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樓主: elbar
go

【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871
401#
發表於 13-6-23 20:05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有本事就直接轉私校,唔好一只手想自主收生

原帖由 長生不老 於 13-06-23 發表
有本事就直接轉私校,唔好一只手想自主收生,一只手拿政府支助。
假設性問題。如果全港只得官校和私校。而現在的直資要全部轉做私校。但佢地又辦得好好重要係沒任何減免。咁到時會不會又有人大叫不公平,基層失去向上流的機會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771
402#
發表於 13-6-23 20:12 |只看該作者
tttw1 發表於 13-6-23 20:05
假設性問題。如果全港只得官校和私校。而現在的直資要全部轉做私校。但佢地又辦得好好重要係沒任何減免。咁 ...
唔駛擔心,一定會又嘈過,不過是多了另一班家長(道德派+現實派)!
咁咪真正做到「上品無寒門」!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7522
403#
發表於 13-6-23 20:49 |只看該作者
tttw1 發表於 13-6-23 20:05
假設性問題。如果全港只得官校和私校。而現在的直資要全部轉做私校。但佢地又辦得好好重要係沒任何減免。咁到時會不會又有人大叫不公平,基層失去向上流的機會呢? ...


Rank: 5Rank: 5


4418
404#
發表於 13-6-24 00:08 |只看該作者
長生不老 發表於 13-6-23 11:59
有本事就直接轉私校,唔好一只手想自主收生,一只手拿政府支助。
名直轉私校,會唔會咁蠢? 如果係咁,官津和直資新校揞住嘴笑。 冇咗資助,通脹無止境,容乜易加到成萬銀,打主流點同免費成績好官津爭。 打國際又半上不上,點同國際校爭。 到時豬八戒照鏡,兩面不是人!  冇政府保底,有乜金融風暴,經濟滑落,又要擔驚受怕,百年道行一朝喪。

Rank: 5Rank: 5


2511
405#
發表於 13-6-24 01:18 |只看該作者
名校轉直資其中一個原因是要有收生自主權, 希望盡收全港精英,越來越多學校轉直資,精英夠唔夠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406#
發表於 13-6-24 08:2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6-24 21:48 編輯
piagetmum1 發表於 13-6-24 01:18
名校轉直資其中一個原因是要有收生自主權, 希望盡收全港精英,越來越多學校轉直資,精英夠唔夠分? ...

現在香港那些直資名校會否再收 這些學生

【視頻】電影 伴我同行 後部分




真人真事


《伴我同行》講述程文輝6個月大的時候,因被一名中醫誤診而引致失明,自幼 跟在她家裡當傭人的和姐一起生活,在她的關懷和愛護下,文輝得以健康成長。在上世紀30年代的社會,盲人的地位很低,大部份盲人會被賣到街上賣藝。她一直在惡劣的環境中 艱苦奮鬥,而背後不斷支持和鼓勵她的,正是自少將她帶大的和姐。


16歲的文輝,不甘屈服於失明帶來的殘障,決心發奮向上,自力更生。現實中困難重重, 她飽受人情冷暖及生離死別之苦;幸得和姐結伴同行,帶給她無比的鼓勵與溫暖。最後文輝 取得獎學金要獨自赴美留學,只得含淚與和姐道別,為自己的理想奔赴前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407#
發表於 13-6-24 13:39 |只看該作者
羅范:直資學費加盡 要問學校 昔任常秘放寬加費機制 今促檢討


本港直資辦學模式推行至今22年,直資中小學過去10年學費分別暴升逾88%及50%。政府於2001年修訂直資機制,放寬直資學校收費,對於被指種下步向「貴族化」禍根,時任教統局常秘的羅范椒芬,如今強調直資原意為增加學校辦學彈性,認為學校濫用機制自由度,「要問學校點解學費收到盡?」她又否認直資「貴族化」,但指現時有需要檢討學費上限。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認為,羅范作為當時政策推動者責無旁貸,建議政府先停止再讓學校加入直資,同時檢討制度。

直資中學學費10年升近九成

據教育局資料顯示,直資小學全年學費中位數10年間升了50%,至2012至13學年的1.8萬元;同時直資中學學費中位數亦升了88.6%,至2012至13學年達1.65萬元。另外,全港73所直資中、小學,兩成全年學費不多於5000元,但最多兩成三學校學費為2萬至3萬元,5%學校更超過5萬元。

當年的直資推手、現任行會成員羅范椒芬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當初直資學校可自訂學費,「原本意念是很好,畀晒自由度你,但人去abuse(濫用)其自由」,又稱「我畀你ceiling,使唔使個個都去到ceiling咁高呀?」她昨日再接受查詢時,未正面回應其責任,重申直資目的是讓學校享有更多彈性,包括調整課程內容及因應需要聘請教師,至於部分直資學校學費高,她說:「應該問有關學校辦學理念,(學費)點解要收到盡?」

否認貴族化 稱學校濫用直資自由

羅范稱已離開教育局,現時重點是政策的延續,並解釋直資學費上限不斷提高,是因每名學生資助成本不斷增加,「係現屆政府應該要做,唔係問返我應該點」。不過,她同意現時應檢討有關學費上限,同時統計轉制的英中及傳統名校數目再檢討。

另外,她不認同直資等同貴族化,學生只要有能力亦有相同機會入讀,「每個人出生就係唔平等,就係有差異」,家長應教育子女接受及面對命運,即使接受入學要接受助學金,亦應抬頭做人。

另外,中大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客座教授曾榮光上周四於本報撰文,分析直資學校局面,源於當局2001年將直資學校可收的學費上限由原來的「平均單位成本三分之二」,上調至「二又三分之一」倍。他指出,2002年轉直資的傳統津校平均收費已是每年3萬元以上,而現時每名學額的平均資助額4萬元,即直資學校因應每名學生所收達逾7萬元,質疑該做法是否均等教育,因為津校只得4萬元資助。

葉建源:直資貴族化 羅范責無旁貸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說,現時直資學校收費上限寬鬆,與政府於2001年修訂機制吸引傳統學校轉制有關,引致今日「貴族化」,羅范當然是責無旁貸,當局現應停止審批轉制,先檢討直資制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408#
發表於 13-6-24 13:39 |只看該作者
「一人一平板」 加學費四成


教育局對直資學校加學費雖有把關,卻未有誘因鼓勵學校收取低學費或減學費,反於2001年修訂機制令學費上限更寬鬆。雖然基層直資學費10年不變,但有直資中學為替學生一人買一部平板電腦以推動電子教學,一年加學費四成。香港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林建華認為「直資肯定唔會用學費吸引家長,提升教學質素最重要」。

校長﹕低學費吸引收生本末倒置

林建華同時是福建中學的校長,該校2013/14學年的中一學費為1.6萬元,相對2012/13學年學費增幅逾四成。他表示,為推動電子教學,校方將為每名中一新生購買平板電腦。他解釋,將有關費用納入學費,是為公平起見,人人一機,學生家庭經濟未能負擔則可申請學費減免。

他不擔心學費影響家長為子女選校意欲,認為直資就是讓學校多元化,若以低學費吸引收生是本末倒置,「提升教學質素最重要」;他又認為現時學費高昂的直資學校只屬少數,估計是為發展IB國際課程、培訓教師等,不認為直資學校「貴族化」,政府資助仍屬合理水平,未有檢討需要。

私校轉直資 學費10年不變

天水圍伯裘書院自1999年由買位私校轉制直資,現時全年學費為1800元,為兩成學費低於5000元的直資學校之一。校長黃穎東表示,有見區內多數學生、家長經濟環境不理想,甚至有一定經濟壓力,故學費維持10年不變。

他說學校目前亦有加費壓力,稍後會全校諮詢商討學費調整,有可能加學費。黃校長解釋,直資學校原意是希望在一般學校基礎上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自然會額外請更多教師、添置學校設備等,會視乎實際需要決定加學費、加幾多」。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409#
發表於 13-6-24 13:40 |只看該作者
有教無類值得堅持 請聖士提反女中懸崖勒馬(社評)


香港的傳統津貼中小學名校,不少都有一個感人的辦學故事。近日擬轉為直資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其長衫校服正是要學生不論貧富都穿上同一款校服,反映其平等教育的精神,該校一名創辦人的孫兒曹禮更直言,直資有違學校百年來堅守有教無類的辦學理念。要求轉直資的家長及舊生,莫非把學校如斯重要的歷史都統統忘記了? 聖士提反女中擬轉直資的爭議曝光後,不少人質疑直資學校猛加學費,獎助學金不達標,嚇怕基層家長,把學校變成「沒錢莫進來」而非有教無類的地方。

上周一本報的報道進一步指出,雖然直資學校強調會津貼基層學生申請獎助學金,但教育局數據清楚顯示,直資學生的家庭社經背景明顯較官津學校優厚。前教育統籌局長羅范椒芬在今天本報專訪中也承認,直資制度已被濫用,應該檢討。

2012/13學年,全港官津中小學的綜援生比例各為11%,但領綜援的直資小學生僅得1%,綜援直資中學生亦只有5%。另外,全港有39%官津小學生獲書簿津貼,直資小學生比例僅5%,相差34個百分點;中學方面,獲津貼的官津生有39%,直資生僅17%,差距達22個百分點。

推行直資時政府與各辦學團體都信誓旦旦,不會有學生因財困而無法入讀直資,如今數據清楚顯示,這個承諾只是一紙空言,基層學生極可能早已被動輒數萬元的學費嚇跑了。

要論述直資制度的弊病,理性的數據與分析都已很充分,但社會感到最痛心的,還是為何要求轉直資的傳統津貼名校,會如此輕易的把堅守多年的辦學理念,拋諸腦後。

傳統津校之所以是名校,不單因為學生的成績出眾,還因為學校有叫人稱羡的辦學傳統,有叫人感動的教育故事。

創校之時是20世紀初,香港缺乏學校,1901年,8名華人紳商(包括曹善允)上書港督倡建一所仿效英式公學的學校,專收華人子弟。計劃獲當局支持,曹善允協助籌款,1903年創立聖士提反男校(今聖士提反書院),翌年再創設兼收男女學童的小學及幼稚園,1906年交由聖公會營辦,正名為聖士提反女校(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後來再開設中學部。

曹禮指出,關注基層的理念,貫徹爺爺的教育和醫療工作,爺爺籌辦其他學校及醫院,都設在貧困華人聚居之地,而聖士提反女中的學費低廉,貧困人家女孩都能入讀,1940年末學校宿生有來自九龍城寨,明顯是什麼家庭背景都歡迎,70年代更開始預留學額給視障和聾啞學生。曹禮指出,「『有教無類』這理念,是1920年代末由學校官方講出來的,實踐到今時今日,如果這時候去轉,係好可惜。」

聖士提反女中創辦人的崇高教育理念令人肅然起敬。該校一直有教無類,但若轉為直資之後,便多了一條很高的門檻,會將成績達入學要求但家境欠佳者阻擋於門外,這是明顯背離創校原旨;背離有教無類原旨的聖士提反女中猶如失去靈魂的美麗軀體。為己為人,聖士提反女中都應該懸崖勒馬。

Rank: 5Rank: 5


1450
410#
發表於 13-6-24 14:40 |只看該作者
根本是自相矛盾,是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Rank: 7Rank: 7Rank: 7


13383
411#
發表於 13-6-24 15:20 |只看該作者
「應該問有關學校辦學理念,(學費)點解要收到盡?」

其實好簡單,答案係:錢、錢、錢

政府慳錢 - 政府跟學生人頭比錢,學校維修保養大部分自理、老師公積金變強積金
學校搶錢 - 學校唔會嫌錢多,富人校董越多錢越可以攪面子工程,直資自主越洗越大
家長灑錢 - 高貴直資名校,家長比得起錢,只嫌你服務不周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412#
發表於 13-6-25 08:23 |只看該作者
聖士提反女中延轉直資調查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擬轉直資引發大量反對聲音。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擬轉直資引發大量反對聲音,原定下月中校董會投票決定方案,但校方昨日發信通知家長,指校董會把原定7月的問卷調查推遲,在暑假過後再提供更多資料。

秋季提供進一步資料

校董會主席王鳳儀昨發放家長信,指「校董會由於需要更多時間仔細斟酌,了解分析所收集的意見,因此現決定不會在本年7月進行持分者問卷調查,校董會將會於適當時間進行有關問卷調查,並於本年秋季提供進一步資料。」信中也指過去三個月校董會經多場交流活動,廣泛接觸家長、校友、老師、學生,「當中的回應的確為校董會帶來不少啟發和思考」。

校董會計劃在下月17日,投票決定是否支持校方申請轉為直資方案,據了解,因近日大部份中、小學老師表態反對轉直資方案,迫令校方推遲校董會投票,以免出現連校董會成員也反對轉直資的僵局。支持校方轉直資的家長認為,校方現時強推直資方案不是好時機,要和老師加強溝通再推方案會較好。

反對學校轉直資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舊生直資關注組」,其中一名校友成員陳家希認為,其實今次校董會並無讓步,只是拖延時間,「都唔知佢會拖到幾時,想拖到大家都攰,佢先做嘢」;校董會在秋季,即開學不久再推直資方案新資料,也是趁老師最忙碌的時候,無暇消化相關方案。關注組會繼續爭取更多民意,反對學校轉直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413#
發表於 13-6-26 11:44 |只看該作者
延轉直資諮詢 聖士提反被指避風頭


中西區傳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宣布暫延7月投票表決是否轉制成直資的計劃,預告在新學期再就轉制商討。由於學校只要在明年2月底前遞交申請並獲批,仍可如期於2015/16學年起轉制,家長及舊生關注組均憂慮學校只為避過「風頭火勢」,待爭議淡化再「出擊」。

校監否認遭反對而暫緩

聖士提反女中校董會前日突然向所有中、小學及幼稚園家長發通告,內容指校方於多場諮詢會上聽取意見,帶來「不少啟發和思考」,故決定延後原定7月做的持份者問卷調查,另於「適當時間進行有關問卷」。聖士提反女中校監王鳳儀昨首度就轉制爭議開腔,她接受電子傳媒訪問時否認因遭反對而暫緩問卷調查,而是想多聽意見,強調校董會沒既定立場。

教師問卷將記名 交會計公司

至於日前女中、附小老師以不記名投票,結果75%小學、85%中學老師反對轉直資,王鳳儀重申未來做老師問卷調查時將採實名方式,強調問卷將交會計公司處理,不會經過校方,故不會令教師不敢表達意見。

關注組繼續抗爭行動

不過,聖士提反女校直資跟進組家長成員區寶蓮直言,對校董會做法反感,亦擔心影響家長選校意向,「9月開學,老師學生都想全情投入教與學,現在『半天吊』大家都不安,更可能令心儀津校的家長不敢報讀」。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成員戴曉程亦擔心校方只為拖延,非真正聆聽意見。

舊生及家長關注組均表示,不會停止收集簽名等抗爭行動,直至校方擱置方案。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414#
發表於 13-6-26 12:24 |只看該作者
政府慳錢 - 政府跟學生人頭比錢,學校維修保養大部分自理、老師公積金變強積金


不對,以學生人頭比錢,政府慳唔到錢。
學校維修保養,大部分教府找數!
老師公積金,資助學校不變,津貼保留5年(這是冇津校轉直資的原因)。為甚麼津貼只保留5年,有冇人知道呢?直資應追問政府,是否刻意少計教肓成本,對直資不利呢?還是已計了,容直資剝削員工?

政府有米、弱勢、民粹高漲,政有有大把誘因大花冇人敢唔叫好嘅教肓開支!實際上,一個小學的教育成本4500到,好多私校才收學費3000。政府唔係慳錢,係浪費到佢唔好意思再明目張胆亂漲。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415#
發表於 13-6-26 12:40 |只看該作者
學校搶錢 - 學校唔會嫌錢多,富人校董越多錢越可以攪面子工程,直資自主越洗越大
家長灑錢 - 高貴直資名校,家長比得起錢,只嫌你服務不周


同意!供求關係係咁,咁多人追,自然可提價。服務嘅嘢,價錢相差好遠。

以常理計,如果改行學卷,有學校會收費,有學校會送錢。學校水準和收費應冇線性關係。

Rank: 7Rank: 7Rank: 7


13383
416#
發表於 13-6-26 22:3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luegene 於 13-6-26 22:41 編輯
judy 發表於 13-6-26 12:24
不對,以學生人頭比錢,政府慳唔到錢。
學校維修保養,大部分教府找數!
老師公積金,資助學校不變,津貼 ...


因為係直資貴族學校,好多學生由中三起走人,出國留學,剩番D位係道 (DGS, SPCC除外) ,學校跟人頭收錢,越收越少。


直資學校 200萬以下的維修項目,學校要自己攪掂 (因為教育局話包埋係資助金額內),學校越舊,維修費越多。一係大攪,唔係就自己食咗。維修亦要申請。


唔明津貼學校公積金安排,可以睇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sch-admin/admin/about-sch-staff/provident-fund/ad00026c_web.pdf

點評

Sum_Ba  DGS 及 SPCC 亦不例外。  發表於 13-7-12 21:53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771
417#
發表於 13-6-26 22:5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Bluegene 的帖子

我是聽知情人仕透露實情,未有看過原文,多謝指點!
文中提及補助學校是否指22 間 Grant School,即一般人所謂「名校」?

所以名校轉直資要承擔更多以前政府的供款,而且優質及年資長的老師亦較多,學費自然水漲船高!

如果學校建築物列法定古蹟,政府概不負責,200萬是不包括這些,要學校在學費自己搞掂!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3383
418#
發表於 13-6-27 01:39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6-26 22:54
回復 Bluegene 的帖子

我是聽知情人仕透露實情,未有看過原文,多謝指點!
我其實唔明你講咩"原文",冇本事指點你。

你提出:[ 如果學校建築物列法定古蹟,政府概不負責,200萬是不包括這些,要學校在學費自己搞掂!]  ,是你假設定有根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771
419#
發表於 13-6-27 01:5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Bluegene 的帖子

原文是指你提供的連結通告。
法定古蹟是有兩個消息來源:
1。上次何東花園業主反對將物業列作法定古蹟,其中一個原因是業主要按原本設計做保養維修,但要業主自己負擔,政府不會負擔。
2。張灼祥就審計報告向家長解釋,儲備其中600萬是為法定古蹟修葺之用。教育局話之你,因為是發展局的管轄範圍。木窗年年漏水,改鋁窗都唔批,將來冇這類師傅,唔知點算。

點評

Yanamami  去UK請個番黎~~  發表於 13-6-27 08:17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420#
發表於 13-6-27 08:26 |只看該作者
聖士提反教師反直資





■聖士提反教師早前以不記名方式投票反對轉直資。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轉直資爭議,早前以不記名方式投票,遭85%小學老師及75%中學老師,反對轉直資。校監王鳳儀駁稱投票不符合「科學認受性」,引來教協及「反對聖士提反女子中小轉直資跟進組」反對聲音,力撐老師不記名投票是「不容擱置、不容否定」。

王鳳儀日前向個別傳媒透露,校方計劃委託獨立核數師,向中小學的老師填補記名的問卷,認為該方式符合「科學認受性」,若結果仍是反對者為多數,王鳳儀指校董會會作「智慧決定」。

教協會長馮偉華、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昨舉行記者會,反對學校以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指做法令人擔心其用意何在,教協認為,記名問卷對被訪者構成心理壓力,轉制與否涉及老師的切身利益,包括薪酬制度的變化,必須在完全獨立自主的情況下填寫問卷,即使交由獨立核數師負責進行該調查,教師仍會擔心意見被辨識、洩漏甚至查究。

反對聖士提反女子中小轉直資跟進組昨日也發表聲明,批評「身為律師的王鳳儀女士,絕對不可能不理解不記名投票的認受性及合法性」,關注組質疑說法背後的目的,指民主社會選舉及決議皆為不記名投票,要求中小學老師的不記名投票結果不容擱置、不容否定。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