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有爭議性的問題
樓主: eit2003
go

有爭議性的問題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0013
601#
發表於 23-4-23 00:56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3-4-23 00:43
Spcc 無公佈。以2020年,internal 數 人數。
HKU :  around 25 人 DSE,  5人 IBDP CU: around  4人 DSE , ...
先不論你的數字的準確性.
那麽,如果SPCC的IB入熱門科目科目(特別換個更廣汎或者準確的字詞,熱門科目)的人數不多,而是大多透過DSE的話,點解在討論IB的時候,有幾個SPCC的IB家長(或潛在的SPCC的IB家長)那麽偏頗地出謬論尼?即使這個post都有.



Rank: 7Rank: 7Rank: 7


11015
602#
發表於 23-4-23 00:56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3-4-23 00:43
Spcc 無公佈。以2020年,internal 數 人數。
HKU :  around 25 人 DSE,  5人 IBDP CU: around  4人 DSE , ...

請問點樣係non jupas 又係一大堆dse生?

Rank: 7Rank: 7Rank: 7


12788
603#
發表於 23-4-23 01: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ngyu 於 23-4-23 01:23 編輯
猴子爸 發表於 23-4-23 00:56
請問點樣係non jupas 又係一大堆dse生?

之前已多次提及,以為唔使講。

Non jupas 包括


DSE 完成first degree or master or 已經工作
DSE 入biomed 再轉入 mbbs


(已經修正)

Rank: 9Rank: 9Rank: 9


20013
604#
發表於 23-4-23 01:05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3-4-23 00:55
似乎呢個post ,純粹為鬧而鬧,純粹發洩,任何回應也是徒然。

我只想指證一些謠言,我已逐一回覆。
"似乎呢個post ,純粹為鬧而鬧,純粹發洩,任何回應也是徒然。

我只想指證一些謠言,我已逐一回覆。

你們慢慢…..  唔阻你們…."

~~~~~~~~~~~~~~~~~~~~~~~~~~~~~~~


以爲打出這幾行字,就代表你有理了?或者講,你是認爲"有疫情影響",這個藉口就代表IB沒有量化寬鬆高分比例了?


好似,在IB討論的post,某校家長講了好多次,問題是在大學,而不是考試制度和招生制度的漏洞(或者講是由模糊地帶)?(考試制度指的就是IB行量化寬鬆,招生制度指的就是本地學額的使用即本地生界定問題)

Rank: 7Rank: 7Rank: 7


12788
605#
發表於 23-4-23 01:07 |只看該作者
medicine 發表於 23-4-23 00:56
先不論你的數字的準確性.
那麽,如果SPCC的IB入熱門科目科目(特別換個更廣汎或者準確的字詞,熱門科目)的人數 ...

準確性你可以問吓今年year three 同學

唔明呀…

EK我唔識 SPCC IB 家長又入了 MBBS

麻煩告之,我也想認識!




Rank: 7Rank: 7Rank: 7


12788
606#
發表於 23-4-23 01:10 |只看該作者
medicine 發表於 23-4-23 01:05
"似乎呢個post ,純粹為鬧而鬧,純粹發洩,任何回應也是徒然。

我只想指證一些謠言,我已逐一回覆。

唔緊要, 真理只有越辯越明。

家長們 自行理解和再找資料。





Rank: 9Rank: 9Rank: 9


20013
607#
發表於 23-4-23 01:1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edicine 於 23-4-23 01:14 編輯
chingyu 發表於 23-4-23 01:04
之前已多次提及,以為唔使講。

Non jupas

唔好再渾沌視聽了.

DSE 重考生是經"非聯合招生".長知識了.(有重考生獲得BEST6  36以上而入E?)

Rank: 7Rank: 7Rank: 7


11015
608#
發表於 23-4-23 01:17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3-4-23 00:43
SPCC 無公佈。以2020年 internal 去數。

HKU:  DSE大約25人 , IB約5人,

相信48位中,多少DSE, 多少IB, 當屆嘅醫科生家長都收到風嘅
myimage.jpg

Rank: 7Rank: 7Rank: 7


12788
609#
發表於 23-4-23 01: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ngyu 於 23-4-23 01:19 編輯
medicine 發表於 23-4-23 01:11
唔好再渾沌視聽了.

DSE 重考生是經"非聯合招生".長知識了.(有重考生獲得BEST6  36以上而入E?)

剛剛 google , 唔好意思,呢點我真是誤解了 !
因為我們年代,重考就要變成 non jupas.


2022年6月9日 — 由於JUPAS 係可以合併兩年DSE 成績,如果你係重考,你可以參考吓唔同卷嘅CUT OFF,考慮專攻個別科目或分卷,睇吓邊科對你嚟講更容易升GRADE。


Rank: 7Rank: 7Rank: 7


12788
610#
發表於 23-4-23 01:22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23-4-23 01:17
相信48位中,多少DSE, 多少IB, 當屆嘅醫科生家長都收到風嘅

對!所以 我只可以告之 2020年。


Rank: 7Rank: 7Rank: 7


11015
611#
發表於 23-4-23 01:22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3-4-23 01:04
之前已多次提及,以為唔使講。

Non jupas

呢3樣睇落去都唔似會有好多人入med school喎

Rank: 7Rank: 7Rank: 7


12788
612#
發表於 23-4-23 01:28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23-4-23 01:22
呢3樣睇落去都唔似會有好多人入med school喎

以下數據是另一家長告之。
你可再問 MBBS。

2020年 postgraduate 入mbbs 人數是大約五十人。

Rank: 12Rank: 12Rank: 12


66704
613#
發表於 23-4-23 04:43 |只看該作者
chingyu 發表於 23-4-23 01:04
之前已多次提及,以為唔使講。

Non jupas 包括

2019/20學年
港大 MBBS | 中大 MBChB
----------------------------------------------------------
非本地學歷^ 111(40.4%) | 52(17.9%)
副學位 - | -
其他學歴^^^ 19(6.9%) | -
----------------------------------------------------------
非聯招 130(47.3%) | 52(17.9%)
聯招 138(50.2%) | 237(81.7%)
----------------------------------------------------------
本地學生 268(97.5%) | 289(99.7%)
非本地學生 7(2.5%) | 1(0.3%)
----------------------------------------------------------
錄取學生 275(100%) | 290(100%)
收生學額 265 | 265

平均分
----------------------------------------------------------
HKDSE 4C 23.9 | 4C 24.0
AL 2A*+ | 2A*+
IB 43.3 | 43.9

^ 包括 IB / GCE A level
^^ 包括完成(部分)學位/多種資歷

教育局就立法會審核2020-21財政年度開支預算的初步問題的書面答覆 (p.1232 p.1243)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about-edb/press/legco/replies-to-fc/20-21-edb-c.pdf

Rank: 7Rank: 7Rank: 7


12788
614#
發表於 23-4-23 08:1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ngyu 於 23-4-23 09:15 編輯

回覆 Poyau 的帖子


Thanks Poyau
Page 1244
有關 非聯招 而又非本地學歴和其他學歷

註釋:

Point 2
入學資歷指學生持有最高相關學歷資歷,而大學根據該資歷作出錄取決定


Point 5:  「其他」包括 未有在別處分類的資歷,例如 在本地院校修畢或完成部分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或是以多種資歷獲錄取的學生。


我就是想指出以上其實包括 DSE 學生,不是主要IBDP 學生。
正如 2019/20 學年
111人中 , 我們知道 50人來自 postgrad, 5人來自 SPCC IB,還有 A level 生 ,其他 IB生 或 持其他學歷學生。


Rank: 4


751
615#
發表於 23-4-23 09:4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kk-c6 於 23-4-23 10:15 編輯
medicine 發表於 23-4-22 22:37
是的.量化寬鬆最黑人憎

但我看之前谷友分享的明報文章中,港大醫學院收non JUPUS的比例跟量化寬鬆(我理解為so called” IB狀元”大增)好像沒有必然關係,照理2021年是最多 IB top scorer 但反是18和22收最多 non JUPUS

當然這只是關於量化寬鬆的討論,至於IB對入醫學院是否有優勢則是另外一討論議題。

[img=685,403]blob:https://www.edu-kingdom.com/8a19c9fe-bde7-465d-9c8b-56c6a3ceaef8[/img]

Ming pao news: https://jump.mingpao.com/career-news/daily-news/【聯招2022】336名學生讀醫-中大攬六成-港大取錄人數佔/

補充:我以上言論也有錯誤的地方,我是假設大部分non. JUPUS 是經 IB 但在不知真正不同non JUPUS 分佈比例下是不成立的,um.. 好像又回到最初的問題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69
616#
發表於 23-4-23 09:51 |只看該作者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69
617#
發表於 23-4-23 09:53 |只看該作者
神也好,鬼也好

咀巴不能跟上大腦的話…

敬鬼神而遠之

Rank: 4


751
618#
發表於 23-4-23 10:00 |只看該作者
tkhhung 發表於 23-4-22 23:15
你應該先了解 IB 學生如何得到score
我是有去嘗試理解的,可能我說得不清楚,我在這說的 score inflation 就說因COVID而容許不需要考試繼而 top scorer 增加。
但如果你是指其他地方,我真的只知在沒Covid 影響下 internal assessment 只是佔總分的一定百分比,如以下bio sl 例子是20%,其他便不懂了,請問可否告之?

https://www.ibo.org/contentassets/4d92e48d38a4415a87e11555e143a39f/assessment-guide-for-teachers-and-coordinators-en.pdf

Rank: 6Rank: 6


6444
619#
發表於 23-4-23 10:08 |只看該作者
lkk-c6 發表於 23-4-23 10:00
我是有去嘗試理解的,可能我說得不清楚,我在這說的 score inflation 就說因COVID而容許不需要考試繼而 top ...

等IB 家長去詳細解釋比較好 不想你有誤解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09
620#
發表於 23-4-23 11:22 |只看該作者
lkk-c6 發表於 23-4-23 09:42
但我看之前谷友分享的明報文章中,港大醫學院收non JUPUS的比例跟量化寬鬆(我理解為so called” IB狀元” ...
“量化寬鬆”只是百年不遇的疫情期間發生的事,出於全球學生面對都困難,而做出的改動。A level 也是類似的改動。後果亦已經見到,太多高分同學,大學好難揀選,大學熱門科目(UK)收生成績水漲船高,有些同學大失預算。拎一堆A*,入唔到心儀科目。所以今年應該都會恢復正常,甚至可能更加嚴格。
non jupas 申請大學的優勢(例如醫科),在於可以同時報兩間大學,通常如果夠叻,兩間都會有CO, 最後出成績後,可以自己揀。而且申請海外大學,例如UK醫科,取得offer機會也多過同等水平的DSE同學。
而IB平時訓練,也令同學更加容易在面試中勝出。唔係話絕對,相對而言。
同樣,申請US大學,可能因為IB學習過程比較多元化,更加容易fit 到學校要求。
不過,IB學習重視長期積累,高中幾年都不能夠放鬆,唔可以只靠最後一年努力。大量的essay寫作,唔擅長寫作的同學,會好辛苦。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