其實學校常需要愛心媽媽、導護家長等的支援,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家長對學校有貢獻,當然老師多少會對孩子的狀況多留心。此外,藉者這個機會家長也可以第一手瞭解孩子的在學狀況。記住要跟其他家長保持好關係,這樣其他的家長在必要的時候也會對自己的孩子伸出援手。
限於篇幅,僅整理出最重要的四點。其實老師也是人,也需要家長的支持與鼓勵。家長與老師之間,彼此瞭解與尊重,相信才能創造雙贏的局面。
他還有多篇文章在他的fb上: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redbeaniceteach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