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9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4
- UID
- 168291
   
|
教育局日前公布更新後的《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坊間焦點都在要求三十九至五十一小時的《基本法》課時,其實今次修訂重點之一,是強化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學習,初中中史科自然備受關注。雖然課時安排上,新版《指引》安排大致與現行規定沒有改動,但訂明以獨立科目模式教授的學校「應繼續沿用此模式」,有校長友好同程尚達傾開,認為當局在《指引》說法似為非獨立成科的學校「封頂」,措施實有利弊。
要求維持教學模式
更新後的《指引》訂明,學校須預留「初中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中,不少於兩成半的課時教授中史,與現行規範相若。雖然《指引》重申了今年初,當局要求佔近一成,以中西史合併或綜合課程模式的中學,須逐步改以「接近獨立中史科」的方式教授中史,以變相落實全港「獨立必修」,但首次訂明以獨立科目模式教授的學校「應繼續沿用此模式」。
有校長友好分析,新修訂的《指引》是不建議與鼓勵採用獨立中史科的中學,在未來改變授課模式,「雖然不排斥現行採用中西史合併或綜合課程模式的中學,但近九成中學是獨立科目授課,言下之意就是婉轉地請他們不要轉了」。
友好分析,《指引》雖沒有放棄以往當局鼓勵的兩史合併或綜合課程,造成「打倒昨天的我」的尷尬局面,但客觀效果是非獨立成科的學校數目將因此「封頂」,「個別政黨與教團要求強制全港初中開設獨立中史科,似乎要達到當局所稱,要『因應個別學校的情況及發展需要』,恐怕只能如此折衷。」
課程規劃恐受影響
然而友好坦言,這樣「封頂」對個別中學卻帶來課程規劃的問題,「最受影響的是擬轉為非獨立成科教授中史的中學,有學校正研究轉為中西史合併或綜合課程模式,以中史為綱,加入修訂後初中世史課程的部分課題,《指引》訂明變相宣告此路不通。」友好指這些學校只能考慮另設世史科,但初中科目眾多根本「擠不了」,否則便要把個別世史科課題剪裁加進校本的綜合人文科,但學生恐會蜻蜓點水,達不到學習效果,對學校恐是「徒勞」。
程尚達問過教育局,但當局僅複述《指引》內容,重申學校根據本身情況及發展需要,決定教學模式。隨着《指引》對教授中史的要求,延後諮詢的初中中史科與世史科課程修訂將如何配合,相信備受教育界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