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普教中令港孩失身份認同(何俊霆)
發新帖
查看: 1534|回覆: 2
go

普教中令港孩失身份認同(何俊霆)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5-10 08: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現時不少小學中文教科書都有普通話拼音,學生會容易學習內地慣用的詞語。


近日有報章進行街頭調查,發現不少小學生受「普教中」影響,逐漸慣用「陸式粵語」,例如把「飲筒」說成「吸管」、「電單車」說成「摩托車」,香港人習以為常的「港式粵語」,正悄悄地式微。


獨特之語言文字,往往是身份認同的重要構成基礎;即使說同一種語言,不同地域的獨特口音,其實也能對身份認同有莫大關聯。「港式粵語」之於香港人身份認同,令人聯想到蘇格蘭口音(Scottish accent),如何塑造了獨特的蘇格蘭人身份。受到蘇格蘭語(Scots)跟蓋爾語(Gaelic)的影響,蘇格蘭人的英語有極強之口音,以致其他地區的英語使用者,有時也不易理解蘇格蘭英語。其中一些經典例子,如英語的「know」,有些蘇格蘭人會說成「ken」,「do you know」就變成「dae ye ken」;而「I don't know」則是「Ah dinnae ken」。然而,蘇格蘭口音除了聽起來有趣以外,其實更是蘇格蘭人國族身份認同重要組成部份。


蘇格蘭學者 David McCrone在新書《The New Sociology of Scotland》中,嘗試比較各種蘇格蘭人身份認同之「社會文化標記」(Markers of Scottish national identity)。所謂「標記」,乃蘇格蘭人認為構成蘇格蘭人的重要元素(如出生地、種族、居住地等)。McCrone的研究發現,操蘇格蘭口音的人,比操其他口音者更傾向被接納為「蘇格蘭人」。換句話說,一個操蘇格蘭口音的非白人,比一個操英格蘭口音的白人,更容易被蘇格蘭人當成「自己人」(One of us)。有趣的是,研究同時發現,非白人在英格蘭更難被接納為「英格蘭人」,在某個意義上也說明蘇格蘭人作為一種身份認同,比起英格蘭人更為多元開放。


事實上,學者巴塔查亞(Abanti Bhattacharya)在研究香港人身份認同(Hong Kong identity)之沿革時,也指出受殖民地英語社會影響之港式粵語,與廣東地區的陸式粵語不論在口音、用詞以至文法上也有顯著分別。而這種語言上的獨特性,正是香港人身份認同的重要文化標記之一。然而,隨着教育局硬推「普教中」,不少香港小童混淆大陸用語與地道粵語。在自由、法治、廉潔等港人核心價值被逐步淘空之際,假如香港人下一代連語言也「與大陸接軌」,令港式粵語不再成為港人之獨特文化標記的話,香港主體性必然岌岌可危。


本土民主運動,除了爭取民主自治守護核心價值,又豈能忽略捍衞我們的語言文字?


http://www.facebook.com/reformhk




何俊霆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0    0    0    0

Rank: 5Rank: 5


3700
2#
發表於 17-5-10 18:54 |只看該作者
近年來,"身份認同"成為城中熱烈談論的話題,何解?無非想與某類人身份劃清一條界線,特別當發現對方入侵自己的領域時,感覺愈加強烈,香港人是否比國內人更高水平?或許是,不過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香港會逐步被同化,這是現實,也是預期,大家必須接受香港人要學會普通話,我支持分科教育,但學校在沒有更多資源下,普教中讓孩子多一點時間接觸普通話。
身份認同應該有助捍衞粵語文化,但若放棄普通話學習而為了身份認同,我不敢苟同,相信香港家長們寧傳授粵語文化也不敢教育小朋友普通話。


Rank: 4


527
3#
發表於 17-5-10 22: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普教中令港孩失身份認同(何俊霆)

大陸就是想你認同才普教,
消滅地方文化實踐胡語的中華大一統
這文章作者真不識時務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