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香港成績差 =/= 他的成績差
發新帖
查看: 3323|回覆: 8
go

香港成績差 =/= 他的成績差 [複製鏈接]

Rank: 2


31
1#
發表於 05-4-21 10:24 |只看該作者

香港成績差 =/= 他的成績差

http://hk.news.yahoo.com/050420/12/1brcr.html

18分會考生 加國升學變尖子
4月 21日 星期四 05:05 更新

【明報專訊】有一名輔導教師告訴我中學會考18分也可以做「尖子」、中六入讀大學的真實故事,不過這件事卻發生在加拿大。

該教師說有一天,一名家長喜孜孜的告訴他一個喜訊﹕「我的兒子成功考取EAS(尖子制度)了﹗」老師有些奇怪,因為他依稀記得這家長的兒子中學會考成績一般,大約是18分,且只有法文一科A。

「他考取了哪一間大學的『尖子』﹖港大、中大還是科大﹖我記得他似乎是離校往外國升學的呀﹗」

「正是﹗」家長向教師娓娓道出兒子考取「尖子」的過程。

原來去年,他的兒子成績強差人意,除了英文B、法文A之外,理科全部D,以這樣的成績,自然被拒諸名校門外,因此家長和兒子商量,問他願意留在香港升讀文科或商科,還是負笈加拿大讀私校。最後兒子決定往加拿大升學,並在中六考取上佳成績,獲著名大學取錄,嚴格來說不是「尖子」。

持續評估科科A-

「這間中學的外地學生學費是1.3萬元加幣,約為8.5萬港元,連食宿,一年要10多萬元,比本地大學貴一倍有多。」

「但這『投資』是否值得呢﹖」老師問。

「值得﹗因為兒子今年完成中六,這一年他像脫胎換骨,各科平均分數取了86分,即A-,他那3科理科﹕物理、化學及生物,科科都取得A-,成績非常高而且穩定,更獲McMaster University取錄讀工程系。

「為什麼你說他分數穩定﹖」

「因為加拿大的中學用CA(Continuous Assessment)評估制度,即香港教改提倡的持續評估,兒子不用「一試定終生」,可以一次一次追,結果他科科都取A-。舉例來說,他的物理科第一次測驗只得70分,第二次功課取得100分,第三次報告又取得95分,換言之,他那個86分平均分是由多個大測、小測、功課及報告組成的,這便是CA『美麗之處』﹗」

「除了CA的『美麗』,還要你的兒子肯用心苦讀﹗」老師提出意見。

小班教學不重考試

「不錯,該中學每班不超過30人,重點不在考試,而是讓學生明白每個概念。我的兒子不擅長考試,他喜歡做Assignment,在班內測驗也不錯﹔試想想,在香港生物、化學、物理全部取D的學生,在中六可以傲視同儕取個A-嗎﹖」家長非常興奮地說。

「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老師答道。

「三三四」學制方向正確

不是個個人都適合香港目前這個以考試為取向的教育制度,我相信這次「三三四」學制改革的其中一個重點——「減低考試壓力」是走對了方向﹗只要小心微調,謹慎運作,香港教育可望有一番新氣象﹗

文﹕趙榮德

Rank: 1


5
2#
發表於 05-4-26 00:20 |只看該作者

Re: 香港成績差 =/= 他的成績差


環境轉一轉,腦筋都轉快D
:-D :-D :-)
該用戶已被刪除

3#
發表於 05-4-26 18:42 |只看該作者

Re: 香港成績差 =/= 他的成績差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2


79
4#
發表於 07-8-26 22:20 |只看該作者
這個例子的正面意義是天無絕路,手上多點錢,選擇又多一點。畢竟香港本身的制度也培育了不少人才,所以不可就此說不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
發表於 07-8-28 21:31 |只看該作者
這個例子最有可能是證明加拿大理科和香港的理科的要求有極大差距,一個在香港平平的學生過了去便是尖子了。

另外一個例子便是英國高考了。理論上,英國與香港的高考應具同樣水平,但實際上,英國人遠比香港人喜歡派A,在報導沈神童中得知,A的比率遠遠比香港為多(記憶中好像是25%左右吧)。


12651
6#
發表於 07-8-29 11:5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690
7#
發表於 08-7-2 23:27 |只看該作者
好有用

Rank: 4


783
8#
發表於 08-7-3 02:49 |只看該作者
個別例子,無代表性

Rank: 2


30
9#
發表於 08-9-28 23:06 |只看該作者
:D :( :D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