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全職打機被當不務正業 6成青年稱家人礙投身電競 ...
發新帖
查看: 1011|回覆: 14
go

全職打機被當不務正業 6成青年稱家人礙投身電競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1
1#
發表於 18-1-31 13: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研究機構建議政府帶頭將電競視為正式體育項目,提升香港電競業的地位。


近年電競熱潮席捲全球,但在本港「打機」等於「廢青」的負面標籤仍然存在。青協「青年創研庫」一項調查顯示,近7成受訪青年同意香港應進一步發展電競業,但6成人指家人反對成為年輕人投身電競業的最大阻礙。有受訪者指親友認為打機是不務正業、做電競選手「無錢途」,要讀大學才有前途。


「青年創研庫」昨公布「電競業在香港的發展機遇」研究報告,研究以網上問卷於去年11月17日至12月3日,訪問了1,407名15至29歲的青協會員。結果發現,68.4%受訪青年同意香港應進一步發展電競業,但有58.9%受訪者認為家人反對成為年輕人投身電競業的最大障礙。報告引述個案指,親友覺得電競選手沒成就,認為打機不務正業,以及要讀大學才有前途。


場地不足影響發展


原為全職電競選手、現年18歲的陸先生去年退役,現為港澳台電競聯盟受薪成員。他憶述15歲時決定退學成為全職電競選手,遭家人反對,他指家人認為做電競選手等同「乞食」,更對他說︰「離開呢個屋企就唔當你係仔。」最後他選擇追夢,並謂︰「年輕人應敢做敢承擔。」他寄語選手即使退役後打算重回校園進修,也不要介意年齡比其他同學大。


另外,除家人反對外,有受訪青年認為場地不足導致賽事數量太少及本港缺乏全面專業電競課程亦影響行業發展。


陸先生指自己當全職電競選手時,於國內打比賽月薪可達2萬元人民幣。





   0    0    0    0

Rank: 5Rank: 5


3700
2#
發表於 18-2-1 22:4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所謂家人,我相信是父母居多,而這四成"不反對",大概也是箇中玩家,父母反對主因當然是打機出頭的機會成本有多高,肯定比靠一個大學學位高,我們處世必須學會風險管理和機會成本,當明白自己將來怎過日子,他們可能有另一番選擇。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3#
發表於 18-2-2 09:29 |只看該作者


17歲退役,那職業生涯很短哩。

Rank: 7Rank: 7Rank: 7


13419
4#
發表於 18-2-2 11:29 |只看該作者
問過一班細路,佢哋異口同聲話打機係樂趣,做職業太辛苦了,不會考慮。估計題目唔係問佢哋想唔想入行,係問想入行會有乜障礙。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5#
發表於 18-2-2 13:47 |只看該作者
18歲就退役,全職月入2萬。以事論事,電競的前途和工資唔吸引。當然你講「追夢」,就好個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6#
發表於 18-2-2 16:15 |只看該作者
Jane1983 發表於 18-2-2 13:47
18歲就退役,全職月入2萬。以事論事,電競的前途和工資唔吸引。當然你講「追夢」,就好個人。 ...

我估佢是所謂「職業」,只有人工,及少少出場費,但未贏過大賽,攞過名次,所以冇乜獎金!

我識人13、14歲,冇轉職業,只是間中周末打比賽,8年前電競聯盟未有,只是私人搞亞洲地區性比賽,冠軍都有幾萬元,現在冠軍奨金過百萬元以上!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6
7#
發表於 18-2-2 17:5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2-2 16:15
我估佢是所謂「職業」,只有人工,及少少出場費,但未贏過大賽,攞過名次,所以冇乜獎金!

我識人13、14 ...

電競和體育、音樂藝術活動,係咪應該享有同等地位?真心唔識講。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8#
發表於 18-2-2 22:5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2-3 02:35 編輯

講到職業化,就好現實,有發展的話,都係弱肉強食。

追夢還追夢,考慮清楚都要有兩三手後着。個人犧牲在所難免。
業餘同職業都有一定生存空間可供發展先健康。

Rank: 6Rank: 6


5331
9#
發表於 18-2-2 23:19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2-2 16:15
冠軍都有幾萬元,現在冠軍奨金過百萬元以上!


要贏先有喎,冇可能次次贏。

Rank: 7Rank: 7Rank: 7


10856
10#
發表於 18-2-2 23:22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8-2-2 11:29
問過一班細路,佢哋異口同聲話打機係樂趣,做職業太辛苦了,不會考慮。估計題目唔係問佢哋想唔想入行,係問 ...
我問過阿仔同樣問題, 佢話唔考慮打機做職業。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11#
發表於 18-2-2 23:56 |只看該作者
Artie 發表於 18-2-2 23:19
要贏先有喎,冇可能次次贏。

我的理解是有出場費,每晉級都有奨金,但比起冠亞季軍的獎金自然差一大截!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5331
12#
發表於 18-2-3 02:2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2-2 23:56
我的理解是有出場費,每晉級都有奨金,但比起冠亞季軍的獎金自然差一大截!


如果真係咁好前景,不會 17 歲就話退役。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3#
發表於 18-2-3 02:3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2-3 02:56 編輯

因何退役都很有餘韻。
要攪職業賽,叫政府帶頭,咁講好似未有咩社會經驗喎,試下先攪個學會之類,定下訓練課程級別,教練資格審定,收足夠會員,由業餘入手,增加暴光機會,申請資助。。其他自己發酵下啦
(早啲瞓,早啲起身)
機會都有,方向就要自己找尋,問政府,似乎攬炒多。近十年內,似乎花式跳繩發展算係有一個幾好嘅參考價值。


Rank: 5Rank: 5


3700
14#
發表於 18-2-3 08:41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不過想深一層,把電競搞成一門娛樂產業又並不是不可能,當然現時機會成本高,大家看看騰訊也是靠遊戲起家,拉攏政府只會諸多規定,而且效率低。
搞個電競大獎賽,邀請遊戲商提供遊戲,搞定騰訊,其它便簡單,獎金佰萬不是大數目,賽後再食住上,都不是不可能。想當年有多少人跑揸馬!現在不是萬人"兇"巷。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57
15#
發表於 18-2-3 09:31 |只看該作者
Artie 發表於 18-2-3 02:21
如果真係咁好前景,不會 17 歲就話退役。

電競要講天份,年齡不是分水嶺!

我在 YouTube 看過一些比賽,參加者可以打到30+,當然是世界排名前列,我指的是足球 game。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