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9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4
- UID
- 168291
   
|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生涯規劃,雖然不少中學通過「津貼轉常額」,把每年五十萬元生涯規劃津貼轉為常額教席,但生涯規劃仍是校內關注事項。教育局下月將一連兩天,舉行大型生涯規劃教育研討會。有中學校長友好指,當局今年擴大舉辦研討會,既讓教育界交流經驗,亦要展現當局對推動生涯規劃的決心。
教育局在下月二日舉辦為期兩天,以「拓視野.展成果」為題的生涯規劃教育研討會,選址在灣仔會展中心,預計一千人出席,特首林鄭月娥將出席主禮及致辭。研討會首天上午,分別由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梁湘明、澳洲昆士蘭大學榮譽高級講師Mary McMahon,以及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發表主題演講,下午是十四場分享環節及生涯規劃教育論壇。
研討會第二天是十六場參訪活動,除安排參加者到訪聖若瑟書院、真光女書院等中學,了解其他學校「商校合作」等校本推行經驗外,亦安排到城市有機耕種、航空公司、科學園及海關訓練學校,認識不同行業工種之餘,同時了解各行各業的未來發展。
有中學校長友好指,今次教育局主辦的生涯規劃教育研討會,相比一四年的生涯規劃教育論壇,活動規模與層次提升許多,「當年在麥花臣場館舉行,參加人數僅六百人左右,主禮嘉賓是時任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而非特首。」友好坦言,生涯規劃當年方興未艾,教育界仍多持「摸着石頭過河」的觀望態度,但如今無論是教師統籌,抑或外購服務,已是中學的恒常項目,「學校過去幾年累積相關經驗,無論是好是壞,值得分享與交流,不似當年『齋聽』。」
友好坦言,上屆政府提出「津貼轉常額」,容許學校把生涯規劃津貼轉為常額教席,無疑引起坊間質疑,認為生涯規劃只是蕓花一現,今次當局擴大辦理,無疑有宣示的用意,「反映政府對生涯規劃重視不變,反而更為重視,相信特首致辭時,將會申明立場。」
通過生涯規劃,讓學生探索未來發展方向,相信毋庸置疑,但以甚麼方式推動最為適切,卻未有標準答案,值得前線教師與校長在研討會集思廣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