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資優教育 二萬資優生當垃圾? 到底家長點算好~?
發新帖
查看: 3004|回覆: 11
go

二萬資優生當垃圾? 到底家長點算好~? [複製鏈接]

Rank: 1


3
1#
發表於 07-8-22 10: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剛睇完報紙, 何凱琳真是幸運~!

我的孩子也是一個聰明仔, 試過我自己付費幫佢做IQ Test, 得出結果係125~ 都唔知算唔算「資優」~

原來全港有約二萬名資優兒童~
但照顧及發展配套非常不足~

何凱琳都算有學校俾佢跳級~
我地其他家長點好~

而家公眾人仕對資優培訓訴求大增,
但只見教育局按兵不動,完全沒有回應,
都不知道到糟蹋了不知多少香港天才~!!!

我記得有報紙報導過一句說話:
「政府做咁多「補底」工作, 可能都只可以幫到差的學生少少,
不過如果o係資優果度做「拔尖」, 成效會是無限的可能」
到底政府明唔明~????

政府目前只見之前選舉所言的「資優學院」~
不知道到底拖到何時~
官員又有否「福為民開」呢~?
   0    0    0    0

Rank: 3Rank: 3


334
2#
發表於 07-8-22 11:2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hanpl 於 07-8-22 10:49 發表
剛睇完報紙, 何凱琳真是幸運~!

我的孩子也是一個聰明仔, 試過我自己付費幫佢做IQ Test, 得出結果係125~ 都唔知算唔算「資優」~

原來全港有約二萬名資優兒童~
但照顧及發展配套非常不足~

何凱琳都算有 ...


可能佢地諗﹕培養咁多叻人出來仲得掂?

Rank: 5Rank: 5


3693
3#
發表於 07-8-22 13:14 |只看該作者
can she handle this:

第一章 害怕與誤解
影響現代人面對死亡與瀕死態度的因素
逃避父親亡魂的博士

一位在台灣生長,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拿到資訊科技博士學位的電腦工程師,因父親去世回台奔喪。在父喪後第六天要求搬到旅館去住,家人不解,因家中有房間可住,為何要花錢去住旅館?這位工程師有口難言,真正的理由是因從小聽說亡者頭七時會回家,他害怕父親亡魂,因而想逃出。他自己也不明白與父親關係很好,又是學科學的人,怎麼會這樣?這就是現代台灣面對死亡的文化態度。

未受過死亡教育的大學生
我有次為某國立大學通識教育上「生死學」課程時,隨意作了一個調查,發現一百多位同學中約有三分之二曾經歷過親人喪亡,卻只有兩位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臨終時的親人,並見到遺體。他們或是不被允許,或是自己因害怕而逃避。而且在整個親人死亡的過程之中,沒有長輩為他們做過死亡教育。

思考點
對死亡健康的態度需要從小開始培養,且家庭、學校與社會都有責任。從小沒有健康的死亡教育,即使長大後受到高等教育,仍然會對死亡有莫名的恐懼與非理性的觀念,雖然有近距離接觸死亡的機會,卻未能掌握,使成為死亡教育的契機,極為可惜。國內整體教育層級不斷在提升,但死亡教育仍為待開發的領域。

不讓病人死的醫師
某醫學中心的腫瘤科有一位第二年住院女醫師(R2),因從小功課一流而自視甚高。有一次被派照顧一位癌症末期的老先生,高劑量的化學治療使得病人苦不堪言。病人的兒女皆受過高等教育,經開家庭會議後決議,希望停止化學治療而改用支持與緩和療法,以減輕父親的痛苦為目的。誰知該女醫師以還有治療的空間為由,仍繼續給予化療,並告以:「在我手裡的病人,我絕不讓他死!」二週後病人還是死亡,死前還因化療副作用而不停噁心嘔吐、口腔糜爛、哀哀呻吟。病人斷氣後才從胸前的人工血管上取下化療藥瓶。

死不瞑目的老教授
八十三歲退休教授因感冒引起肺炎,後又因年老力衰發生多重器官系統衰竭:呼吸衰竭、心臟衰竭、腎臟衰竭,及胃出血、敗血症、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住在加護病房。為了延命,身上插了氣管內插管、鼻胃管、中心靜脈導管、膀胱造廔管(為引流膿尿)、動靜脈造廔管(為作血液透析)、點滴管、氧氣管、胸腔引流管(為引流肺積水)。老教授身上沒有衣褲只有管子,家屬一天只能進入加護病房探望兩次,每次半小時。老教授就這樣被管子及機器綁在床上三個多月,最後恨得連睜眼看子女都不願意而流著淚斷氣。

打破迷思
醫療科技的進步,使人誤以為醫學萬能、人定勝天,殊不知醫療科技有其極限。十六世紀時就有醫學家說過這句名言:「偶爾治癒,時常緩解,總是舒適。」(To cure sometimes, relief often, comfort always.)醫學是為人的生命及福祉服務,醫師必須有智慧來判斷什麼樣的醫療才能為病人謀取最大的福祉。若用盡醫療科技的十八般武器,卻無法挽救病人的生命,反而增加病人許多痛苦,就需要仔細思考斟酌了。
死亡是生命的自然法則,並非是醫療的失敗。當醫療罔效時,應該考慮如何讓病人增進生活品質及身心靈的平安,保持人性的尊嚴,活出生命的意義,而非五花大綁被醫療器械綑住,只為了多一分鐘的呼吸與心跳。

影響現代人面對死亡與瀕死態度的因素有:平均餘命延長,死亡率下降;醫療科技中延命措施的進步,死亡發生在隔離的環境;逃避式的死亡文化,沒有死亡教育;缺少有深度的宗教信仰。


 
醫師與生死
第二章 從震撼到麻木:找回醫者的初心

王醫師是某大醫學中心內科第一年的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告訴他:「五一三病房患肝癌的病人林先生今晚可能會去世,你今晚要留在病房隨時待命。」王醫師不敢怠慢,晚上值班時每隔十幾分鐘就去探視林先生一次。誰知林先生一整晚都在罵人,罵太太、罵兒女、罵醫護人員,總之樣樣都使他不滿意,人人都不順他的心。到清晨兩點多,他突然大吐血,一臉盆一臉盆地吐,王醫師手忙腳亂地急救,插上各種管子,輸血、打強心針,一整夜彷如戰場,到了早上七點多,病人宣告死亡。急救車上狼藉一片,王醫師也如打敗仗的軍士,拖著一身疲乏,回宿舍休息。然而在床上輾轉難眠,滿腦子都是林先生的景象,他想,「人的死亡為什麼這麼猙獰恐怖?」習醫以來第一次處理死亡的經驗,只能用「震撼」兩字來形容。

身為一個醫師,需經過醫學系七年的漫長教育年限,畢業後至少四至七年的住院醫師生涯仍算是持續教育過程,直至升到主治醫師,才算在一個醫療專科中立足。在這十一至十四年的歲月中,每一位醫師都會經歷不同科別的實習或代訓之經驗,無論在哪一科,也都有病人死亡發生,如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神經科、急診、加護病房等等。從實習醫師到快退休的老教授,每個醫師都有一段心路歷程。
他們在初次遇到自己所醫治照顧的病人死亡時,到底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以下是十七種醫者的初心:

一、震撼感

當醫師第一次遇到病人死亡時,儘管表面上仍維持「專業的形象」,一切醫療過程依規定謹慎行事,但內心的澎湃可能久久無法淡忘,產生只能用「震撼」來形容的情緒激動,甚至還會失眠。以下是摘錄醫師的話:

◎當實習醫師的時候,你接的第一個病人後來發現末期了,真的會讓你銘刻於心,讓你放在心上,你真的會睡不著覺。
◎如果你自己早期不是很了解這過程,當然就會很激動,覺得說怎麼可能會這樣?怎麼會這麼快就造成病人的死亡?
◎第一次碰到這一類的病人,會覺得很震撼!


可惜的是台灣的醫學教育中,大都教的是「醫學科學」,年輕醫師的內心震撼,是很少被提出來討論的,老教授們也不覺得這需要被教,「每位醫師都是這樣走過來的!」、「習慣就好了!」,因此「震撼感」的初心,被壓抑、被忽視,一代傳一代,等這一代醫師長大後,又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下一代年輕醫師。「沒想到第一次離死亡那麼近!」、「因為以前都沒見過別人去世,一下子遇到當然會覺得很震撼!」,大多數醫師在頭幾次接觸到自己所醫治的病人死亡時,會有這樣的震撼感。

二、失敗感

病人死亡,就是表示醫療失敗、醫師無能或疏忽,總之就是醫師的錯!在與疾病奮戰的戰場上,似乎醫師是主將,病人只是小兵。作戰失敗,就是主將的戰略錯誤,是主將的錯。這種想法加給醫師巨大的壓力,有些醫師雖自己能坦然接受病人的死亡,卻又怕病人與家屬不能接受。

原文章由 chanpl 於 07-8-22 10:49 發表
剛睇完報紙, 何凱琳真是幸運~!

我的孩子也是一個聰明仔, 試過我自己付費幫佢做IQ Test, 得出結果係125~ 都唔知算唔算「資優」~

原來全港有約二萬名資優兒童~
但照顧及發展配套非常不足~

何凱琳都算有 ...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超級版主 醒目開學勳章


12169
4#
發表於 07-8-22 16:26 |只看該作者
以前是130以上算資優,.
現在的小朋友營養好,越來越聰明,好像要135以上才算資優!



原文章由 chanpl 於 07-8-22 10:49 發表
剛睇完報紙, 何凱琳真是幸運~!

我的孩子也是一個聰明仔, 試過我自己付費幫佢做IQ Test, 得出結果係125~ 都唔知算唔算「資優」~

原來全港有約二萬名資優兒童~
但照顧及發展配套非常不足~

何凱琳都算有 ...

Rank: 5Rank: 5


2663
5#
發表於 07-8-29 14:01 |只看該作者
是的,125對於e家的小朋友來說只算一般,而且那測試已經過時。

Rank: 5Rank: 5


2681
6#
發表於 07-8-29 20:34 |只看該作者
yes, 135 up 先係資優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貢獻勳章


3563
7#
發表於 07-8-30 14:39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法子 於 07-8-29 20:34 硐表
yes, 135 up 先係資優


有很多小朋友已達140以上
以心開揚待人真  晴朗笑容樂在心

Rank: 5Rank: 5


1022
8#
發表於 07-8-30 21:08 |只看該作者

Gifted Centre - Recuit members - non profit

So they are so common.  May be our gov't must change the gifted edu in Primary & Seconday......


原文章由 Smiile 於 07-8-30 14:39 硐表


有很多小朋友已達140以上

[ 本文章最後由 NichoB 於 07-8-31 17:18 編輯 ]
8-) 8-) 8-) 8-) 8-) 8-) 8-) 8-) 8-) 8-) :wave: :wave: :wave: :wave: :wave: :wave: :wave:

Rank: 5Rank: 5


1022
9#
發表於 07-8-30 21:28 |只看該作者

Gifted Center -

Do you think our govt will do something?

I think she should build a colledge for these students from kindergarten to unversity.  It is a great delovelpment of studying Gifted Talent in HK and provide a usefull teaching technique for our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Advantages:
Produce a lot of outstanding leaders or powerful human power in the future;
Find out gifted kids and provide a full set of training for them;
Up-grade our education methods and standards for all of our students.  Make sure all the new-borned babies to have the best methods on their whole life education start from age 0 .

In this centre, we may share our experienced and find our the best methods of training for our HK residents' babies.

I think all the doctors, professior, teachers, experience parents might share theri experience and provide a lot of sugguestions to all of us.

Gov't must take action now.  Otherwise we will lose a lot of gifted kids (our future leaders) , they learn new things everyday.  Time goes to fast, we cannot go back from kids.   Dont waste their golden learning time.

Follow the experienced successfull methods, Mozart Learning, Flash Cards Approach, Creative Art, Vocabs builders, Reading everyday.  Govt can set up a time schedule at school and home and sugguest / provide materials for HK students.  

I belived all kids are gifted students if they have gifted training before they was borned.  Listen Mozart Music = Key
Start from Parents/
Teenages basic knowledges: how to have a gifted babies after Marry.  
Health informations ad is necessary.

NB

[ 本文章最後由 NichoB 於 07-9-2 18:56 編輯 ]
8-) 8-) 8-) 8-) 8-) 8-) 8-) 8-) 8-) 8-) :wave: :wave: :wave: :wave: :wave: :wave: :wave:

Rank: 1


11
10#
發表於 07-9-24 23:0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小伊 於 07-8-29 14:01 硐表
是的,125對於e家的小朋友來說只算一般,而且那測試已經過時。




完全同意,135以上才算資優!

Rank: 2


44
11#
發表於 07-9-26 11:30 |只看該作者

平常心

我記得孩子第一次IQtest(3個月大,健康院做)肥咗(因為眼瞓),以後都冇留意他的IQ成績。我覺得現在的社會十分多元化,需要各方面的人材,無論IQ,更需要EQ、AQ。IQ高不代表前程似錦,反之,人家忌你,而你又不知分寸地自以為了不起,反為險阻重重。所以我不贊成把孩子標籤成「資優」,更不要把孩子放進一所特別的學校做特訓。
香港的資優教育「的確」差,我已忍受多年 ;但回過來看,還是有可取之處,例如:教育局設有周末或假期的課程,讓孩子接受除正常教育(包括與一般IQ的同學相處,這是日後在社會上立足的基礎: )外的特別課程,不過最初門檻隱蔽,普通家長不易知悉,現在已經很多門路可通了。
期待千呼萬喚「未」出來的資優學院,不要令人失望。

Rank: 5Rank: 5


1022
12#
發表於 07-9-28 11:19 |只看該作者

Oversea gifted edu

There are many gifted edu in oversea such as Singapore, Malaysia, Australia, USA, UK, Canada.

My Anut's daugter is gifted and she is studying Medical in UK for few years now.  When she was 6 years old, she got a good memories and mature charactors. She always get A+ or first place at school.   May be her Daddy is a doctor so she want to be a doctor too.

I knew gifted kids always love reading. Even hardest books or big book of knowledges, those are their favours.
To know more above the world.
We all should be support those kids and up-grade our knowledge everyday.

I think Teachers & Parents' education is more important.
We all can be gifted if we read more books or explore our knowledges.  To use the best methods to increase our memories.  To create our own mind and design our home or world in the future.

Gov't should provide more degree places for our kids and train up gifted education teachers to design a special programmes of difference kind of subjects such as Musical Theater, Chinese Culture lesson, Basic Interior Designs or Fashion Designs, Little sciencetist, Little writer, Little Artist and Little Singers....in extra-activities.

I know the school life is so tight .....all school facilities are not enough ....Many kids should be found out their interest from others playschool or centres.  Such as languages, science, dancing, comunication....

Nowadays, parents & teahers are not easy to take care kids.....they all have their own charactors and opions.

Daily Communication is the most efficient to develop gifted kids.   Talking above Stars, Moon, Sun, Black holes.......
Oil, Fire, Water, Magnet, Science, Human bodies, Human culture, Chinese History or Bible History.....
All gifted edu is provided from our parents.






原文章由 mcc014 於 07-9-26 11:30 硐表
我記得孩子第一次IQtest(3個月大,健康院做)肥咗(因為眼瞓),以後都冇留意他的IQ成績。我覺得現在的社會十分多元化,需要各方面的人材,無論IQ,更需要EQ、AQ。IQ高不代表前程似錦,反之,人家忌你,而你又不知分寸地自以為了不起,反 ...
8-) 8-) 8-) 8-) 8-) 8-) 8-) 8-) 8-) 8-) :wave: :wave: :wave: :wave: :wave: :wave: :wav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