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大學教育 惡性循環(陳文鴻)
查看: 2296|回覆: 34
go

大學教育 惡性循環(陳文鴻)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11-10 16: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大學碩士課程教授給學生分數不合格,校方更改,變成合格,便可以畢業。由於規章制度把權力授予校方,教授抗議,並採取法律訴訟,結果敗訴。但真正輸的不是教授,而是校方和學生。學生學不到知識還能畢業,並拿着碩士文憑工作,或許未必可決定他未來工作發展如何,但至少誠信不佳。校方則毀了聲譽,學生分數可繞過教授來更改,主要是為了使學生可以合格,教學的誠信也喪失,近似賣學位。


在大學工作了三十多年,我的感覺是大學學生多了,國際排名也提升,可是大學愈來愈不重視教學。專業資格規範的專業,如醫科、工程、建築等,因有外在監督,大學的教學不能放寬,其餘的似乎愈來愈遷就學生,盡量不讓學生不合格,不合格的便用各種方法使他們可以合格畢業。我在大學教的八年課裏,差不多每年都有學生考試交白卷,我曾被校方警告學生不合格比例過高。但交白卷的最後還是以簡單容易的方法使他們合格畢業,做教師的變成無能為力。


無能為力是因為教學不敢嚴格,學生一投訴便有麻煩,學生也評價教授的教學,評價不佳便會被用作評審教師轉正升級乃至續約的考慮因素,結果是惡性循環,能放寬便放寬,學生可以懶便懶。無能為力是因為要國際排名,大學追求發表論文,於是僱用的、升級的都是研究出色,卻未必有興趣教學,或教學有表現,結果又是惡性循環,好的教師都被淘汰。商業化的碩士課程情況尤劣,這便是制度、政策與文化的問題了。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1    0    0    0

Rank: 6Rank: 6


9973
2#
發表於 17-11-10 17:2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1 07:46 編輯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9
3#
發表於 17-11-10 20:39 |只看該作者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7-11-10 17:22
我想知交白卷點合格

Continuous assessment, class involvement and contribution, and attendance (not punctuality) >80%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234
4#
發表於 17-11-10 21:5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234
5#
發表於 17-11-10 22:0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700
6#
發表於 17-11-10 22:08 |只看該作者
ILoveAA2017 發表於 17-11-10 21:59
陳教授正好講出現今寬鬆教育下,所謂大學生的水平實況
今時今日,在香港起碼超過半數的大學生根本 ...

The point is university management would not like to see high failure rate. However, I wonder any cause or interest of them to interfere the professors' decision.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9
7#
發表於 17-11-11 08:2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兩個教授話校方放生學生,涉嫌影響學術自由,我心中還是有不少疑點。

中大方面是學生投訴教授的種種不合理的扣分方法有問題,校方經調查后,抽走學生認為不合理的扣分部份,而不是單純的加分!而且可能全部有修這一科的學生,被不合理扣分部份都補回,只是絕大比例的中間人不會調高級別,該位教授可能沒有清楚講明白。另一個學生要求覆卷,經覆卷後按新的分數評分,GCE,DSE都有覆核機制,是否真的不合理及教授一定正確?覆核及上訴機制都是合理吧!

陳文鴻有可能講d唔講d,跟學術自由未必有必然關係。大學都有QA,個別科目學生經常出現交白卷,是學生個人問題,教授教學抑或是試卷的問題,QA審視有關情況,是可以改善課程教與學的質素。我不覺得這是妨礙學術自由!他是否不需要檢討自己的教學及出卷?文中,我只看到有人令到學生交白卷而沾沾自喜,我奇怪他不說學雷鋒精神!

我有一些個人經驗,在英國讀MBA時,我的選修有兩科是CA分別是及高於50%,分別是50%及60%。大學的合格分數是40%,其中60%CA那一科,我未考試已經有52%,換句話說,我不考試,或者交白卷都已經合格,考埋試只是想拉高GPA。如果個教授臭串,我交白卷,佢都要解話。另一科就不同,要兩方面合格才算合格,我當時是因為有這麼安排有才選這個選修科!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285
8#
發表於 17-11-11 15:20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11-11 08:29
兩個教授話校方放生學生,涉嫌影響學術自由,我心中還是有不少疑點。

中大方面是學生投訴教授的種種不合理 ...
" 我有一些個人經驗,在英國讀MBA時,我的選修有兩科是CA分別是及高於50%,分別是50%及60%。大學的合格分數是40%,其中60%CA那一科,我未考試已經有52%,換句話說,我不考試,或者交白卷都已經合格,考埋試只是想拉高GPA。如果個教授臭串,我交白卷,佢都要解話。另一科就不同,要兩方面合格才算合格,我當時是因為有這麼安排有才選這個選修科!"


本人也有經驗分享.  我曾在本地兩家大學晚上念碩士.  其計分制度如上述.  所以有某部份同學, 當他們已有60-65分時 ( 可取 Credit, 但 Distinction 要70-80分, 很難得到 ), 到最後考試時, 他們不考因為分數已足夠拿Credit, 便收工.  另一方面, 有一少部份同學平時不上課, 基礎亦不好.  就會出現上述中大的情況. 學校會加分, 使他們畢業.


英國方面, 計分比較嚴格.  我有3個個案, 兩個是Undergraduate, 一個是MBA ( LSE ).  他們考試分數是49分 ( 50 分合格 ). 考授要他們明年回英國再考才給他們畢業.   他們本身基礎是很好, 現在工作也有一點成績.   故此, 本人感覺是學校不會隨便讓學生過關.  給他們一點壓力才放他一馬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9
9#
發表於 17-11-11 15: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linrongyao 的帖子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we confirmed that students can achieve reasonable grades without taking the final examination. It's not due to intervention of academic freedom.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234
10#
發表於 17-11-11 22:2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410
11#
發表於 17-11-12 09: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我在北美讀工程系B. Eng,回港工作期間,在三大修讀本科part time M.Sc,所教所有科目沒有半點 挑戰性, 比undergrad所讀程度更低, 當然十年後才明白香港咁样用Msc個名。讀完 覺得似學店,對我來說非常失望。當時有外國訪問教授來交流三個月, 結果是教得太深俾人投訴, 考試都完全放鬆曬。
我對"碩士"的期望是錯誤的。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9
12#
發表於 17-11-12 09: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planetearth 的帖子

A quick question, most of your classmates are from China, HK or overseas?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3410
13#
發表於 17-11-12 10:1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11-12 09:53
回覆 planetearth 的帖子

A quick question, most of your classmates are from China, HK or overseas?

十多年前全部香港人,一個大陸學生都無。我承認誤解了碩士更上一層樓的定義。我也不清楚现在北美大學是怎樣定義碩士。當時本科碩士绝對是更上一 層樓, 所讀的是更深入更理論化。

Rank: 5Rank: 5


3410
14#
發表於 17-11-12 10:32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11-12 10:15
十多年前全部香港人,一個大陸學生都無。我承認誤解了碩士更上一層樓的定義。我也不清楚现在北美大學是怎 ...

我本人追求的是學術樂趣,不是求一張証書找工作或升職。
現在明白點解香港發展唔到科研。跟外國高等教育的目的有差異。

Rank: 5Rank: 5


2285
15#
發表於 17-11-12 10:3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ILoveAA2017 的帖子

同意。我記得多年前在中大念書時,很多教授對我們說。因為政府每年補貼每一學生為 HKD 100,00,  徐非該學生成績真是十分差,才要他留班,否則盡量給予畢業,避免浪費金錢。

Rank: 5Rank: 5


2285
16#
發表於 17-11-12 10: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planetearth 的帖子

因為本港大學的Master課程大多為自負盈虧,故此以提供Taught Program ( 教學為主 ),不是 M Phil. 大多數學生念書目的為拿多份証書,將來進升之用。 故此沒有學習精神。 我記得自己很認真上課和問問題,到Presentation 時,同學致電給我,請我不要多發問,避免影響他們分數。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9
17#
發表於 17-11-12 12:48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11-12 10:15
十多年前全部香港人,一個大陸學生都無。我承認誤解了碩士更上一層樓的定義。我也不清楚现在北美大學是怎 ...

我只是英國 BEng,其他碩士博士都是工商管理,在香港沒有上過 MSc or MEng,可以不知道水平!

不過,我有坐過 HKIE E&E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 ) Committee,我在那兩年中的了解,絕大部分的申請是國內本科畢業生,他們在數學及工程學術上沒有問題,反而比香港略好。但他們在工程設計及獨立項目管理方面不達標 (Washington Accord),HKIE 不會認可他們的本科學位,於是他們要選擇在香港幾間大學修讀MSc ,他們要選修個別科目,特別要包括設計及獨立項目管理,我們才承認他們的本科資格,所以我才有此一問。

香港絕大部分的BEng及部份BSc的工程學位,都是被認可,所以較少誘因去讀MSc及MEng,大部分我覺得是 conversion course,例如我有 Civil Engineering degree,但想跨過去 Environmental , 我會讀個 MSc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我才可以滿足最低學士學位要求!

香港不少taught Master program, 我傾向相信是 conversion course 的機會較多。所以你說是變相的本科,是有好大的機會,你又試看看他們的 Target student groups,可能反映出箇中緣由。

如果想進修更深入的理論,我一直覺得MPhil ,PhD 才較適合,我們在另一帖有初步交流有關研究!我們的不同看法是源於大家的背景及期望。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8Rank: 8


19737
18#
發表於 17-11-12 14:06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11-12 12:48
我只是英國 BEng,其他碩士博士都是工商管理,在香港沒有上過 MSc or MEng,可以不知道水平!

不過,我有 ...

以港大為例,MPhill part time通常係3年,MSc part time通常只係兩年。大家都係Master,但水平和要求不一樣,未必唔合理。做研究,無理由唔係讀MPhill,而且MPhill係有政府的學費資助。其他Master學位的教授內容和水平受市場需求影響係無可避免。

Rank: 5Rank: 5


3410
19#
發表於 17-11-12 16:39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7-11-12 12:48
我只是英國 BEng,其他碩士博士都是工商管理,在香港沒有上過 MSc or MEng,可以不知道水平!

不過,我有 ...

本帖最後由 planetearth 於 17-11-12 16:40 編輯

北美大學没有M. Phil, 只有Msc。所以是我的文化差異,但叫得Master, 也不應該比Bachelor degree更淺。得不到自已期望,是有點失望。
看過一本某香港大學教授寫的書,也提及香港的MSc性質令很多外國機構混淆。此後才明白自已錯誤的期望。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9
20#
發表於 17-11-12 16:55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17-11-12 16:39
本帖最後由 planetearth 於 17-11-12 16:40 編輯

北美大學没有M. Phil, 只有Msc。所以是我的文化差異, ...
How do you compare MBA with BBA?

MBA really higher level than BBA in terms of knowledge? 4 years BBA compared with 1~2 years MBA? I always consider MBA is a conversion course, the scope may be similar, but the depth can be different. Of course, student quality of MBA >> BBA.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