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資優教育 専注力
發新帖
查看: 1360|回覆: 2
go

専注力 [複製鏈接]

Rank: 4


794
1#
發表於 05-8-21 18:41 |只看該作者

専注力

請問有冇此類型的測試提供或其他有關意見作參考.對象為本人6歲升小一的女兒

謝謝

Rank: 3Rank: 3


399
2#
發表於 05-8-23 01:20 |只看該作者

Re: 専注力

四∼六歲,培育專注力的好時機

∼六歲,培育專注力的好時機 (轉貼)
3、4歲孩子的內心,總是充滿著希奇古怪的問題,做父母的要如何回應孩子?該怎麼導入孩子有興趣的議題?是要教他?還是啟發他就好?
與孩子共讀一本有趣的書吧!在圖文引導的親子對話中,孩子將因為喜悅,進而思索、學習。
  四歲左右,幼兒開始有自己的主張,喜歡自己行動、自己思考。此時,如果父母能幫他準備各種發展興趣的工具,讓他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就能能養成他做事專心的習慣,這對他上小學以後學習任何科目,都有幫助。
  為了讓孩子養成專注習慣,父母請注意以下事項:

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
  這個年紀的孩子喜歡把「為什麼」掛在嘴上,父母即使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也要老實的告訴孩子,並和他一起尋找答案。
  有時父母已經做了完整的說明,但孩子還是聽不懂,或是無法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回應孩子的問題,請不要因此對孩子的問題感到厭煩或馬虎了事。

讓孩子多用手,可以訓練腦神經
  現代家庭中電器用品充斥,一般人使用手指的機會相對減少,因此造成許多孩子不會綁鞋帶、使用小刀、挑魚刺、擰乾毛巾或抹布,也不喜歡寫字、用漿糊、夾豆子……,甚至無法走遠路。
  小學老師常說,最近孩子識字不少,寫字卻沒有以前的學生好看,原因就在現代兒童的手指缺乏運動。手指運動可以訓練腦神經,讓孩子更容易集中精神。
  四歲是學習自主的時候,父母必須養成幼兒凡事自己做的習慣。除了具危險性的工作,日常生活中的穿衣、洗澡、洗手、刷牙、梳頭、如廁或表達自己的意見,都是父母必須教育的事。
  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自己完成,並記得讚美他。

找出孩子情緒不安的原因
  有的孩子經常煩躁不安,精神無法集中;有的孩子對事情容易感到厭倦,沒有耐心。為什麼會這樣?可能的原因整理如下:
(1)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2) 父母對孩子的限制太多。
(3) 給孩子太多玩具和書。
(4) 生活環境過於嘈雜。
(5) 強迫孩子接受不必要的事物。
(6) 學習過多才藝。
(7) 無法自由自在的玩耍。
  你的孩子生活裡有沒有這些困擾?如果有,趕緊幫他消弭吧。因為無論你叮嚀他多少次,只要這些困擾存在一天,他就一天無法專心。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集中精神,特別讓孩子去學畫或彈鋼琴;其實這也要孩子有興趣才行。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安靜的看書、畫畫、做勞作,才叫專心,事實並不盡然。用心了解孩子,會發現他們其實不喜歡被命令,如果能夠以孩子的意願為中心,鼓勵他自由發展,反而更能夠幫助他凡事專心。
  改變家裡的氣氛,讓孩子有踏實平靜的感覺,讓孩子看到父母專心的樣子,對孩子而言,這就是最好的學習榜樣。

資料取材自《上小學前該教和不該教的事》�清水驍(日本智能教育學會會長)

Rank: 3Rank: 3


399
3#
發表於 05-8-23 01:23 |只看該作者

Re: 専注力

防止孩子注意力的分散
由於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孩子不能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於一件事,而是常常不由自主地從一個事物轉移到另一事物上。一旦養成這種行為習慣,對孩子參加學習和遊戲都很有影響。

要防止孩子注意力的分散,有這樣幾種方法:

排除無關刺激的幹擾。當孩子從事某種活動時,周圍的環境要儘量保持安靜,佈置要整潔優美,而且孩子對所處的環境必須熟悉。成人講話須儘量減少 ,聲意要低,最好以動作暗示,以免干擾孩子的活動。

制定並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使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是保證孩子精力充沛地從事各項活動的條件。

指導質量要提高。指導孩子從事活動的質量要高,要了解孩子已經具備的知識經驗和心理特點,使孩子對將要從事的活動有強烈的興趣,從而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培養其學習興趣,促進他們中注意力。

靈活地交互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完成任何有目的活動所必須的,但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消耗的神經能量較多,容易引起疲勞,特別是三至六歲的孩子由於心理特點,很難長時間保持有意注意。孩子的無意注意佔優勢,任何新奇多變的事物都能吸引他。成人必須靈活地掌握方式,不斷地變換孩子的兩種注意,使大腦活動有張有弛,既能做好某件事情,又不至於過度疲勞。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