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5 小時
- 最後登錄
- 16-1-11
- 國民生產力
- 73
- 附加生產力
- 13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0-3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587
- 主題
- 111
- 精華
- 0
- 積分
- 793
- UID
- 14725

|
2010-01-11
研究指港生時事常識貧乏
【明報專訊】新高中學制實施逾3個月,通識科列為必修必考科目,不過一項調查發現,首批新高中學生的時事知識貧乏,甚至大專生亦相當弱,例如逾兩成高中生不知道胡錦濤是中國國家主席、四成不知六四事件何時發生;逾八成大專生不清楚合法性交及結婚年齡。調查機構建議學生每日最少閱讀30分鐘,吸收新聞資訊加強常識。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於去年11月至12月期間,就「通識對中學生及大學生的時事探知調查」,訪問499名中四學生及523名大專生,學生回答高中通識科其中3大範疇包括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及個人成長的常識問題。
調查結果發現,24%中學生不知道胡錦濤是中國國家主席;43%中學生不知道去年是六四事件20周年,當中26%學生以為六四事件已發生25年。在本港政制發展方面,分別有51%中學生,以及33%大專生以為已落實行政長官普選時間表。
反映只關心自身問題
另外,受訪學生常識亦相當貧乏,分別近八成大專生及八成半中學生不知道香港合法性交及結婚年齡為16歲。逾三成大專生及近六成中學生不知道本地郵費是1.4元。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通識研究小組成員麥志豪分析,學生缺乏時事常識,當中有關今日香港的時事常識問題表現最差。他說﹕「今日香港的問題通常圍繞學生周遭發生的時事,但結果反映學生或只關心自身的問題。」他估計,現時中學課程較少提及六四事件,導致逾兩成中學生不知道去年是六四事件20周年。
建議每日閱讀30分鐘
小組成員鍾錦玲說,社會正在討論行政長官普選時間表,學生普遍顯得一知半解。她建議,學生每日閱讀最少30分鐘,約1萬字,並透過不同媒體吸收新聞資訊。她表示,通識科有別於傳統學科,學生不能單靠課本吸收知識,建議中學教師教導學生的自學能力,從日常生活中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