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有何政策避免學校「貴族化」? ...
樓主: Mayandrew
go

轉為直資的英中名校,有何政策避免學校「貴族化」?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01#
發表於 13-6-5 21:52 |只看該作者

引用:將大學與中小學比較有點奇怪。貧窮大學生可

原帖由 akys 於 13-06-05 發表
將大學與中小學比較有點奇怪。貧窮大學生可申請Grant/Loan , 大量Credit cards可透支使用, 自己還. 其次大 ...
貧窮大學生可申請Grant/Loan , 大量Credit cards可透支使用, 自己還. 其次大學生已成年,心智已相對成熟

Xxxx

點會唔可以比較?

貧窮家長為孩子報中小學,可以申請學費減免,政府有規定要預留學費作減免。但家長自卑,所以不申請。

大學申請 grant loan,家長學生不自卑嗎?

如果大學生成年,不自卑申請 grant load,咁家長夠成年喇,又因自卑放棄申請名校?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2094
302#
發表於 13-6-5 22:3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6-5 22:42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5 21:52
貧窮大學生可申請Grant/Loan , 大量Credit cards可透支使用, 自己還. 其次大學生已成年,心智已相對成熟

X ...

審計報告講既直资助學金使用率低和傳統名校轉直資後,基層學生既數目偏低(簡稱貴族化),只係單一個自卑原因?我反而覺得個制度有問題,只規管學校用10%學費做助學金(即只假設只有10%既叻人來自基層,有90%既叻人係不用助學金)?又唔規管立法要用need blind admission policy,結果有現象係有學校會收集你住址証明,父母職業;更有學校收集你家庭總收入,父母畢業既學校。佢地點樣收生導至助學金申請偏低,冇法制衡。
如果將違反need blind admission policy刑事化,不準收集上述资料;助學金直接向政府申請(像以前),我有興趣知個數字會否有變化。

Rank: 5Rank: 5


2094
303#
發表於 13-6-5 22:54 |只看該作者
samuel89 發表於 13-6-5 17:30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你講數據, 我講觀感, 所見所聞........
噢,你又係戴德正教RS既學生?

Rank: 9Rank: 9Rank: 9


21695
304#
發表於 13-6-5 23:1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lawsonmoon 的帖子

You claim to be smart.  Does need blind admission sol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 am sure you will realize that it will make the situation worse once you manage to think through the implications.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5Rank: 5


2094
305#
發表於 13-6-5 23:37 |只看該作者
HKTHK 發表於 13-6-5 23:13
回復 lawsonmoon 的帖子

You claim to be smart.  Does need blind admission solve the current situatio ...
我知呀,所以由Day 1我就講只需要有官津和私校兩種。我之前列舉既傳統名私小和直小, 其學術水平和收費其實冇乜分别,但好似冇乜人有直接回應!

Rank: 5Rank: 5


2094
306#
發表於 13-6-5 23:4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6-5 23:56 編輯
HKTHK 發表於 13-6-4 01:34
回復 lawsonmoon 的帖子

LOL, so lucky draw is a better system?

我想問你先對五歲既小朋友來講, 咩先至係一個better system? 我比較膚淺,我剩係分到靚仔D同冇咁靚仔。亞albert einstein嗰D,講嘢都未講得掂,2nd in連校長都未見到啦,對不對?!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07#
發表於 13-6-6 07:36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lawsonmoon+於+13-6-5+22:42+

原帖由 lawsonmoon 於 13-06-05 發表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6-5 22:42 編輯
點解名津有 moral obligation 依「有教無類」理念,直到永遠?

一百年前香港很多孩子無書讀,教會選擇幫貪苦學生,一百年後,香港孩子人人有書讀,教改又改變遊戲規則,教會選擇幫助教育夾心階層也有他們自由? Who are you to tell them what to do? What moral rules to follow?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08#
發表於 13-6-6 08:2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HKTHK+發表於+13-6-5+23:13+回復+law

原帖由 lawsonmoon 於 13-06-05 發表
我知呀,所以由Day 1我就講只需要有官津和私校兩種。我之前列舉既傳統名私小和直小, 其學術水平和收費其實冇 ...
哦,你係全盤反直資。

冇直資,冇陳守仁,港同,羅氏,等,男拔, SPCc 開lB課唔使諗。

提供優質私營教育,沒有任何資助,看 CKY, 啟思,和國際學校便知了,不是二三千。中環聖心私小收二千幾係因為教會㒕有校舍,不用比租。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2094
309#
發表於 13-6-6 10:44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6-6 08:28
哦,你係全盤反直資。

冇直資,冇陳守仁,港同,羅氏,等,男拔, SPCc 開lB課唔使諗。
如果只可二揀一,yes,兩害取其輕,不要現在這種錯誤百出既直資制度。其實我覺得最理想既制度係保持官津(改善派位制度)和私校,另加一種新直資,條件係:
1, 新辨既學校;
2, 嚴格執行need blind admission policy;
3, 政府現付既4萬幾元以學卷型式給考入既學生;另有需要既可向政府申請免學費(不是向學校申請),可避免學校有誘因不收多過10%既基層學生。

你成日講番教會學校百幾年前既嘢。對,學校可選擇回到百年前既私校模式戓保持現狀。0K咁有型只想服務中產,摺咗佢,新辦一間直資接受以上既條件。我相信以上條件仍會出到TSL,港同等好既直資學校。

Rank: 5Rank: 5


4440
310#
發表於 13-6-6 10:54 |只看該作者
lawsonmoon 發表於 13-6-5 22:54
噢,你又係戴德正教RS既學生?
我冇甘幸運係戴德正教RS既學生........但戴校長真系名副其實既校長.....唔系d將學校當成學店的校長.....

Rank: 5Rank: 5


3198
311#
發表於 13-6-6 11:0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friendlyguy 於 13-6-6 11:07 編輯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可否告知貧窮大學生有否申請Grant/Loan 及貧窮家長為孩子報直資中小學申請學費減免的百份比?
大學生申請Grant/Loan 似乎是個norm。貧窮家長為孩子報直資中小學申請學費減免好似衹有小數。
大學生申請Grant/Loan 應該冇限額。貧窮家長為孩子報直資中小學申請學費減免學額有限!

點評

annie40  Thanks for reply it. I do want to tell the same.  發表於 13-6-6 12:10

Rank: 5Rank: 5


4418
312#
發表於 13-6-6 11:07 |只看該作者
下文轉載自"庫斯克的網誌" //....

Thursday, 25 November 2010
何不食肉糜?(直資制度問題)

十幾年前,我和妹妹都是「傻吓傻吓」的小學生。爸爸是基層公務員,媽媽是工人,他們的學歷不高,但很緊張我們的學業。我們住在一個十分之小的唐樓單位,兩兄妹唸的是一所普通的小學。那時候,老師和長輩總是告訴我們要勤力讀書,才有機會派到好學校。我們很努力考學能測驗,也很努力讀書,聽說學能測驗是為學校考的,而校內的成績是幫自己派位的,派位是有些隨機成分的,不過總而言之,努力讀書才有機會派到理想的學校。

我們都算是幸運,能派到兩間所謂的名校。那是不容易的,因為這小學上下午校二百多人一年只有三幾十人能派進當時的所謂名校。究竟那個派位制度有多大的隨機性,我們真的不知道,不過成績相近的同學不少都真的派進了理想的學校。進了所謂的名校之後,算是勉強追得上,在那些地方,不乏有錢同學,因為這些中學都有聯繫小學,在那裡升上來的同學,很多真的是有錢或者讀書超勁。

後來,我們都大學畢業了,安安分分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故事說到這裡。

同一時期,特區政府厲行教改,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是強力推銷直資制度。那是讓一些學校有更大的「自主權」,包括收生、學費、課程、財政安排、聘任等,同時政府仍然會提供資助。這個直資制度很受歡迎,因為名校可以用自己的goodwill (聲譽) 來招攬學生,同時又收昂貴學費,又收政府資助。簡單來說,就是把goodwill轉化成收入。收生自由了,不用參加派位制度,於是面試收生,除了要求成績好,還要家庭支援、多元智能、體藝皆能才收。昂貴學費加上上述要求,結果就是家庭富裕的學生最有機會考進名校。

你可能會問,基層學生不是也有機會考進去,也有機會得到學費減免嗎?

直資名校的門檻,學費貴只是其中之一。對於家境沒那麼優勝的學生和家長,還有很多很多門檻,包括那些報名程序、面試要求、課外活動要求等等。要一個基層家長攪得掂那麼多東西,已經是一個門檻。除此之外,轉了直資之後,這些學校更加貴族化,很多基層家庭望而生畏,那已經是一個制度化了的過濾器。

一直以為助學金制度還會在某個程度上幫助到成績好的學生,也以為政府會有監察的。誰知審計報告一出,很不少學校根本就沒有充分利用助學金,甚至有學校沒有用過。那是因為沒有人報名,還是門檻過高,抑或他們看那些申請者不上眼?這是值得深究的問題。

審計報告發現不少直資學校經過短短十年八載,已經 富.可.敵.國。最出奇的,是他們還可以因為預算的「錯誤」而加學費。這些學校的財富已經多至超乎想像的地步,錢多了,自然可以買物業做宿舍、可以炒股票、可以把學校變成準國際學校、可以把校舍建得像大學一樣。不要忘記,他們仍然是收政府資助的。這些學校都已發展成小王國,教育局無心又無能節制監管,變成中上層階級的私人俱樂部,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一年前的基督教臻美黃乾亨小學暨初中學校的亂局只是冰山一角,在監管不力、指引不清的情況下,換了是誰來辦學,結果也會跟現在一樣,造成一個又一個的獨立王國。不過,財政問題要解決不難,看現在的情況,政府和立法會大概會很快大力加強監管(例如可能成立法定監督機構或者新的官僚體系),是次審計風暴揭發的問題應該不難控制。不過真真正正的問題不在財政,而在這個整個制度本身正在有系統地製造階級世襲,阻礙社會流動。

有人會說,沒有人迫你報直資名校,你大可以參加派位去那些官立和津貼名校。問題是大部份的傳統津貼名校都變了直資,在派位機制中僅存的官津名校的學額便更加僧多粥少,這是個零和遊戲啊!那些以為基層學生沒有受影響的言論,其實和「何不食肉靡」分別不大。

今時今日,如果我和妹妹是小學生,生於基層,沒有什麼省鏡的portfolio,也沒有懂得訓練孩子面試的家長,我們能有的機會肯定比以前少。說到這裡,我們應該回到一個老問題,就是教育制度的目標應該是什麼...

是名為「更靈活運用資源」之名,用公帑直接資助中上層家庭的學生入讀名校?

還是以最低的門檻讓所有學生不論貧富,有機會通過努力讀書入讀他們理想的學校,得到階級流動的機會?

如果你問我這個制度應該怎樣改,我會建議政府收回直資學校的部份學額,以成績分配給派位制度內的學生,這有點像私人參建居屋,部份單位要交給政府分配給有需要的人一樣。這很合理,因為政府仍然是為這些學校提供大筆資助的。

我說這些話不是因為酸葡萄,如果我有子女,我也有能力把他們送進這些直資學校。可是作為一個過來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實在看不過眼。我深信教育係不應該只為某個階級服務,而係應該為這個社會的所有人服務。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462
313#
發表於 13-6-6 11: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囝囝爸 的帖子

到現在要大抽獎,他兩兄妹一樣入不到心儀學校。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094
314#
發表於 13-6-6 12:09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6-6 11:32
到現在要大抽獎,他兩兄妹一樣入不到心儀學校。
唔明你點解有咁既評論,作者好似講升中;我唔係好熟,但官津中學都係根據成績派,對不對?兩兄妹點解入不到心儀官津中學?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462
315#
發表於 13-6-6 12:23 |只看該作者
lawsonmoon 發表於 13-6-6 12:09
唔明你點解有咁既評論,作者好似講升中;我唔係好熟,但官津中學都係根據成績派,對不對?兩兄妹點解入不到心 ...
我當然係講升中呀!
你離開香港一段時間,現在的升中安排已經變天了!

簡單講,沒有升中試或學能測驗,代替的是呈分試,加師兄師姐的PS1的調整數。除了學校自行30%靠成績及特異功能,其他是按組別分區大抽獎,抽唔到咪冇!

希望你是講笑,不然以前的討論是牛頭唔搭馬咀!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316#
發表於 13-6-6 12:32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一个二个仔大女大, 上呢处是当私人的的medication, meditation, 夫子自道, 情感发泄, 日行一善, 物都好, 重要是感觉良好, 仲有班friends 同你斗嘴, 同你发up风, 我自己就老早已经不关乎孩子的学业了.

最好阿女快些结婚生仔, 我又走去找年青妈妈问play group, 睇吓下期又时兴甚么玩儿来骗财也好.  总好过四围分享去边处旅行, 又或应该吃那些保健食品. 老饼到无人要.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462
317#
發表於 13-6-6 12: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annie40 的帖子

妳在另一個境界!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18
318#
發表於 13-6-6 12:38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6-6 11:32
到現在要大抽獎,他兩兄妹一樣入不到心儀學校。

其實整篇文章重點不在於比。其他是否實事或其非?

大抽獎都是基於成績,唔會 band 2/3 生有機會抽到男女拔掛?(以未轉直資前計)。好成績應該入到好學校,但如果佢心儀是轉了直資果十間八間名校,以前有機會考到抽到,轉了制變為以資格報讀,作者已講出除負擔以外,還有其他很多門檻,機會當然少好多。整體而言,百多間 band 1 校,最好的有十間八間轉了直資,弱勢(好)選擇是否少了(吴局長昨天話冇影响)。當然以替其第一身代入的應有高情啇、先奪後施捨、十個巴仙咁大把、好難又未必刻意用盡嘅助學金,又可證明機會仍然冇少到!

直資轉制籍口之一就是收生質素下降,所以要自主收最好學生。如果這兩兄妹是好學生不是最好學生,機會如何? 教育意念攪到如此,捨教好不為,何其功利,實覺悲哀!

作者文章後記所註,他妺妹學校已轉直資,他太太學校趕緊搭尾班車。用到「尾」字,其義為何,社會反響日增?

Rank: 5Rank: 5


2094
319#
發表於 13-6-6 12:49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6-6 12:23
我當然係講升中呀!
你離開香港一段時間,現在的升中安排已經變天了!
咁咪就係靠成績和banding,佢地話係校内頭15%, 你用咩rationale覺得佢地入唔到名官津?反而名官津轉了直資佢地會多咗机會,真係唔明。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462
320#
發表於 13-6-6 12:50 |只看該作者

回覆:囝囝爸 的帖子

Speculative question and speculative answer.

Tired to comment. All up to you guys.



點評

囝囝爸  邊點是虛擬,如非事實,可愈辯愈明,逃避不是方法。  發表於 13-6-6 12:53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