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初中教育 分享文章..
發新帖
查看: 1077|回覆: 3
go

分享文章.. [複製鏈接]

Rank: 4


633
1#
發表於 05-8-4 04:24 |只看該作者

分享文章..

家長教子無方 社會生病有因�文﹕吳明林

  [Script Deleted]   
(06/05/2005 明報)

一 直 以 來 , 有 幾 個 相 當 普 遍 的 社 會 現 象 , 而 這 些 現 象 的 背 後 , 又 反 映 出 某 些 家 長 「 不 健 康 」 的 心 態 。 長 遠 來 說 , 這 些 「 不 健 康 」 的 心 態 , 是 導 致 香 港 社 會 生 病 的 主 因 , 也 削 弱 了 下 一 代 在 知 識 經 濟 時 代 的 競 爭 力 。


讓 我 先 說 明 這 些 社 會 現 象 。 ( 以 下 凡 提 到 家 長 , 一 律 不 是 全 稱 , 而 是 指 「 部 分 家 長 」 或 「 有 些 家 長 」 , 以 免 一 竹 竿 打 死 一 船 人 。 )


■ 香 港 學 琴 的 人 極 多 , 琴 行 之 多 , 多 如 天 上 之 星 。 驟 眼 看 , 以 為 香 港 是 「 音 樂 之 都 」 、 「 文 化 之 都 」 。 每 年 報 考 英 國 皇 家 音 樂 學 院 考 試 的 人 數 , 一 年 比 一 年 多 , 去 年 有 7 萬 多 人 , 更 誇 張 的 是 , 皇 家 音 樂 學 院 全 球 負 責 評 核 的 考 官 有 80 位 , 試 過 同 一 時 期 有 60 位 考 官 都 在 香 港 。 這 麼 多 人 熱 中 音 樂 , 但 報 考 會 考 音 樂 科 的 卻 只 得 23 人 ( 因 為 要 考 樂 理 和 音 樂 歷 史 ) 。 此 外 , 香 港 的 樂 團 都 艱 苦 經 營 , 演 奏 會 入 座 率 偏 低 。 這 麼 多 人 熱 中 音 樂 , 按 理 應 該 名 家 輩 出 , 然 則 香 港 出 過 多 少 音 樂 家 ﹖ 套 用 樂 學 堂 總 顧 問 李 偉 安 最 近 接 受 《 信 報 》 訪 問 的 話 ﹕ 「 接 近 沒 有 」 。


■ 香 港 的 學 生 極 忙 , 家 長 更 忙 , 學 生 除 了 學 鋼 琴 之 外 , 大 提 琴 、 小 提 琴 、 二 胡 、 琵 琶 , 可 以 想 得 出 的 樂 器 都 去 學 ﹔ 考 獲 皇 家 音 樂 學 院 8 級 的 也 不 算 一 回 事 , 於 是 , 學 些 冷 門 的 如 非 洲 鼓 樂 , 至 於 芭 蕾 舞 、 游 泳 、 攀 石 , 當 然 要 學 ﹔ 體 藝 之 外 , 還 要 照 顧 學 業 , 於 是 補 習 英 文 , 學 普 通 話 , 這 還 不 算 , 還 要 做 義 工 , 參 加 交 流 活 動 。 總 之 , 一 張 清 單 算 下 來 , 填 滿 了 成 績 , 驕 傲 , 入 讀 名 校 有 保 證 。


■ 用 母 語 學 習 最 有 效 , 教 的 講 得 明 白 透 徹 , 學 的 可 以 用 母 語 思 考 , 用 母 語 討 論 , 偏 偏 家 長 不 選 中 文 中 學 。 中 文 中 學 被 視 為 次 等 學 校 , 幾 十 年 前 如 是 , 今 亦 如 是 , 家 長 趨 之 若 鶩 的 是 英 文 中 學 , 尤 其 是 英 中 名 校 , 於 是 不 惜 一 擲 萬 金 , 搬 家 至 名 校 網 , 甚 至 謊 報 地 址 , 總 之 入 了 英 中 名 校 便 歡 喜 若 狂 , 而 不 理 會 學 校 是 否 適 合 自 己 的 子 女 。 教 育 界 ( 不 是 全 稱 ) 理 應 有 教 育 理 想 , 但 卻 又 投 家 長 之 所 好 , 辦 英 中 , 因 為 英 中 受 歡 迎 , 一 提 到 可 能 要 轉 車 ( 由 英 中 變 中 中 ) , 便 好 像 被 人 扼 殺 了 辦 學 理 想 。


■ 每 年 到 海 外 升 學 的 學 生 有 5 萬 人 。 本 地 大 學 學 位 不 足 , 到 海 外 升 學 也 是 順 理 成 章 , 不 過 , 到 海 外 「 升 學 」 的 , 卻 有 年 紀 小 至 9 歲 的 小 學 生 。 年 紀 小 小 , 最 需 要 父 母 的 照 顧 , 卻 要 離 開 父 母 , 孤 身 在 外 , 為 什 麼 ﹖ 父 母 未 免 太 狠 心 了 吧 ﹗ 把 9 歲 的 小 孩 放 到 英 國 的 寄 宿 學 校 , 除 了 因 為 非 常 非 常 特 殊 的 原 因 之 外 , 我 實 在 想 不 出 什 麼 理 由 。 一 個 可 能 的 解 釋 是 , 家 長 服 務 的 機 構 提 供 教 育 津 貼 ( 例 如 , 符 合 公 務 員 子 女 教 育 津 貼 的 最 低 年 齡 是 9 歲 ) , 又 或 者 看 見 朋 輩 的 子 女 紛 紛 放 洋 留 學 , 自 己 的 子 女 卻 留 在 香 港 ﹖ 升 學 事 小 , 「 執 輸 」 事 大 。


■ 另 一 個 常 見 的 現 象 是 , 子 女 的 書 包 大 多 數 由 媽 媽 ( 或 外 傭 ) 揹 , 已 經 上 中 學 了 , 放 學 時 兩 手 空 空 , 旁 邊 的 媽 媽 卻 左 一 個 書 包 右 一 個 書 包 。 書 包 可 能 真 的 太 重 , 但 總 有 方 法 解 決 , 應 該 和 學 校 商 量 , 由 母 親 揹 書 包 , 孩 子 便 習 慣 了 不 去 執 拾 書 包 , 應 該 自 己 負 責 的 事 卻 推 給 父 母 。


必 須 指 出 , 以 上 種 種 現 象 , 父 母 的 出 發 點 是 良 好 的 , 純 粹 是 出 於 愛 子 之 心 , 無 微 不 至 , 希 望 子 女 將 來 出 人 頭 地 。 不 過 , 良 好 的 意 願 不 必 一 定 產 生 良 好 的 效 果 , 最 終 的 結 果 可 能 適 得 其 反 。


我 有 一 些 現 成 例 子 。 朋 輩 的 子 侄 有 些 是 上 述 種 種 現 象 的 總 和 。 年 紀 小 小 , 父 母 便 急

Rank: 4


633
2#
發表於 05-8-4 04:31 |只看該作者

Re: 分享文章..

【明報專訊】有一名輔導教師告訴我中學會考18分也可以做「尖子」、中六入讀大學的真實故事,不過這件事卻發生在加拿大。

該教師說有一天,一名家長喜孜孜的告訴他一個喜訊﹕「我的兒子成功考取EAS(尖子制度)了﹗」老師有些奇怪,因為他依稀記得這家長的兒子中學會考成績一般,大約是18分,且只有法文一科A。

「他考取了哪一間大學的『尖子』﹖港大、中大還是科大﹖我記得他似乎是離校往外國升學的呀﹗」

「正是﹗」家長向教師娓娓道出兒子考取「尖子」的過程。

原來去年,他的兒子成績強差人意,除了英文B、法文A之外,理科全部D,以這樣的成績,自然被拒諸名校門外,因此家長和兒子商量,問他願意留在香港升讀文科或商科,還是負笈加拿大讀私校。最後兒子決定往加拿大升學,並在中六考取上佳成績,獲著名大學取錄,嚴格來說不是「尖子」。

持續評估科科A-

「這間中學的外地學生學費是1.3萬元加幣,約為8.5萬港元,連食宿,一年要10多萬元,比本地大學貴一倍有多。」

「但這『投資』是否值得呢﹖」老師問。

「值得﹗因為兒子今年完成中六,這一年他像脫胎換骨,各科平均分數取了86分,即A-,他那3科理科﹕物理、化學及生物,科科都取得A-,成績非常高而且穩定,更獲McMaster University取錄讀工程系。

「為什麼你說他分數穩定﹖」

「因為加拿大的中學用CA(Continuous Assessment)評估制度,即香港教改提倡的持續評估,兒子不用「一試定終生」,可以一次一次追,結果他科科都取A-。舉例來說,他的物理科第一次測驗只得70分,第二次功課取得100分,第三次報告又取得95分,換言之,他那個86分平均分是由多個大測、小測、功課及報告組成的,這便是CA『美麗之處』﹗」

「除了CA的『美麗』,還要你的兒子肯用心苦讀﹗」老師提出意見。

小班教學不重考試

「不錯,該中學每班不超過30人,重點不在考試,而是讓學生明白每個概念。我的兒子不擅長考試,他喜歡做Assignment,在班內測驗也不錯﹔試想想,在香港生物、化學、物理全部取D的學生,在中六可以傲視同儕取個A-嗎﹖」家長非常興奮地說。

「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老師答道。

「三三四」學制方向正確

不是個個人都適合香港目前這個以考試為取向的教育制度,我相信這次「三三四」學制改革的其中一個重點——「減低考試壓力」是走對了方向﹗只要小心微調,謹慎運作,香港教育可望有一番新氣象﹗

文﹕趙榮德

Rank: 3Rank: 3


354
3#
發表於 05-8-4 12:13 |只看該作者

Re: 分享文章..

家長教子無方 社會生病有因

好有同感............

Rank: 4


518
4#
發表於 05-8-5 15:08 |只看該作者

Re: 分享文章..

眼見現在有些小學生的家長把子女迫得透不過氣來,不但要求科科一百分,還要子女參加大量課外活動,又要讀大量課外書,參加各種比賽......一點空閒時間都沒有。升中時派到名校便歡天喜地,派不到便呼天搶地,令小朋友以為成績好便代表一切,成績不好便是冇用的人。

我有一個姑奶便是一個事事對兒子要求滿分的人,兒子在小學的成績很好,音樂,朗誦及運動比賽都常常獲獎,真是樣樣俱能,升中時順利派到第一志願。但升到中學後便pair晒,結果會考只取得十分以下,當然不能原校升中六啦,後來終於送了去澳洲讀foundation school,但成績都不好,現在只掛著拍散拖,無心向學,攪到我姑奶不知如何是好 :cry:

雖然這只是個別例子,但我總覺得,家長努力發掘並發展子女各方面的才能是對的,不過也要看看自己子女的能力和接受程度,不要人學我學,不斷催谷子女,終日和其他小朋友鬥叻。

不如讓子女有些空閒的時間去真真正正休息一下,不要行街都要不停問子女這樣東西英文怎樣讀,那個生字怎樣串吧!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