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312 小時 最後登錄25-10-31 國民生產力3649  附加生產力46069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07-11-25 閱讀權限10 帖子27811 主題12608 精華0 積分77529 UID168291 
 
    
 
 | 
| 彭智文 教育工作者 
 今年是三三四學制的關鍵年,即是中七高級程度會考與新高中中六首屆中學文憑試的學生同時升讀大學。社會人士都關注各所大學在師資、宿位、設施等硬件和軟件方面是否做好了準備,以應需求。同時,也關注到首屆中學文憑試考生的表現,乃至該試在國際上的認受性。筆者卻特別關注到兩個公開試後,未能直接升讀教資會資助的大學學位的考生的前路問題。
 
 首先,這些學生會重讀嗎?新高中下的畢業生比原有中五畢業生多讀了一年,但他們的壓力和競爭更大,一次公開考試決定能否升讀大學學位課程。早前,有報道指不少應屆中學文憑試學生遠赴海外升學,試圖避開做文憑試的「白老鼠」云云。我們目下沒有足夠的數字,當難以說明是否如此。但留下來的近十萬考生,政府有否評估過多少人可能會重讀?而有關的資源是否配合?近年,隨著新高中,乃至形形色色的專上課程開辦,不難發現,本港的夜中學正日漸萎縮,停辦的停辦,夜校的資源向來緊絀。筆者認為,政府實有必要重新審視其夜中學政策,並勾勒出夜中學教育在新高中學制下所扮演的角色。倘若遇到大量的重讀生,而日校又未能應付得來的話,還有夜中學可以配合。
 
 再者,社會一直關注所謂「零分考生」的出路問題,「零分考生」,即是公開試成績表現甚差,根本無能力重讀的考生,他們當中不少不適合文法中學,反而適合修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讓他們一施所長。過去,政府設有「毅進計劃」好讓他們在修畢課程後,獲得相當於中學會考五科合格的資歷,他們就可憑這個認可資歷投考政府工作。毅進計劃將於本學年結束,據聞政府正籌劃與毅進性質相近的課程,但弔詭的是距離本年九月新學年,尚餘不足一年的日子,就該等計劃的結構、認受性、收生標準、修讀年期等細節,只聞樓梯響,政府仍未作出明確的公布。試問,在不足一年的日子裡,當局如何向僱主作出推介呢?社會人士是需要時間認識、消化和接受新課程。在這短促的時間裡,在師資和教材方面能否配合妥當呢?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
 
 此外,一直為人所詬病的就是本港專上課程琳瑯滿目,從好的角度觀之,就是百花齊放。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匱乏適度的監管。學生如何選擇呢?筆者認為,特區政府實在有必要制訂一套長遠的專上教育發展政策,除了勾勒有關課程所屬資歷架構外,尤其在不同類型的文憑、高級文憑(甚至,近年有個別院校開辦一些名為「高等文憑」的課程)、副學士等課程的師資、教學水平,更重要的就是有否接受校外評審,及相關結果等方面,如同目下的「中學概覽」一樣,編訂成冊,向外公布,讓有意報讀者知所依循,詳細查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