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8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3
- UID
- 168291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8-2-1 10:44 編輯
今時今日,讀大學被視為社會入場券,是以家長十分重視子女學業,以為只要勤力讀書,入到大學就萬無一失,以後一帆風順。然而世事難料,近年不少學生成功考入大學後,卻因為失去學習興趣而選擇綴學。高考這麼辛苦也涯過了,何解上了大學才放棄呢?
據中大新聞傳播學院《大學線》報道, 近年大學生退學情況比六年前高出近一倍,幾位受訪前大學生認為自己的夢想與主修科無關,因不想浪費時間而綴學。事實上,不少學生在高中階段埋頭苦幹讀書,對自己的性格、興趣沒有機會作深入了解。就算中學有生涯規劃課,對於十五、六歲的少年人來說,要他們思考人生目標仍是非常遙遠的課題,不及逼在眉睫的公開試般緊要。
讀書時揀錯科當然辛苦,畢業後入錯行就更痛苦了。我到學校主持講座,深知家長很想幫助子女在成長路上作最好的選擇,當然不願見到他們選錯科、入錯行。
然而社會高速發展,上一代的生涯和職業模式對年輕一代來說已未必適合。面對不斷轉變的工作世界和社會環境,有時家長會感到十分焦慮,擔心自己做漏、做錯了甚麼,或時常怪責自己給子女的幫助不足,以致令他們輸在起跑線。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學校及機構培訓顧問
張笑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