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17
- 國民生產力
- 321
- 附加生產力
- 2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0-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736
- 主題
- 281
- 精華
- 0
- 積分
- 1077
- UID
- 160248
 
|
(八月六日星島日報教育版)
離九月開學不足一個月,不少家長都開始為子女預備開學用品,對於剛離開幼稚園,新學期要升上小一的學童來說,小學是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無論上課模式、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以至功課量及與同學的相處等,都與幼稚園有着天壤之別,故家長宜在開學前致力提高子女的學習能力、紀律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助子女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小學是正規教育的開始,教育模式與幼稚園有別,功課與學科都會增加,故家長宜趁開學前,讓子女認識小學的校園生活及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如家長可以在暑假期間,與子女一起熟習小一課程的課本內容,圈點小一會學習的生字,教子女以畫圖方式記下生字,提升子女的創作力和記憶力,能使他們預早熟習記子、默書模式。
幼兒教育一向鼓勵親子閱讀,除可增加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外,親子閱讀的過程中亦可擴闊子女的想像空間。若小朋友從小已有閱讀故事書的習慣,將有助適應小一課程,而家長與子女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遇到子女提問,家長應耐心回答,用「因為、所以」句式解說前因後果,讓小朋友理解事情的條理,有助他們日後上課時能明白老師的解說。
踏入小學階段,學校對學生的紀律要求較幼稚園高,家長要及早培養他們守紀律的習慣,讓子女明白升上小學後,鐘聲響便須停止活動、在學校行經樓梯和走廊時要保持肅靜等。不過家長毋須過分擔心,學校要求學生遵守校規,一般會有適應期,例如小一生上課忘記帶課本或做家課,校方會從旁提醒而不處罰,讓小朋友有足夠時間「上軌道」,紓緩家長壓力。
家長亦可以在暑假期間與子女約法三章,定出活動及私人時間,例如早、午、晚餐要定時進食,不能因貪玩而延後吃飯時間,即使是假期亦要按既定的時間表作息,因為培養良好生活秩序,有助小朋友學習守規律。
幼稚園老師會為學生寫手冊,但升讀小學後,學生要自行寫手冊、記錄功課,因此家長要訓練子女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長可通過日常生活,循序漸進地提升子女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吃飯時家長不要因為子女「吃得慢」,擔心他們營養不足而餵食,逐漸訓練他們在某時間內吃完飯,然後自行收拾餐具。
小學的學科多,為免學生的書包過重,學生每日都要有「執書包」的習慣。家長可以先由管理個人物品開始,如在家中給子女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不論工作或遊戲也可,必須由子女自行執拾屬於自己角落的物件,達至讓他們獨立、自我管理的目的。事實上,通過自行執拾可培育子女的責任感,亦可增強子女的自信。若家長過分保護子女,只會令他們過度依賴,難以適應新生活。
子女升讀小一,不少家長都會看重子女的功課,擔心子女追不上學業。當子女稍稍出現欠交功課的情況,家長往往有很大反應。但家長的反應和過分憂慮的情緒,會讓子女感到壓力。家長應保持輕鬆心情,多與子女溝通、陪伴小朋友閱讀、玩親子遊戲,有助開學後了解子女的學校生活。
還有三個星期便結束暑假,除必要的活動外,家長不要為子女安排過多暑期活動。因為升讀小學後功課較多,小朋友需要充足的休息及準備應付開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