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新生代中文水平差 教育之過?(耿春亞) ...
查看: 3386|回覆: 31
go

新生代中文水平差 教育之過?(耿春亞)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8-24 11: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我曾經看過香港80年代的中文報紙,採訪報道的遣詞造句十分講究,文筆優雅,可讀性强,遠比現在的報章雜誌讀起來有趣的多。


再往前看,金庸先生當年在明報上連載武俠小說,風雲變幻的江湖,扣人心弦的情節,個性豐滿的英雄,直引得讀者日日翹首期待,一時間洛陽紙貴。


家長思維轉變 追捧英語教育


然而,現在香港的報章雜誌,已淪落為講是非、造輿論的工具,搞政治的,做生意的,再加上像我這類清談無聊分子,讓整份報紙看起來沒半點文學氣息,無一絲人文色彩。一份報紙厚厚一沓,5分鐘就能從頭翻到尾,一眼看去已經知道講的是甚麼了。


為甚麼會這樣?其實從身邊的朋友們為孩子選擇教育的思維就能得到答案。很多我們這一代的內地人,以及再早一代的香港人,家庭雖不至窮的叮噹響,但最多就是溫飽。在子女教育方面,都是跟着政府走,中文是當仁不讓的母語,寫日記寫作文是最普通不過的家庭作業。課外閱讀都是有書就讀,如飢似渴,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我還是從租書舖租來,走路吃飯都在看,趕緊看完趕緊還,不僅是因為故事精采,更是怕多借一日就要多付2角錢。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每個人的中文水平自然不會太差,至少四大名著、武俠小說都讀過,寫篇文章也都字句通順,成文成篇。


然而今時今日,經濟發展了,但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卻彷彿對自己的母語失去了信心,有選擇的情況下,都讓孩子讀國際學校或英文學校。香港的商人家庭、專業人士家庭、公務員家庭、教授家庭等,恐怕絕大多數都是讓子女接受以英文為主的教育,並且在大學甚至中學階段就將子女送往外國讀書。而這些子女長大成人,很多也的確很優秀,但中文水平和對中國文化藝術歷史等方面的了解,恐怕就乏善可陳了。我常常問在香港長大的年輕人一個問題:看過中文版的四大名著嗎?答案往往是讓人失望的。當然,中文學習和閱讀的情況,在目前的內地恐怕也是不容樂觀,還有多少的孩子如前人一般去閱讀和寫作呢?


立足中國文化 才能打拼西方


在為女兒選擇教育模式時,我其實只有一個原則性問題:在爭取優質教育機構的同時能夠盡可能讓她得到充分的中文教育。至於英文?看到很多從小在內地長大的朋友在留學和職業生涯中培養出來的英文能力非常優秀,我想也就夠了。未來的世界,中西方已經打通,兩頭都會兩頭都不到岸就能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立足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和價值,才能去打拼西方的世界。


據說Trump總統的子孫們都在學習中文,而且學的都不錯。如果將來我們的孩子中文程度都比不上Trump的孫子,真不知情何以堪啊!

   0    0    0    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
發表於 17-8-24 13:10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7-8-24 11:38
我曾經看過香港80年代的中文報紙,採訪報道的遣詞造句十分講究,文筆優雅,可讀性强,遠比現在的報章雜誌讀 ...

耿生:

擔心侵侵孫兒的諗口黃中文好過一般香港人係多餘的。

語言跟文化的,和當地教育分不開。美國白人家庭長大,受美式教育,有深厚中國文化或中國語文的機會有幾多,大家心知肚明。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79
3#
發表於 17-8-24 13:33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8-24 13:10
耿生:

擔心侵侵孫兒的諗口黃中文好過一般香港人係多餘的。

這位港飄的文章,不用太認真!文章成日自相矛盾!

成日講國內點好點好,我會問一句,點解要留在香港?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6635
4#
發表於 17-8-24 15:56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8-24 13:10
耿生:

擔心侵侵孫兒的諗口黃中文好過一般香港人係多餘的。


對於筆者所言, 沒什麼意見.

反而,  語言, 又或是"文化共融”, 有d想法.

昨天, 聽了好幾遍, 郎朗與父親, 鋼琴 +二胡合奏的中國曲目賽馬”.十分精彩.

原來鋼琴跟二胡, 也可配合得很協調.

再者, 二胡的特性也是一絕. 能夠把的腳踏, 嘶鳴, 繪聲繪影, 表達出來.


文化融合, 變化更多.

另外, 藏民, 杭蓋(HanggaiBand), youtube 有一首烏蘭巴托之夜” ,

其中一段鋼琴伴奏, 也跟西藏樂曲, 完美配合.

片段中, 那年青藏人的鋼琴, 手藝超凡.


音樂演奏, 離不開鋼琴.

那不如, 把它玩得更好.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5Rank: 5


4490
5#
發表於 17-8-24 18:14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7-8-24 11:38
我曾經看過香港80年代的中文報紙,採訪報道的遣詞造句十分講究,文筆優雅,可讀性强,遠比現在的報章雜誌讀 ...

沒法,大學用什麽語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57
6#
發表於 17-8-25 13:44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7-8-24 11:38
我曾經看過香港80年代的中文報紙,採訪報道的遣詞造句十分講究,文筆優雅,可讀性强,遠比現在的報章雜誌讀 ...

從細個到大約2000年, 年年聽新聞都係話香港學生英語水平下降, 年年會考英文合格率創新低.
EDB轉咗DSE之後, 成功將話題轉移了, 近年仲有邊年講過英文差呢個問題?

其實, 英文水平下降既問題仍然存在, 只係被中文科既表現 side track 咗啫!

歷屆DSE中文和英文達3率統計:


中文3+比例(日校)

中文3+比例(全港)

英文3+比例(日校)

英文3+比例(全港)

2011-2012

49.80%

49.00%

50.10%

49.30%

2012-2013

52.30%

51.40%

48.80%

48.50%

2013-2014

51.80%

50.70%

52.80%

52.50%

2014-2015

52.60%

51.20%

52.40%

51.70%

2015-2016

55.20%

53.10%

55.10%

54.20%

2016-2017

55.80%

54.40%

52.20%

51.20%



其實大多數時間, 英文科既達3率, 都係較中文科低......


所以如果話中文差, 英文科只會係更差!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7Rank: 7Rank: 7


13441
7#
發表於 17-8-25 13:49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7-8-25 13:44
從細個到大約2000年, 年年聽新聞都係話香港學生英語水平下降, 年年會考英文合格率創新低.
EDB轉咗DSE之後, ...
問題係,如果兩科只能揀一科專注,你會揀邊一科?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57
8#
發表於 17-8-25 14:00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7-8-25 13:49
問題係,如果兩科只能揀一科專注,你會揀邊一科?
坦白講, 如果沒有能力兩科兼顧到"達標"既成績, 應該無乜能力可以入到大學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7Rank: 7Rank: 7


13441
9#
發表於 17-8-25 16:17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7-8-25 14:00
坦白講, 如果沒有能力兩科兼顧到"達標"既成績, 應該無乜能力可以入到大學
當然唔係講入U啦。
例如: 中文4,英文2 或中文2,英文4, 中六後出來做嘢,邊樣好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0#
發表於 17-8-25 17:59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7-8-25 16:17
當然唔係講入U啦。
例如: 中文4,英文2 或中文2,英文4, 中六後出來做嘢,邊樣好啲?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8-25 18:02 編輯

看你如何定義何喟好。

而且中六出來做野,應該係少數。

Rank: 5Rank: 5


3700
11#
發表於 17-8-26 07:35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7-8-24 11:38
我曾經看過香港80年代的中文報紙,採訪報道的遣詞造句十分講究,文筆優雅,可讀性强,遠比現在的報章雜誌讀 ...

新生代中文差不能怪罪他們,他們在我們上一輩締造的環境下成長,我們不重視中文,亦難旨望他們善待中文,回歸後中文水平沒有明顯進步(英文如是),主因是少看少用,圖像世界侵佔視覺世界,文字表達力實不遜圖像,但香港人總求快求便,利用影像表達更快真直接(亦導致疏於思考),咬文嚼字已過時;此外,口語表達亦令中文水平下降,口語確有幾分親切感,但在正式文件必須分吋有度,email通訊已被whatsapp 微訊替代,口語文字更趨嚴重,中文水平怎不會下降。
我不敢說中文水平低落是因為捨中取英之過,學好兩文不是難事,這裡亦有不少雙槍將,關鍵是對學習語文態度,少見一位一手亮麗中文的人會寫出不堪入目的英文。
最後,Trump說子孫學中文,此人口沒遮攔,誠信成疑,説學中文只想討好中國人,若引用此人說話作據,受苦是自己。

Rank: 6Rank: 6


5565
12#
發表於 17-8-26 19:07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7-8-25 13:44
從細個到大約2000年, 年年聽新聞都係話香港學生英語水平下降, 年年會考英文合格率創新低.
EDB轉咗DSE之後, ...
So, Chinese 3+ is improving. English 3+ has a drop but still higher than the 2011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412/03/P201412030506.htm

This is what the govt says...quoting some data...

One in particular...

Academics conducted some territory wide sociolinguistic studies in Hong Kong and collected data in 1983, 1993 and 2003 regarding the use of language in Hong Kong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in 2003, nearly 70% of the respondents expressed that they knew English and could speak fluent English.  Further, the 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 who considered their English speaking skills good rose significantly from 5% in 1983 to 32% in 2003, whereas the 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 who considered their English speaking skills excellent rose from 1% in 1983 to 10% in 2003.


Hongkees do feel good


Rank: 5Rank: 5


4490
13#
發表於 17-8-27 07:33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7-8-24 11:38
我曾經看過香港80年代的中文報紙,採訪報道的遣詞造句十分講究,文筆優雅,可讀性强,遠比現在的報章雜誌讀 ...

凡事政府化,香港也!

Rank: 8Rank: 8


19737
14#
發表於 17-8-27 09:08 |只看該作者
skkeung 發表於 17-8-24 18:14
沒法,大學用什麽語言?

由2007年開始,中文大學的教學語言是中英雙語,而在2007年前,中大條例規定中文是主要教學語言。

香港其他資助大學的主要教學語言都係英語。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5#
發表於 17-8-27 12:4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8-27 12:43 編輯

假若,在幼小階段已開始觀念上排斥中文/英,學習發展方向根深蒂固,競爭力自然被局限,反之,鼓勵學習好一種第二什至第三語言,大概只是決心、時日和所下功夫而已。
中文中學有存在價值,同樣,以中文或非英語為授課語言的大學課程(不論本地或外國),亦應該受到合理的社會尊重,畢竟香港的多元文化優勢,不應葬送在二選其一之上。

Rank: 8Rank: 8


19737
16#
發表於 17-8-27 13:09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7-8-27 12:42
假若,在幼小階段已開始觀念上排斥中文/英,學習發展方向根深蒂固,競爭力自然被局限,反之,鼓勵學習好一 ...

問題是應否分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為何不可同一科用中英雙語教學?為何不讓學校自由決定每科的教學語言?為何不許學校用英文書,而輔以廣東話教學?為何不讓學校自由決定教授的中文書寫文字?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7#
發表於 17-8-27 16:13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發表於 17-8-27 13:09
問題是應否分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為何不可同一科用中英雙語教學?為何不讓學校自由決定每科的教學語言?為 ...

因為英書中教,又叫自己做英文中學,係掛羊頭賣狗肉,算唔算係理由?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79
18#
發表於 17-8-27 16:51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發表於 17-8-27 13:09
問題是應否分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為何不可同一科用中英雙語教學?為何不讓學校自由決定每科的教學語言?為 ...

問梁錦松!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9#
發表於 17-8-27 19:27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發表於 17-8-27 13:09
問題是應否分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為何不可同一科用中英雙語教學?為何不讓學校自由決定每科的教學語言?為 ...
應該要分,首先在師資上就會有分別,關鍵係應該同工同籌。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0#
發表於 17-8-27 19:31 |只看該作者
只問責,卻唔解決問題,援急輕重都唔擺啱難免原地踏步,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