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17
- 國民生產力
- 321
- 附加生產力
- 2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0-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736
- 主題
- 281
- 精華
- 0
- 積分
- 1077
- UID
- 160248
 
|
(資料來源:9月18日經濟日報葉鏗然《爾事港》)
年輕人濫藥、援交、偷竊案無日無之,一對中產父母,有感社會是非黑白觀念愈來愈含糊,遂選擇與子女一起返教會,希望藉教會薰陶,培養子女建立正確價值觀。
貪玩等於貪心?時下年輕人覺得沒啥問題的行為,實際上已逾法律底線。近年多宗青少年犯事案件,反映新生代是非黑白觀念模糊,究竟是哪環節出了問題?是家長?抑或來自價值觀愈來愈含糊的資訊?
社會經濟發展迅速,衍生新一代的中產家庭,他們關切子女的整體發展,希望培育子女成才,追求優質的親子關係。然而,本港數間知名的輔導中心,便接獲大量中產家長求助,當中如何管教子女成為一大求助的原因。
原來,如何拿揑管教技巧,對中產父母可說是一項挑戰:嚴而乏愛,往往令孩子萌生反判;反之愛而乏嚴,只懂滿足他們所求,過分溺愛的代價,是孩子長大後,凡事以個人喜好為先,無法接受別人意見。
要令子女有鮮明正確的是非價值觀,必定要自小調校,父母以身作則,以行動引導子女建立正確的是非觀,是管教子女首要條件。
此外,個人價值觀及行為,易受接收的資訊影響。互聯網、電視、刊物的氾濫,往往提供不良及扭曲的是非觀念,令青少年價值觀錯置。社交網站facebook提供的遊戲Happy Farm,竟提倡玩者到友人的農場偷竊收成、網絡遊戲中黑社會分子化身光明正大的英雄... ...如此種種均令年輕人潛移默化,是非價值蕩然無存。
作為家長,培養子女正確的是非價值觀責無旁貸,為他們做好榜樣,替他們、教他們選擇資訊,應從小開始,就如種植樹木一樣,身處幼苗階段若長歪了,還可及時糾正;若已長成為碗口般粗壯的樹幹,恐怕再難重新糾正過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