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杜絕沉迷電子產品 家校均有責(程尚達) ...
發新帖
查看: 709|回覆: 3
go

杜絕沉迷電子產品 家校均有責(程尚達)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10-10 16: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香港學生長時期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健康風險絕非僅得眼疾與肩膀痠痛,香港大學醫學院早前公布調查,發現學童每增加使用一小時電子產品,出現超重、過度活躍症的風險便增加兩成至四成。有教師友好坦言,現時學生無論是遊戲抑或學習,均離不開電子產品,要用得其所,依靠家長教育之餘,學校亦不應過分倚靠。

  今次港大醫學院調查逾七千五百名初小學生,發現他們每日平均使用電子產品逾四句鐘,假期更達七小時,即每日課餘時間的一半,而七成人每日使用電子產品逾兩小時,較美國和北京高得多。值得留意的是,港大發現兒童在幼稚園已看電視、玩電子遊戲,出現超重、行為問題、患上過度活躍症的風險,將增加兩成至四成。港大研究未涉獵學童的政經地位,但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的調查發現,中產與基層學童使用電腦習慣有分別,基層學童多喜歡網上小遊戲,而中產學童使用電腦課餘學習較頻密。

  有教師友好指,隨着電子產品與線上內容的普及,無論任何社經背景,學生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已是普遍現象。「現在的數碼鴻溝,更多是反映在瀏覽動機、語言界面與內容等不同,而非以往聚焦軟硬件是1.0抑或2.0的分別。」現在學校多鼓勵家長與子女約法三章,限時讓子女玩電子遊戲,但友好認為對症下藥,須先處理「心癮」,「家長須明白的是,電子遊戲以視覺刺激及得分『升呢』的成功感,使得學生沉迷,家長與其把電子產品視為『奶嘴』,不如從遊戲與閱讀等,滿足子女的成長需要。」

  友好坦言,近年教育界對電子產品趨之若鶩,先是推動電子學習,近期偏重於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小學生在網上平台完成功課、溫習課堂內容並非新鮮事,「不少學校的網上學習材料,呈現方式正是生動活潑的動畫、要求學生答對搶名次的電子遊戲,偏重興趣,而忽略這徒添他們身心負荷。」

  友好指,有學校把網上學習材料視為延伸活動,瀏覽與否由學生與家長自行選擇,藉此減輕負面影響,確有先見之明。

  電子產品便利生活之餘,也衍生健康、個人私隱等風險,相信培養正面的資訊素養及使用電子產品習慣,無疑比起編程與發明,更加需要從小學起。

   0    0    0    0

Rank: 5Rank: 5


4490
2#
發表於 17-10-10 19:04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7-10-10 16:22
  香港學生長時期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健康風險絕非僅得眼疾與肩膀痠痛,香港大學醫學院早前公布調 ...

家9成責任,校1成!

Rank: 5Rank: 5


3700
3#
發表於 17-10-11 23: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為何有電子功課(美其名為電子學習),細心觀察小女電子功課,不就是跟課本無異,惟一分別是電子學習有動態畫面,動態畫面確實吸引小朋友目光,提升學習興趣,是否收成績進步之效?不....電子學習理念讓小朋友早點學習電腦知識,準備日後電子化生活。我再想一下,十年前我沒有學懂應用大數據或手機 apps;我媽媽已八十幾歲,她不消兩週就學會用whatsapp 溝通,我問為何要花上十幾年時間去適應一個門未知的產物?我中學學MS-dos, 學C, 現在都放進博物館的東西,我不禁想小學的電子學習是真的可以應付?若提升學習慾以達到最佳學習效果,有哪個國家有guts放棄實體材料學習?電子學習是不是告訴其它地方,我們也是先進的地方。

Rank: 6Rank: 6


9973
4#
發表於 17-10-12 08:4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8-6-27 18:42 編輯

del......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