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電影《天賦的禮物》反思資優兒成長路
發新帖
查看: 475|回覆: 0
go

電影《天賦的禮物》反思資優兒成長路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5-12 11: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七歲的Mary是數學資優兒,年紀小小已可做大學程度的數學題。


  今個星期日是母親節,為人父母,誰不想子女聰明伶俐?然而,當家中有資優兒時,如何培育他們,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Elsie日前和老公看了電影《天賦的禮物》,該片已上映了一星期,口碑不錯,內容講述一名七歲的資優女孩Mary,天生對數學有敏銳觸覺。由於母親早逝,Mary自幼跟舅父Frank相依為命,後來外婆發現孫女的天賦,期望Mary成為傑出的數學家。然而,Frank卻認為,孩子有快樂的童年最重要,兩母子的教育理念不同之下,遂爆發Mary撫養權的爭奪戰。《天賦的禮物》是一套有關教養資優兒的電影,當中有不少可以討論的地方,值得家長留意。

  電影甫開始,就講Frank在Mary極不願意的情況下,送她到學校上課,原因是他希望Mary可「嘗試」做一個普通小孩子,而且應該要跟同年齡小孩做朋友。電影交代Mary的母親是一位天才數學家,可惜當她還在手抱時代,母親就自殺而死,Mary亦未見過生父。在父母皆不在的情況下,Mary從小就跟舅父Frank生活,並在家接受教育。可能是遺傳自母親的數學天分,Mary自小已天資過人。在學校第一天,老師在課堂內教授簡單的個位加法,Mary已悶得發慌,某程度正好反映資優生在就讀不適合自己程度的課程時,的確未能投入課堂學習的情況。

  雖然Mary的數學天分高,但出現一些行為問題,例如認為同齡學生太幼稚,不願跟別人交朋友、對老師和校長態度惡劣,指學校課程太簡單等,後來還因為替同學抱不平,打傷了一位同學,遭學校警告。校方勸告Frank,指Mary不適合在普通的小學接受教育,應轉讀資優學校,才能給Mary最適切的栽培。

  然而,對Frank來說,他不願強調外甥女的過人之處,只想她做一位普通的孩子,甚至不介意學校課程阻礙Mary的發展,只要她可以當一位好人就夠。

  後來,Mary的外婆得知到孫女的情況後,不惜從另一個省份遠道而來,探望從未見面的孫女,還帶來一部已下載數學電子書的手提電腦,送給孫女作見面禮,甚至帶她見大學的數學教授,了解她的程度。結果,孫女在數學方面的天分,亦讓她非常滿意,感到非要好好培育不可,還責怪兒子送Mary到普通小學就讀,否定孫女的潛力,讓她成為井底之蛙。

  事實上,Mary的外婆年輕時也是劍橋大學的數學系研究生,同時也是一位「虎媽」,她教導女兒,也就是Mary的母親時,就以她認為適合的方法教導女兒,故女兒在成長期間,幾乎沒參加任何課外活動,並辯稱是女兒對數學的熱情,導致她無法分心在其他事情而已。很明顯,外婆亦想把同樣的教育法,加諸孫女身上,培育她成才。

  Elsie認為,Frank和母親雖在教養觀念上各持己見,但其實兩人都各有道理,只是大家各走極端,並沒有好好溝通,也沒有真正考慮Mary的感受和意願,只是跟隨自己的意願來走,最後還要對簿公堂,結果對小孩子來說,並非好事。本身是家長的讀者,看完電影後,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電影中的主角,會傾向哪種教育方法?

  《天賦的禮物》除了探討資優生的教養方法外,也有講親情,當中Frank兄妹在童年時與母親的相處,影響了他們長大後跟母親的關係,其中母親知道女兒是資優生後,就不斷的催谷,以及加諸她身上的期望,亦有可能是導致女兒走上絕路的原因之一,值得家長反思。

  撇除電影的教育元素,電影本身也有感動情節,小演員表現出色,可牽動觀眾的情緒,充滿溫情,趁母親節來臨,家長不妨跟子女看看這套電影。


   1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