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40%港人精神健康不佳 青少年易焦慮
發新帖
查看: 478|回覆: 1
go

40%港人精神健康不佳 青少年易焦慮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2-18 12: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衞生署臨床心理學家何欣容稱,香港人受精神困擾的情況非常普遍。衞生署委託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於2015年所進行的健康調查顯示,有四成受訪市民未能保持良好精神健康狀態,更有超過五成的受訪者認識曾經歷精神健康問題的人。


根據本地調查顯示,焦慮症影響6.9%的青少年,是青少年中最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其中一種常見的焦慮症是廣泛性焦慮症,當事人會不由自主地擔心生活上的大小事情,總是怕更糟的情況會發生。身體上可能會出現肌肉繃緊,突然心跳加速、頭痛、胃痛、手震的情況,而且他們很多時候睡眠質素都很差,令到情緒煩躁不安,容易嬲怒。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話可能會表現為害怕獨處、身體的徵狀如肚痛、發脾氣、發噩夢或不肯上學等。


致情緒低落過分擔憂


根據2010至2013年所進行的香港精神健康調查顯示,混合焦慮抑鬱症是本港最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大約影響着7.2%的成年人(18至60歲)。混合焦慮抑鬱症是指當事人同時面對焦慮和抑鬱情緒的困擾,而兩者各自的嚴重程度都不至於構成一個獨立的診斷。研究顯示,面對混合焦慮抑鬱症的人跟面對焦慮症或抑鬱症的人在生活上同樣受到很大困擾。若置之不理,更有可能會演變成抑鬱症、焦慮症或其他精神問題。混合焦慮抑鬱症的徵狀包括情緒持續低落、提不起勁、過分擔憂、難以放鬆等。


年長人士中最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衰退的程度會比一般嚴重。除了記憶力之外,其他認知功能如理解能力、判斷力、語言能力等都會出現明顯的退步,嚴重的會影響日常生活。70歲或以上的人士當中,大約有9%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症,換句話,接近每10個人就有一個,而患病率更會隨年齡而增加。愈早發現,配合合適的診治和訓練,研究證明是能有效延緩認知能力上的退步,提升生活質素和家庭關係。


應採取非批評性聆聽


若留意到身邊的人面對情緒困擾,可以怎樣做呢?何欣容解釋,當一個人面對情緒困擾時,他最希望得到的,首先是別人的理解和體諒。大家可先保持平靜和耐性,給予對方時間和空間去說出自己的感覺或困擾。同時,以真誠和具同理心的態度,設身處地去明白對方的經歷,並嘗試肯定對方的感覺,如「發生咁多事,真係會好唔開心啊」。此外,非批評性的聆聽更能令對方感到被明白和尊重(參閱配表)。


此外,在實際支援上,她提醒大家可以為當事人提供有關精神健康的資料,並在需要時鼓勵甚至陪同對方尋求專業協助。若當事人暫時未準備好去求助,應尊重對方的決定,並與之保持聯絡,嘗試了解並解决當中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可鼓勵當事人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並提供協助,如與對方一起買日用品或安排活動。若醫生已為當事人處方藥物,提醒他按照醫生指示服藥。若發現當事人有傷害自己的意圖,切勿讓他獨處,盡快尋求緊急支援服務或專業人士協助,同時移走當事人可能用以傷害自己的東西如藥物。


長期支援受情緒困擾的人可能會構成一定的壓力,照顧者都需要時刻留意自己的情緒狀態,好好照顧自己,需要時可尋求專業協助。



   0    0    0    0


12651
2#
發表於 17-2-20 00:2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